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亲情是一枚两面刻着不同纹路的硬币,一面是血浓于水的牵绊,一面是无法言说的伤痕。

在城市的高楼林立间,在普通家庭的客厅里,在每日的碗筷声响中,亲情的硬币不断翻转。

李明远的故事就像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当爱与偏心纠缠,当付出与认可失衡,当表象与真相对峙,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即将在一个寻常的除夕前爆发。

01

冬日的阳光透过医院走廊的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李明远坐在候诊室的角落里,手里捧着一本翻了一半的杂志,目光不时瞟向坐在他对面的父亲李国强。这位75岁的老人正和旁边一位同龄人聊得火热。



“我小儿子啊,在北京一家大公司做高管,年薪几十万呢!去年刚在朝阳区买了套一百多平的房子。”李国强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真是有出息!”陌生老人羡慕地应和。

“那是,明辉从小就聪明,大学毕业就被外企抢走了。现在公司那么多人,就他最年轻,都是给他培养接班人呢!”

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杂志的边缘。这一幕他已经见过无数次,每次带父亲出门,不管是医院、公园还是老年活动中心,父亲总能找到机会向陌生人炫耀小儿子明辉的“辉煌成就”,而坐在一旁的他,仿佛是透明的。

“李明远!”护士的叫号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爸,该我们进去了。”明远站起身,轻轻拍了拍父亲的肩膀。

李国强这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谈话,跟着明远走向诊室,嘴里还念叨着:“下次来医院得让明辉帮忙约个专家号,这普通门诊哪行啊...”

检查结束后,明远开车带父亲回家。路上,父亲接了个电话,声音一下子变得格外亲切:“明辉啊!你最近工作忙不忙?...身体要紧啊,别太累了...对对对,爸我没事,就是例行体检...明远?他就在开车呢...好好好,过年你要是忙就别回来了,爸理解...”

挂了电话,李国强的目光变得柔和:“你弟弟说单位最近项目紧,可能没时间回来过年了,让我们别担心。”

明远双手紧握方向盘,轻轻“嗯”了一声。他知道弟弟明辉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每次都是工作太忙的理由。母亲去世十年来,明辉回家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车子拐入小区,停在了一栋普通的居民楼下。这是明远和妻子张丽结婚后购买的房子,不大不小,刚好容纳一家四口。十年前母亲去世后,父亲就搬来跟他们同住。作为长子,明远从不觉得照顾父亲是负担,他把最好的房间留给了父亲,每天定时提醒吃药,周末带他去公园散步,一切都尽心尽力。

晚饭时,餐桌上摆着四菜一汤,都是父亲爱吃的家常菜。明远的妻子张丽和女儿小雨忙着添饭夹菜,儿子李俊默默吃着自己碗里的饭,一家人显得和谐又平静。

“爷爷,我今天数学考试得了满分!”小雨兴奋地说。

“真不错!”李国强笑着夸奖,接着话锋一转,“像你叔叔,当年中学奥数全市第一名,大学保送清华。”

小雨的笑容僵了一下,不知如何接话。

“爸,尝尝这个红烧肉,我用你教的方法做的。”明远赶紧转移话题。

李国强尝了一口,摇摇头:“火候不够,还是你弟弟做得好,上次他回来做的那道红烧肉,那味道...”

桌子下面,张丽悄悄握了握明远的手。明远挤出一个笑容,继续夹菜吃饭,仿佛没听到父亲的话。餐桌上短暂地安静下来,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李俊突然放下筷子,起身离开了餐桌。

“怎么了?还没吃完呢。”明远问道。

“吃饱了。”李俊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房间,砰地一声关上门。



李国强瞪了一眼孙子的背影:“现在的孩子,没大没小的。”

晚饭后,明远敲开儿子的房门。李俊正戴着耳机对着电脑,看到父亲进来,摘下耳机。

“儿子,吃饭的时候怎么了?”明远轻声问。

李俊沉默了一会儿,才闷闷地说:“爸,你为什么总是忍着爷爷?他老是说叔叔好,一点都不尊重你。”

明远苦笑一下:“他是长辈,年纪大了总有些固执...”

“可是明明是你在照顾他,叔叔一年都见不到几次!”李俊声音里带着愤怒,“爷爷凭什么这样对你?”

明远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你爷爷也许有他的想法。好了,别多想了,好好学习。”

走出儿子房间,明远在走廊上站了许久。儿子说的话像一把刀,刺中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是啊,凭什么?但这个问题,十年来他从未敢直视。

夜深了,家里只剩下时钟滴答的声音。卧室里,张丽靠在床头看书,见明远进来,放下书问道:“俊俊怎么样?”

