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吉新村街道举办“青春挺膺担当 强国复兴有我”社区职工“青年颂”决赛暨版专·延吉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吉·智”职业体验计划启动仪式。来自街道机关、居民区、辖区单位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12组青年选手以诗歌朗诵形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活动同步启动校社合作创新机制,组织高校学生参与“一日城管”“一日居委干部”等岗位体验,推动青年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从历史回响到基层故事,杨浦青年“诵”以咏志
决赛现场,12组选手通过朗诵、情景剧等多元形式展现青年风采。在“峥嵘印记”篇章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年红色记忆:中共四大的历史回响》以“从1925到2025”的时空跨度,串联起中共四大的历史意义与新时代的传承使命。
街道党政办的情景朗诵《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则通过《新青年》杂志与北斗卫星的意象碰撞,展现青年奋斗精神的百年传承。
“青力共治”篇章则聚焦基层实践。延吉七村居民区的《青春无悔强国有我》生动刻画社区青年工作者的日常服务场景,控江七村居民区以《青春担当逐梦启航》讲述社区治理中的“小矛盾”化解故事。敦化路居民区的情景朗诵《以敦化之名赴青春之约》通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集体宣誓,展现青年在社区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在“逐梦担当”篇章中,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青春城管担当有我》再现青年城管队员维护城市秩序的日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的《青春印记》以科技工作者的视角,讲述团队四十年参与城市建设的奋斗历程。
此外,篇中特设“青年志愿说”分享环节,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马于雯同学讲述该校青年志愿者们在第七届进博会志愿服务的奉献故事与心得感想中,展现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担当精神。
专业评委、青年话剧演员刘柏辰点评称:“作品以情感张力与专业表达,彰显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图谱。”
校社联动,和高校联手打造思政育人实践基地
活动现场,版专·延吉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吉·智”职业体验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延吉新村街道校社协同机制迈出新步伐,标志着延吉新村街道校社协同机制迈出新步伐。
记者了解到,该计划依托“基层实践”与“志愿服务”两大平台,组织高校学生参与“一日城管”“一日居委干部”等岗位体验,旨在通过社区实践锤炼青年能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黎卫表示,计划将推动“高校智力资源转化为基层治理创新动能”。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奚烨认为:“这是青年触摸社会、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尝试。”未来将拓展至社区调解、民生服务等领域。
作为延吉新村街道青年思想引领品牌,“延吉青年说”通过三季活动,以“说、秀、颂”形式持续激发青年使命感。街道团工委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活动内涵,引导青年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者、践行者与传播者”。
此次赛事与“吉·智”计划的结合,不仅为青年搭建了展现舞台,更通过校社联动机制,为基层治理与城市发展培育新生力量,书写“强国有我”的延吉答卷。
文字|沈莹
图片|沈莹
视频|王寅冬
编辑|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