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许我少年时,一两黄金一两风。
跟一个中年创业者交流,他就感叹时光不能倒流,“如果可以再来一遍,我一定能让自己的人生光辉灿烂。”
我当时没忍住,就告诉他未必,“再有一次的话你也很难做得更好,因为你违背不了自己的命运。”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听他一点反思都没有,好像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你又谈何改进和提升呢。
假如真的可以回到过去,那也会是一个新的世界,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天有不测风云,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道路,所以古人强调修身为本,大概意思就是通过改造自己的底层逻辑来让自己变得更好,以谱写更好的命运之路。
看得出来他很聪明,不过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聪明”不是发财和成功的核心条件。
发不了财,也许是因为你太聪明:胆小,复杂!(聪明有两大障碍)
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就容易胡思乱想,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心里一万个主意,实际上却一个都不去执行。“夜里想了千条路,醒来照旧卖豆腐”,就是这个意思。
王健林曾表示发财要靠胆子大,富贵险中求,胆小的人是很难发财的。而聪明人在做事的时候就喜欢思来想去,想着万无一失,有九成的把握再去做,那时候大家都已经做起来了你还没有下定决心,你怎么可能成功?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人生在世,没有胆量是不行的。俗话说,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遇到被吓唬的时候。这时候你可以读一读老人家的一段话:“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不要因尚能忍受的困难而沮丧,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困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咄咄逼人的家伙实际上是虚张声势,你弱他就强,你就是要与其奋斗,一直奋斗到胜利为止。
同时在事情是两可之间的时候,平心也不是粗心,而要有权衡,一旦做了选择就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做生意的人一定要有一种胆量”,郭鹤年在谈及自己人生经验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胆量的重要性,“做每一种生意都有危险,怕就走开,如果有更好机会不是问题,可把握第二次,但如果每一次都胆量太小,那就永远做穷人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军师”为啥当不了“主公”?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看《水浒传》里有个“智多星”吴用,他先是跟晁盖,后是跟宋江,既然他自诩是聪明人,那他为什么不能自己当老大呢?
百无一用是书生。吴用的意思就是“无用之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看吴用在书中的整体表现,看起来是有些聪明,实际上是胆小、狭隘和阴毒,毫无战略思维,既不能为队伍谋划方向和策略,也不能保全自己。同样是军师,他跟诸葛亮有天壤之别。
诸葛亮没有出山之前就对天下大势有了掌握,可以提出三分天下的伟略,其后更是帮刘备制定发展路线,赢得根据地,治国安民,筹划未来。但诸葛亮如此聪明有谋略,他也当不了主公,想一想,如果是诸葛亮在刘备的位置上,关羽、张飞等人会对他忠心耿耿吗?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英雄气,或者说是人格魅力。
从刘邦到刘备,他们都不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们的优点就是真诚和包容,勇敢和坚韧,他们敢于冒险,敢于承担重任,而萧何、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就是太谨慎了。
我们再看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聪明人,他们普遍的毛病就是喜欢侃侃而谈,指点江山,对人和事评头论足,好像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懂的,以为只要动动嘴就可以“靠脑子吃饭”。实际上呢,“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过是些自欺欺人的混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