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彼时,陈正人在处理完军区事务后,前往毛主席的办公处。陈正人声音微微颤抖地说:“主席,我有一事相求。我想为我的母亲报仇……”
毛主席听闻,眼中满是愤怒与同情,“正人同志,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这笔血债一定要讨回来!”沉思片刻,毛主席又说:“我给你一个团的兵力,你把425团带去,尽管放手去干。”
杀害陈正人的母亲的人是谁?当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得到毛主席的同意,陈正人又是怎么做的?
借学费求学,燃革命烽火
陈正人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虽说家境已不复往昔的富足,但祖上留下的些许底蕴,还能勉强维持着生活的体面。陈正人的父亲陈治安,曾是清朝的秀才,满腹经纶,气质儒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大屋村创办了村中仅有的一所小学。
然而,在陈正人8岁那年,陈治安突然染上重病,卧床不起。“爹,你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呀,我还想跟你一起去学堂呢。”陈治安气息微弱地说:“孩子,爹也想快点好起来,以后你要听娘的话……”
不久后,陈治安离世,陈家瞬间没了顶梁柱,家境一落千丈,日子过得紧巴巴,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丈夫的离世没有将陈正人的母亲张龙秀打倒,她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
哪怕生活再艰难,她也从未想过让孩子们辍学。“正人,你只管好好读书,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陈正人14岁才踏入小学的校门,尽管起步晚,但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与聪慧的头脑,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到了升学的关键节点,他更是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省立第六中学。
面对上学的费用,陈正人深知家中拮据,不愿给母亲增添压力。他找到平日里关系要好的同学,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兄弟,我考上省立六中了,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你能不能借我20元,等以后我有了办法,一定马上还你。”
同学爽快答应,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学校里,进步社团活动频繁,陈正人积极参与,和同学们热烈讨论社会问题,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1925年8月18岁的陈正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20岁的陈正人被南昌起义的枪响,秋收起义的烽火深深触动,他投身革命,全身心筹备万安暴动。走村串户时,山路崎岖难行,他的鞋磨出破洞,脚底满是水泡,却从未停下。
历经两个多月艰苦战斗,万安暴动胜利,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万安县工农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成立,陈正人也因杰出表现,成为农民运动的领导人。
血海深仇未报,革命征途再启
1928年,毛主席率革命军重回井冈山,陈正人等人也迅速赶来,一同投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此同时,土匪恶霸肖家璧带着反动武装,占领了县城。
一进城,肖家璧就打起了歪主意,他知道陈正人在革命队伍里,认为抓住他的母亲,就能逼出陈正人的下落,进而打击革命力量。于是,他带着一群喽啰来到陈正人家中,一脚踹开房门,大声吼道:“老太婆,你儿子陈正人藏哪儿去了?赶紧说出来,不然有你好受的!”
张龙秀虽然年过半百,毫不畏惧地回瞪着肖家璧,“我不知道!我儿子是为穷苦百姓做事的,你们这些坏人别想找到他!”
肖家璧见老人如此强硬,吩咐部下将张龙秀捆绑起来,拖到了审讯室。皮鞭抽打在陈母身上,一道道血痕渗出,但无论他怎么威逼利诱,张龙秀始终没说一个字,一无所获的肖家璧彻底失去耐心,指着张龙秀咆哮:“敬酒不吃吃罚酒!”随后张龙秀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
陈正人得知母亲死讯时,正在忙碌革命工作。那一瞬间,他双腿发软,险些瘫倒。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心中也是悲愤交加,暗暗记下这笔血债。不久后,毛主席亲自率部前来围剿肖家璧。
出发前,毛主席站在队伍前说道:“同志们,肖家璧这个恶霸,残害百姓,杀害革命家属,今日,我们定要将他绳之以法,为乡亲们报仇!”
然而,肖家璧熟悉这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山林。趁着战斗混乱,他带着几个亲信,偷偷钻进一条隐蔽的山间小道。等追到尽头时,只看到肖家璧丢弃的一件破衣裳,人早已没了踪影。
毛主席安慰陈正人道:“别灰心,他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我们迟早会抓住他,给你母亲和乡亲们一个交代!”
解放战争时期,陈正人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在毛主席的悉心指导下,开始肩负起重要职责。
彼时,东北局势对解放战争走向至关重要,是战略必争之地。陈正人奉命前往东北,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的政治部主任,并兼吉林省委、省军区政委。
为建设稳固的核心后方基地,他日夜操劳。在陈正人的不懈努力下,东北战场的核心后方基地逐渐成型。这个稳固的基地为解放军在东北战场的作战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成为解放军夺取东北战场最后胜利的关键保障。
要报杀母之仇,毛主席:把425团带去
1949年5月,解放战争进入尾声,解放全中国的大局已定。此时,江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是解放军南下广东、西进云贵的必经之地,政治地位与战略意义都十分关键。挑选一位能独当一面、总揽全局的领导人主政江西,成了迫在眉睫的要事。
一天,毛主席坐在办公室里,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正人。毛主席当即叫来秘书,说道:“叫陈正人来一趟。”
不久,陈正人匆匆赶到。毛主席起身相迎,招呼他坐下,随后说道:“正人同志,现在有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江西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我们要为后续的解放行动筑牢根基,组织上考虑再三,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想调你去江西担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你意下如何?”
陈正人没有丝毫犹豫,敬了个军礼,说道:“主席,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毛主席与陈正人正交谈着江西未来的建设规划,突然话锋突然一转:“正人啊,有个人,你应该一直都没忘记,肖家璧。”
近二十年了,母亲惨死在肖家璧手下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主席,我怎么可能忘?这血海深仇,我一定要报!我想回遂川,亲手抓住他。”
毛主席点点头道:“肖家璧恶贯满盈,绝不能让他逍遥法外。我同意你回去。你带上425团,务必把肖家璧给我抓回来,记住,一定要抓活的,要让他接受人民的审判!”
陈正人应道:“是,主席!我保证完成任务,一定把肖家璧活着带回来!”
得到人命的陈正人带着使命和仇恨,匆匆抵达南昌。经过多日艰苦搜寻,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附近发现了肖家璧的踪迹。战士们迅速将窝棚包围,肖家璧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按倒在地,束手就擒。
1949年11月,遂川中学的操场上挤满了人,群众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想亲眼见证肖家璧的审判。肖家璧被两名解放军战士押上台,他低着头,往日的张狂不复存在,只剩下一脸的惊恐,五十多位群众代表依次上台控诉。
审判长认真听完每一项控诉,拿起判决书,庄严宣判:“肖家璧,罪大恶极,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随着一声枪响,肖家璧倒在地上,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阳光洒在操场上,群众们欢呼雀跃,多年的阴霾终于散去,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生。
当天晚上,陈正人将肖家壁被执行死刑的消息转给北京的毛主席,井冈山人民无不鼓掌叫好。接下来的陈正人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直至1972年4月6日,陈正人病逝于北京,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