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民警的询问,嫌疑人支支吾吾说不清公司名字和地址。

  一台抽水泵的售价为300元,一位衣着朴素的男子购买时,扫码支付显示的结果却为19999元,随后他称多出来的钱是公司发的工资,让老板退给他。这件看似正常又有点奇怪的事,让老板有些为难,思考片刻后,她决定让警方来“评判”此事。而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名男子和其他3人涉嫌洗钱,于是将其“一窝端”
  4月2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了解到,经警方调查,上述几人实为“跑分车队”的一个小组,他们先用押金“承包”下境外诈骗团伙的赃款,然后开车到全国各地寻找线下商户的收款二维码后,提供给诈骗团伙转移受害群众的“血汗钱”。目前,初步查获的涉案金额共计22.26万余元,犯罪嫌疑人覃某宏、覃某炜、劳某龙、陈某威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蹊跷
买300元抽水泵,却扫码支付19999元


  刘女士在资阳城区经营农机生意,3月13日中午,一男子到店购买了一台抽水泵,售价为300元,“他看起来很年轻,说普通话,也没跟我讲价。”刘女士回忆说,刚开始她也没太在意,以为就是一笔普通的买卖,但该男子在扫码支付后,收款金额却显示为19999元。男子告诉刘女士,是公司帮忙扫码支付的,多出来的钱是自己和同事的工资。“后面他就喊我拿现金,或者微信转账。我当时就很奇怪,发工资为什么不直接转给他们,而要通过我转一次手呢?”
  思考片刻,刘女士觉得这个事很蹊跷,便拨打了报警电话。很快,雁江公安分局莲花派出所办案中队中队长廖勃翔等人赶到现场。面对民警的询问,这个叫陈某威的男子始终坚称多出来的钱是工资,但他说不清公司名字和地址。民警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发现,扫码支付方来自广东,和陈某威所言完全对不上,于是怀疑其涉嫌“洗钱”。同时,警方通过调取周边天网监控,发现有三人疑似为陈某威的同伙。

调查
嫌疑人三缄其口,一部手机打开突破口


  在审讯室,陈某威始终三缄其口,加之清空了手机内信息,显得有恃无恐。然而,面对警方不断提供证据,以及相关案例佐证,他发现难圆其说,逐渐配合交代。
  据陈某威供述,他是从广西出发,经贵州安顺后到达四川,在多个城市作案,通过在线下购买商品,把商户收款二维码提供给诈骗团伙,让诈骗分子通过商家转移赃款,达到“洗白”的目的。
  虽然交代了作案过程,但陈某威始终不承认有同伙。
  警方通过侦查发现,疑似陈某威的同伙在成都锦江区出现,于是赶赴成都,将覃某宏、覃某炜、劳某龙三人抓获,并连夜带回资阳。让警方没想到的是,三人不承认与陈某威认识,并说是到四川旅游的,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廖勃翔坚信这是一个“跑分车队”。为了找到新证据,警方又重新到三人入住的酒店进行搜查,一个藏在座椅垫子下的手机让案件迎来转机。“原来覃某宏有两个手机,他被抓时把其中一个手机藏了起来,手机里面的信息还没来得及删除。”廖勃翔说。

交代
每单抽成43%,出发前曾商定被抓预案


  有了关键证据,四人很快交代,他们均来自广西南丹县,系初中同学,覃某宏是“跑分车队”的队长。
  经查,3月6日至3月13日,覃某宏4人在贵州安顺,四川泸州、自贡、内江、资阳等地,通过线下寻找商户提供收款二维码,然后提供给诈骗团伙转移诈骗资金,涉案金额共计222645元。
  廖勃翔说,让四人铤而走险的背后是高收益。几人分工明确,覃某宏负责联系上家,覃某炜、劳某龙、陈某威分头随机寻找商家拍摄收款二维码,每完成一单覃某宏抽成23%,其他人则抽成20%。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四人还交代,早在出发之前,他们就讨论制定了被抓“应急预案”。一旦被抓,首先是以旅游、打工等名义搪塞,等待同伙救援;一旦搪塞不过去,只能说自己的事,绝不供出同伙。

提醒
“跑分”属洗钱行为,涉嫌洗钱罪

  警方提醒,“跑分”是一种洗钱行为,是通过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为他人代收款,再转到指定账户将赃款分流洗白。该行为可能涉嫌的罪名包括但不限于洗钱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跑分”平台通常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骗取个人支付信息,常见的“跑分”方式,就是通过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进行。市民一旦参与“跑分”挣钱,沦为诈骗团伙的帮凶,就会受到法律严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图据资阳警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