大家好,我是毛爸。
上周推了一篇专门讲巴氏奶和常温奶区别的文章:《》。
关键点▽▽▽
巴氏奶,把牛奶加热到72-75℃,保持15-20秒,然后迅速降温至5℃以下。
常温奶,把牛奶加热到135~150℃,保持2-3秒,然后迅速降至室温。
文章推送后,有这么两条留言:
其实这类牛奶就是当时文章里提到的超巴奶,今天再详细聊聊。
1. 鲜奶的国标定义
巴氏奶和常温奶都有国家标准。
巴氏奶的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GB 19645—2010。
常温奶的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
在巴氏奶的国家标准中,有这么一段极其关键的内容:
应在产品包装主要展示面上紧邻产品名称的位置,使用不小于产品名称字号且字体高度不小于主 要展示面高度五分之一的汉字标注“鲜牛(羊)奶”或“鲜牛(羊)乳”。
也就是说,巴氏奶,是唯一被国家标准认证过的鲜奶。只有巴氏奶,才能在包装上标注鲜奶二字:
其他所有的奶,都不可以。
2. 鲜奶的保质期
传统认知中,巴氏奶的保质期(2-6℃)都不会超过7天。
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巴氏奶的保质期逐渐可以做到15天(2-6℃)了。
决定牛奶保质期的核心因素是牛奶中的细菌含量。
常温奶保质期长,就是因为高温杀菌后,达到了商业无菌状态。
巴氏奶保质期短,就是因为没有用高温杀菌,还有很多细菌残留。
巴氏奶要延长保质期,还可以用膜过滤技术,把残留细菌给过滤掉,这样就可以延长至15天甚至20天了(没错,有20天保质期的巴氏奶)——当然,这套膜过滤生产线的投入,成本不低,相应的,这种巴士奶的价格,相较7天保质期的巴氏奶来说,价格也相对更高。
换言之,如果有所谓的大聪明说,保质期超过7天的鲜奶都是假鲜奶,那就是不懂装懂了。如果不是装懂,那就是刻意制造恐慌。
我们不排除有个别小厂商,直接用常温奶伪装成鲜奶,然后把保质期标成15天。但是,只要是大品牌的巴氏奶,且保质期超过7天的,那基本就是用了膜过滤技术的鲜奶,没有问题。
3.超巴奶
虽然巴氏奶可以通过膜过滤技术延长保质期,但这样的结果是:贵呀!
所以,市场利益驱动,介于巴氏奶和常温奶之间的超巴奶就出现了。
所谓的超巴奶,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只是在宣传上,自称【既保留了巴氏奶的新鲜,又延长了保质期,价格还比巴氏奶便宜】。
具体的做法,其实就是调整灭菌的温度。有的可能是加热到80-90℃。有的可能是加热到90-100℃。有的可能就直接超过常温奶的135℃了。
无论用什么温度灭菌,都是企业自己说了算,因为现阶段,超巴奶没有国家标准,只是商业竞争的一个特殊产物,大家用的都是自己的企业标准。
如果是加热到80-90℃灭菌,然后把保质期延长到20-25天,确实可以称其为【既保留了巴氏奶的新鲜,又延长了保质期,价格还比巴氏奶便宜】的超巴奶。
可如果加热到120°,甚至超过常温奶的135℃来灭菌,这时候依然还叫超巴奶,岂不就是:
同一条常温奶生产线上的产品,换了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包装,来欺骗消费者吗?
4. 超巴奶的拧巴
如果是常温奶,包装上的产品类型那栏,都会标注为:灭菌乳(或全脂灭菌乳、脱脂灭菌乳)。
理论上来说(请注意这个限定语),超巴奶的灭菌温度比常温奶低,可是,大家在产品类型上,标注的却都是:高温杀菌乳。
好家伙,既要让你觉得它更新鲜,还要让你觉得它灭菌比常温奶更彻底,乖乖,倒反天罡呀!
5. 超巴奶的钻空子营销
绝大多数超巴奶在终端渠道售卖的时候,基本都会放在低温冷藏柜,利用消费者【放到低温冷藏柜里的就是新鲜低温巴氏奶】这一固有认知来把自己往鲜奶上靠。
毛爸前文讲过:只有巴氏奶,才能在包装上标注鲜奶二字。其他所有的奶,都不可以。常温奶不可以,超巴奶也不可以。
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在低温冷柜里,可是只要你仔细看下配料表上的产品类型(是巴氏灭菌乳还是超高温灭菌乳),就可以避坑。
但,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看配料表。以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同志们。
这几年,消费伦理已经崩坏到,开始用注册商标来曲线宣传混淆视听了。
【零蔗糖】只是个商标,不代表产品里就真的没有蔗糖。
【其他没了】只是个商标,不代表产品里就真的没有其他成分了。
【千禾0】【海天0】也都是商标。
有一只坐骑敢下山吃唐僧肉,并且没有被严惩,那所有的坐骑就都敢下山吃唐僧肉。乱啊,乱得很。
所以,这些所谓的超巴奶们,也开始用注册商标(或产品名)搞擦边了。
具体毛爸就不一一列举了,很简单,三个特征,大家平时可以留意下:
1.产品名称(名称一般都会注册成商标)本身就带【鲜】字或【鲜奶】两个字的。
2.产品类型标注的不是【巴氏杀菌乳】(标注的是高温灭菌乳或其他)。
3.保质期超过15天的。
如果三个特征都符合,那就是在搞擦边营销,应该受到强烈谴责,比如XX鲜奶铺。
6. 结语
其实,从营养角度来说,巴氏奶、常温奶、超巴奶,都没啥区别,更多区别是在口感上。
但很多超巴奶的问题是宣传上的问题,而且是用最恶心的方法绕过国标不允许的方式来搞的,这就很恶心了——量变终究会引发质变,消费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我们国内乳品行业的信任,可能,就会因为这种小问题,而又一点一点崩塌掉吧。
2023年年底,相关类目的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已经针对超巴奶搞国标一事征求了公众意见。也就是说,在未来,超巴奶是会有国家标准的。
这种事情,老百姓建言献策其实是很难的,如果真的有超巴奶国家标准出台的那么一天,毛爸想说的是:
请同时出台一份,能把超巴奶和常温奶区分出来的检测标准——没有这个的话,就算有国家标准,那也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
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很多茶饮店,都声称会使用鲜牛奶,那么他们用的是正宗的巴氏奶,还是所谓的超巴奶呀?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有任何问题,记得直接留言。
本文的科学审核,是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毛八脚。
左下角的合集,是毛爸编辑部所有和牛奶有关的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