“青春期,有点叛逆。”明远坐在床边,声音疲惫。

张丽放下书,轻轻抚摸丈夫的后背:“明远,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我不知道...”明远低下头,“爸每次这样说,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在意,他年纪大了,这是他的方式...可是...”

“可是很伤人,对不对?”张丽接过他的话,“十年了,你一直承受着这些。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明远沉默了。他不善表达情感,但此刻胸口的郁结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张丽理解他的沉默,靠在他肩上,两人就这样静静地依偎着,无声胜有声。

02

周末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客厅。小雨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李国强的房间:“爷爷,喝牛奶。”

李国强正在整理相册,看到小雨进来,笑着接过牛奶:“真乖,比你爸小时候懂事多了。”

小雨好奇地凑过去看相册:“这是叔叔小时候吗?好可爱!”

“这是你叔叔上小学时得奖的照片,那时候全校第一名!”李国强翻着相册,脸上满是骄傲,“你看这张,这是高中毕业,当时他考了全市前十名,这是领奖的照片...”

小雨翻过几页:“爷爷,我爸的照片呢?”

李国强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尴尬:“你爸啊...他照片少,他不爱拍照。”

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李国强接着翻相册,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明辉的“辉煌历史”,从小学到大学,从第一份工作到晋升总监,从相亲到结婚...整本相册几乎都是明辉的照片,而明远的照片,寥寥可数。

客厅里,明远听到父亲房间里的笑声,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那本相册,那是母亲生前精心整理的,里面本来兄弟俩的照片一样多。母亲去世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相册里的他仿佛被剪辑过一般,越来越少。

傍晚,一家人正准备吃饭,电话铃声响起。明远接起来,是单位通知他升职的消息。



“爸,我升职了,从下个月开始担任部门副主管。”明远放下电话,语气里带着少有的兴奋。

“哦,不错啊。”李国强淡淡地回应,随即补充道,“明辉你弟弟上个月刚当上营销总监,管着整个部门呢!”

餐桌上顿时安静了。张丽看了丈夫一眼,强打精神说:“恭喜你,明远,我们今晚开瓶酒庆祝一下吧。”

李俊放下筷子,冷冷地说:“爷爷,我爸升职了,你就不能真心祝贺一下吗?”

“我不是说了'不错'吗?”李国强有些不高兴,“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吃饭吧。”明远赶紧打圆场,但心里的喜悦已经荡然无存。

夜里,明远失眠了。他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场景,以及过去十年里无数类似的场景。他曾经以为随着时间推移,父亲会逐渐看到他的付出和努力,会给予他一些认可,但现实却是,父亲眼中的光芒永远只为明辉保留。

第二天一早,院子里传来争吵声,明远急忙下楼查看。张丽和李国强正在吵架。

“您年纪大了,家务就不要做了,弄得到处是水,地滑多危险!”张丽指着湿漉漉的地板。

“我闲着没事做个家务都不行?你这是嫌我添麻烦?”李国强声音提高。

“我不是这个意思...明远工作那么忙,晚上回来还要照顾您,我只是担心您的安全...”

“明辉要是在家,不会这么对待老人的!他懂得尊敬长辈!”李国强打断她的话。

明远赶紧上前:“爸,别生气,丽丽不是那个意思,她关心你...”

“你们都嫌我麻烦!”李国强气呼呼地走回房间。

事情平息后,张丽在厨房里默默擦眼泪。明远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对不起...”

“不是你的错。”张丽转过身,直视丈夫的眼睛,“明远,你有没有想过,让你爸去明辉那住一段时间?”

明远一愣:“这...”

“十年了,你尽心尽力照顾他,换来的却是不断的比较和责备。我不是不想照顾老人,可是这样下去,对谁都不好。”张丽的声音很轻,但字字清晰。

明远没有立即回答。他理解妻子的感受,也承认她说的有道理,但作为长子,让父亲去弟弟家住,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种隐隐的负罪感。

几天后,弟弟明辉难得回家一趟。他带来了昂贵的烟酒和保健品,一进门就亲热地喊道:“爸!我回来了!”

李国强听到声音,立刻从房间里出来,脸上绽放出明远很少见到的笑容:“明辉,快进来坐!你瘦了,是不是工作太忙了?”

明辉笑着应付,递上礼物,和父亲亲热地聊起天来。明远和张丽在一旁招呼着沏茶倒水,仿佛是客人一般。



晚饭后,明辉和父亲继续聊天,明远抽空洗了碗,回到客厅时,正好听到明辉说:“爸,我上次给你的那些保健品吃完了吗?别舍不得,对您身体好!”

