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念起处即是魔,一念灭时即是佛。"古塔前,两位道士对月而坐,年长者捋须感叹。
"师傅,我心中常有杂念,此乃修行大敌,当如何是好?"年轻道士忧心忡忡。
"欲可断乎?"师傅反问。
"佛家言,断欲可脱苦海。"
师傅哈哈大笑:"鱼儿离水而亡,人若无欲何以生?看那满月,圆缺自有规律,何必强求永圆?"
这段对话道出了道家与佛家在对待欲望上的根本差异。《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并非要人断绝感官欲望,而是警示过度放纵的危害。
有一座道观,名叫重阳宫,坐落在终南山下。这里曾经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修行的地方,也是吕洞宾常来访的圣地。
吕洞宾,这位唐朝末年的奇人,在民间流传着无数神奇故事。他本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钦源人氏。传说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曾三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




在贞元年间,他游长安。一日在酒楼小酌,遇见一位形貌奇特的老道,自称姓钟离。两人谈得投机,钟离见他满腹诗书又有仙道之志,便邀他到旅店一叙。
"贤弟一生志在何处?"钟离权倒了一杯酒,问道。
吕岩叹息道:"学道求仙,修身济世,可惜无人指点迷津。"
钟离不答,只是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枕头:"你且枕此小憩,待你醒来,自会明白。"
吕岩半信半疑,枕上小枕便沉沉睡去。在梦中,他做了状元,迎娶了美人,官居宰相,儿孙满堂,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可就在他享受生活之时,一场大祸降临,他被人诬陷,全家被流放边疆,妻离子散,最后孤独地死在荒野。
吕岩从梦中惊醒,发现才过了片刻,锅中的黄粱尚未煮熟。他恍然大悟,人生如梦,荣华富贵不过南柯一梦。
"你已悟出人生如梦,可愿随我学道?"钟离权问道。
从此,吕岩拜钟离权为师,踏上了修道之路,改名洞宾。钟离权传授他全真道的心法要诀,教他修行之道。




江湖上流传着许多钟离权考验吕洞宾的故事。据《神仙传》记载,钟离权曾设下"十试"来考验吕洞宾的道心。
一日,吕洞宾在山野间行走,忽遇一仙姑,身穿轻薄衣衫,形貌美丽。她对吕洞宾说:"我久慕仙人风采,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吕洞宾见她态度轻佻,正色道:"姑娘请自重,贫道乃修行之人,不宜与女子多言。"
仙姑笑道:"仙长何必拘泥于形式?男女之情,乃天地自然之道。难道仙长要违背自然?"
吕洞宾闻言,心中不禁一动,但他很快想起师父的教诲:"修道之人,当顺应自然,而非任意放纵。"
仙姑见他不为所动,又凑近一步,风姿绰约,吐气如兰:"仙长可知道,修道并非只有一条路?玉女双修之法,能让人事半功倍。"
这话引得吕洞宾心神摇曳。他想起《黄庭经》中所言:"神气合一,天人交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双修之法?
就在他迟疑之际,仙姑已靠得更近,纤手轻抚他的衣袖。吕洞宾感到一阵心旌神摇,脸上一热,几乎要沉溺其中。
千钧一发之际,吕洞宾猛然醒悟,退后一步,施了一礼:"姑娘美意,贫道心领了。但贫道修的是清净之道,还请姑娘莫要相扰。"
仙姑见他坚决,忽然变了脸色,化作一道金光,随即消失不见。只听空中传来钟离权的声音:"徒儿,此乃我设下的考验,你已过关,甚好!"
另一次,吕洞宾在一座荒废的客栈中借宿。半夜时分,一位貌美如花的少女敲门求宿,说是被强盗追赶,无处可去。吕洞宾见她可怜,就让她在隔壁房间住下。
夜深人静,那少女忽然尖叫起来,说有蛇窜入被褥。她慌乱中跑到吕洞宾房中,求他同宿一夜。少女衣衫不整,体态妖娆,一般人定会心猿意马。
吕洞宾看似正人君子,心中却也不免荡起涟漪。他一边暗自调息,一边婉言拒绝:"姑娘请回吧,君子防微杜渐,你我男女有别,同榻而眠实在不妥。"
少女不依不饶,又是撒娇又是泪眼婆娑。吕洞宾性情刚直,一时心生恻隐,想要答应。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忽然想起师父的教导。
他闭目静思片刻,随后睁开眼睛,神色已恢复平静:"姑娘,你且在此安歇,我去隔壁就寝。"说完,他便离开了房间。
第二天清晨,吕洞宾发现那少女已然不见,只留下一封信:"吾乃汉钟离,特来三试君。色欲如刀剑,君能过此关,修道可成仙。"




原来这一切都是师父的考验!吕洞宾恍然大悟,对师父的用心良苦充满敬意。
经过这些考验,吕洞宾的修为日益精进。他不像其他修行者那样避世隐居,而是游历四方,济世度人。他常说:"修道之人,不在山林,不在庙宇,只在心源。"
在陕西华山玉泉院,至今还流传着吕洞宾与牡丹仙子的故事。相传吕洞宾路过玉泉院时,见一株牡丹花开得绚丽非常。花中竟走出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自称牡丹仙子,说是慕名而来,想请教修道之法。
吕洞宾看出她是花妖所化,本欲离去,却又一想:佛度有缘人,或许这也是一段修道因缘。于是答应与她论道。
牡丹仙子问道:"仙长修道多年,不知可有超脱生死之法?"
吕洞宾笑道:"生死本是自然规律,何必强求超脱?顺其自然,方为大道。"
牡丹仙子又问:"世人皆言修道要断绝七情六欲,不知仙长以为如何?"
吕洞宾闻言,想起了师父钟离权的教导。他看着牡丹仙子,心中忽有所悟,便欲回答。
正在这时,忽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劈向牡丹仙子,吕洞宾急忙施法相救,却见牡丹仙子已化作一株普通的花,随风摇曳。
原来这又是一场考验!吕洞宾立于风雨中,若有所思。关于这次奇遇,他后来在《酒遇仙歌》中写道:"花开花落本自然,何须执着问因缘。修道之人心似镜,不染纤尘见本然。"
吕洞宾的这种修行态度,与一般人的认知大相径庭。那么,他究竟掌握了什么秘法,能在红尘中修行而不为欲望所困?道家"炼欲"而非"禁欲"的奥秘又是什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