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正月,长安城未央宫中弥漫着苦涩的药香。
48岁的汉景帝刘启蜷缩在龙榻上,呼吸艰难,已病入膏肓。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试图抓住生命中最后的执念,再见母亲窦漪房一面。
然而,前往太后寝宫的宦官却跪伏于殿外,战战兢兢地说道:“太后说,说陛下杀了她的儿子,她不想见您。”
此言一出,汉景帝漠然良久。他未曾想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亲生母亲,竟还会对他有如此之大的怨恨。
不久后,汉景帝含恨而终。16岁的刘彻继位,窦漪房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将刘彻“玩弄”于股掌之中,朝堂旨意,尽皆出自后宫。
大汉江山,表面上姓刘,实则已经姓窦了。
那么,窦漪房真的是因为刘启“诛杀”了她的儿子,才不来见他最后一面的呢?汉景帝又为何会“杀掉”刘武?窦漪房又是如何将刘彻“攥”在手中的呢?
寒门孤女
窦漪房的人生,堪称一部底层逆袭的史诗。
她出生于清河郡的农家中,少时父母早亡,幼弟窦广国又被拐卖为奴。为了活下去,窦漪房不得不入宫为婢。
当时,刘邦新逝,吕雉掌权,她担心刘邦的儿子暗中图谋不轨,就将招募的婢女们派往各地诸侯处,名为送妾,实为监视。
然而,一场阴差阳错的“乱点鸳鸯谱”,却彻底改写了窦漪房的人生。原本该被送往家乡赵国的侍女名单上,主事宦官笔锋一歪,窦漪房不得不前往没人愿意去的代国。
代国,地处大汉帝国的西北边陲,土地荒瘠,人烟稀少,可谓是汉朝最贫穷的地域。早在刘邦建国时,就将他的侄子刘仲册封在此地,可没过多久,刘仲就跑了。
不久后,身兼代、赵相国的陈豨又勾连韩信谋反,迫使刘邦率军远征,将本就不富裕的代国,打得支离破碎。
更为恐怖的是,代国还是匈奴铁骑南下的必经之地,代国人常年遭到匈奴人的掠夺、杀戮,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甚至,代王刘恒还是刘邦最不受宠的儿子,他在长安就是典型的“小透明”,来到代国后,所穿的都是麻布衣裳,连所骑的马匹,都瘦骨嶙峋。可以说,窦漪房与其是来监视刘恒,还不如说是“发配”到此。
不过,窦漪房也不是“省油的灯”,她那懵懂无知的外表下,藏尽了城府和算计。因此,窦漪房将吕雉的命令抛诸脑后,专心致志的“攀附”刘恒。她深知,在这座充斥着吕后耳目的宫廷中,唯有刘恒才能让她活得更安全、更幸福。
事实上,窦漪房的美貌,也是值得称赞的。
纵然,刘恒不是受宠的皇子,可毕竟是代国的诸侯王,经历的女人并不少,却仍旧被楚楚动人的窦漪房,一眼俘获了。
当然了,窦漪房也知道如何讨得刘恒的欢心,她从不过问代国的政务,也不争风吃醋、搬弄是非,只是一心一意的照顾刘恒。
众所周知,刘恒是个孝顺的儿子,对于他的母亲薄姬,极为尊重。而窦漪房比之刘恒,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因此,窦漪房在代国,是极受刘恒宠爱的。
然而,代王宫中早有正妃,还为刘恒诞下了四个儿子。即便窦漪房也相继生下刘启、刘武,却仍不过是个卑微的“出宫人”。
“幸运”的是,窦漪房似乎命中注定了要“出人头地”。在她甘愿充任妾室,不再拥有非分之想时,代王妃和他的儿子们,却接连暴毙身亡。
刹那间,窦漪房成了代国的“无冕王妃”,而她的儿子刘启,也成了刘恒的长子。
心怀城府
窦漪房的好运,远不止于此。
公元前180年,执掌大汉十数年的吕雉骤然崩逝,太尉周勃联手陈平诛杀吕产、吕禄,血洗了吕氏宗族,还将汉惠帝的子嗣全部处死。
当时,刘邦在世的儿子中,只有刘恒年龄最长,且他性格温和,又常年固守代地,与长安官宦之间的利益关系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