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部队战士提拔为干部,无论对组织,还是对个人,绝对都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对组织,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出差错;对个人,当然是喜上加喜,从此旧貌新颜。那个年代,战士与干部之间的差别,不能说是天上地下,但至少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所以啊,部队对于优秀战士的提拔使用,都是经过严肃的提干程序和严格的质量把关的,包括从思想、作风、能力、水平到身体,都要合格,才能提拔为干部。

像我们原来服役的省军区直属队(警卫营、通信站、汽车连、小车队等等)提拔干部的任命权,都归在省军区直属党委。各直属队需要提拔干部,都要经过连队提名,营党委考察通过后上报直属党委。直属党委由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有关领导组成,各单位报上来到提干名额由直属党委讨论通过后,报请省军区司令部审核后下发命令。

在所有的新干部提拔之前,必须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必须通过:体检。只有拟提拔的战士身体各项指标都合格了,才能公布提拔命令。如果身体不合格,命令就不能公布或推迟或取消。



实际上,提拔干部从直属党委讨论通过到司令部下命令之前,有一个“时间差”。就是只要直属党委讨论通过报司令部,司令部备案后就会让打字室打印命令。但命令暂时不下发,有点像清朝内务府的“留中不发”的意思。待到拟提拔的战士体检合格(到指定的医院,门诊部都不行)后,司令部才会把提干的命令下发到直属党委,再由直属党委发到各直属队宣布命令。所谓“时间差“,就是提干命令批准的时间早于拟提拔干部体检的时间。也就是说,先打印命令,再去体检,体检合格后再公布命令。只有到了命令公布后,才算真正提干了。

部队采取的这种方法我认为非常合理。因为一旦通知某个战士去体检,就意味着要准备提拔干部了,如果上级尚未开会讨论通过,是不会让战士去体检的。只有同意某个战士提拔干部了,才会让你去体检。不然的话,大家都知道你体检是为了提干,到时候上级讨论通不过怎么办?会对体检战士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他的人生。所以部队提拔干部,就连程序都是慎之又慎,准备非常充分。

如果偶然有的战士体检出了问题怎么办?没办法,要么不予提拔,要么暂缓提拔。由于提拔干部是一批的,司令部将会重新行文,删去身体有问题的新干部提拔名单。

这种情况有吗?你还别说,还真有。有些平时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年轻战士,到医院检查后,偶尔会有非健康指标超高的。像转氨酶超标,疑似肝炎;白血球超标,疑似炎症,结果是慢性阑尾炎;血压超标的,疑似高血压等等。像出现这些情况,有的是紧张,有的做手术可以恢复,有的需要长期休养。所以,有些战士就有可能错过提干的机会,人生一次重大利好,很有可能与他们擦肩而过了。非常可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