李国强笑着点头:“吃完了,效果真不错,比医院开的药好多了!”

“那就好,下次我再给您带一些更好的。”明辉看到明远进来,话锋一转,“哥,爸在你这住得还习惯吗?”

“挺好的。”明远简短地回答。

“哥,爸年纪大了,脾气可能有点倔,你多担待。”明辉一副知心长辈的口吻。

明远看了他一眼,想说点什么,最终只是点点头。

明辉住了一晚就匆忙离开了,临走时对明远说:“哥,爸交给你了,我这边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

看着弟弟离开的背影,明远心里五味杂陈。这么多年来,明辉就是这样,来去匆匆,不承担任何照顾父亲的责任,却能轻易获得父亲全部的赞许和喜爱。

那天晚上,明远躺在床上,回想起童年的一幕幕。父亲对明辉总是格外宽容,而对他,则要求严格。明辉考试九十分,能得到表扬和奖励;而他考了九十五分,父亲只会问:“剩下的五分哪里丢的?”这种差别待遇从小就存在,他已经习惯了,但不代表不痛。

更让他痛苦的是,十年来的朝夕相处,父亲对他的偏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明显。他时常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我还需要做什么,才能得到父亲一句发自内心的肯定?

03

父亲的生日那天,明远精心准备了一桌饭菜,还特意买了一块生日蛋糕。张丽和孩子们都帮着布置了房间,挂上彩带和气球。明远还送了一件羊绒衫作为礼物,是他专门请假去商场挑选的。

晚饭前,明辉打来电话祝贺父亲生日快乐,并说因为工作忙不能回来,已经快递了礼物和红包。李国强接完电话,心情大好:“明辉工作忙还记得我生日,真是懂事。”

“爸,生日快乐。”明远递上精心包装的礼物盒。

李国强打开一看,是一件深色羊绒衫:“这个...看着挺朴素的。”

“这是纯羊绒的,保暖又透气,冬天穿正好。”明远解释道。

“哦,还行吧。就是款式有点老气...”李国强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失望。

这时门铃响了,是快递员送来明辉的礼物。李国强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精美的小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块昂贵的手表。

“看看,这才是会送礼物!”李国强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小心翼翼地戴上手表,不停地欣赏,“明辉真是有心了,知道我一直想要块好表!”

明远的脸色变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一旁的张丽看不下去了:“爸,明远挑了很久才买的羊绒衫,您试试看合不合身?”

“回头再试吧。”李国强的注意力全在手表上,接着拆开明辉寄来的红包,里面是一万元现金。

“这孩子,花这么多钱干什么,存着娶媳妇多好。”李国强口中责备,脸上却乐开了花。

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为李国强唱生日歌,吹蜡烛。整个晚餐过程中,李国强一直在谈论明辉的礼物,而明远的羊绒衫则被随意搁在一旁,连试都没试。

晚上,孩子们回房后,明远、张丽和李俊在客厅里小声讨论。



“爸,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李俊气愤地说,“爷爷太过分了!”

“别这么说爷爷。”明远劝道。

“可是他明明住在我们家,受的是我们的照顾,却总是吹捧叔叔,这不公平!”李俊越说越激动。

张丽叹了口气:“明远,我们得想个办法了。这样下去,孩子们会受影响的。”

“会有什么办法...”明远苦笑。

就在这时,小雨悄悄走过来:“爸,妈,我有个想法...或许可以让爷爷去叔叔家住一段时间?”

三人都愣住了。

“这样爷爷就能亲眼看看叔叔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也许就不会总是拿叔叔来比较了。”小雨天真地说。

明远和张丽对视一眼,心中同时闪过这个念头:或许,这真的是个办法?

第二天,明远开始联系几位亲戚,试探他们对这个想法的看法。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明辉也应该尽一些赡养的责任,不能全推给你。”大伯这样说。

“老人在谁家住都一样,明辉难道不是亲儿子吗?”三姑的话更直接。

这些回应给了明远一些信心。他渐渐认真考虑这个可能性:让父亲去明辉家住一段时间。这不是赶走父亲,而是让兄弟俩共同承担赡养责任,也让父亲亲身体验一下他一直吹捧的小儿子的生活。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电话改变了一切。明辉主动打来电话,说他刚买了新房子,春节前装修好,邀请父亲去他家小住几天。

明远心中一动,问道:“你确定?爸年纪大了,生活上需要照顾...”

“没问题,我和芳芳会照顾好爸的。新房子宽敞明亮,环境比你那里好多了,爸住着肯定舒服。”明辉的语气充满自信。

通话结束后,明远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原以为父亲会欣喜若狂,没想到李国强的反应却出人意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