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部队提干后,我终于迎娶了心仪已久的退伍女兵。
婚后才发现,她身上藏着太多我不知道的秘密。
01
我叫李卫军,今年五十五岁。我出生在西北一个叫石川的小山村,那里年年干旱,黄沙漫天,寸草难生。
父亲在村小学教书,不过是临时老师。母亲是在家干农活、照顾家庭。家里虽然贫困,但父母对我和妹妹的教育却格外上心。
父亲常常跟我说:"儿子,咱家再苦,也得让你们读书。知识,才是走出这穷山沟的唯一路子。"
可惜,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
家里太穷,我成绩也不好。父母供我跟妹妹两个人读书,特别吃力。
初中毕业后,我决定辍学去找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
"你真的甘心吗?"父亲直视着我的眼睛。
我低头看着我那双磨破了边的解放鞋,心里苦涩。但我比谁都清楚家里的窘境。
"孩子,如果你真不甘心,我有个建议。"父亲掐灭烟头,声音突然坚定起来,"去当兵吧!部队不仅包吃包住,还有津贴。更重要的是,那里能锻炼人,还能学到本事。"
部队?脑海中浮现出电影里那些威武挺拔的军人形象,我心中竟涌起一股热流。
穿上军装多帅气啊!我一直打心眼里觉得成为军人,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
"行,我去当兵!"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征兵体检那天,我穿着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白衬衫,用冷水抹平了倔强的头发,骑着父亲那辆每踩一下就吱嘎作响的破自行车,顶着三十八度的高温骑了二十里路赶到县城征兵站。
多亏常年干农活练就的一身蛮力,我顺利通过了体检。捧着入伍通知书,我知道,我的命运即将改写。
02
1983年的军营,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严苛十倍。
凌晨五点,震耳欲聋的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三分钟内穿好军装,叠好被子成"豆腐块",冲到操场集合。
"立正!向右看齐!"
连长一声令下,数百名新兵像木桩一样挺直了腰杆。
集训三个月,我掉了十五斤肉,手上长出了老茧,脸被太阳晒得黝黑。
从小在农村干惯了活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狼一样的训练,虎一样的纪律"。
有时趴在床上,全身肌肉疼得像针扎,却不敢在战友面前露出一丝软弱。
深夜,想家的感觉最是强烈。枕头下藏着妹妹歪歪扭扭的信,上面写满了对我的鼓励和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
每每看到这些,我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
经过魔鬼般的新兵训练,我因身手敏捷被分配到了侦察连。
侦察兵的训练更是残酷:潜伏训练要求一动不动趴上六小时;野外生存课程要求在荒山野岭独自生存五天;格斗课每天都有人带伤坚持。
但我凭着不服输的韧劲,硬是挺了下来。
三年后,通过严格选拔,我成功进入特种作战小组,成了队里年纪最小的士官。
两年后,我被提拔为小队长,带领六人小组执行边境巡逻任务。
这期间,我只回过一次家,那是妹妹考上大学的时候。
看到父亲花白的头发,母亲布满皱纹的脸,和穿着崭新校服笑靥如花的妹妹,我的眼眶湿润了。
"哥,你看我考上哪所大学了!"妹妹骄傲地举起录取通知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档次的学校,但从父母脸上的笑容和村里人羡慕的眼神,我知道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地方。
"妹妹真棒!学费哥来出!"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津贴,这是我攒了很久的钱,但是妹妹这么有出息,这个钱太值了!
短暂的团聚后,我回到了部队,继续着军旅生涯。
而命运给我安排的惊喜,就在第二次探亲假期间悄然降临。
03
2000年夏,我休了20天探亲假回到县城。
县城比起我离开时变化很大:马路拓宽了,楼房林立,甚至连我家的土坯房也变成了两层小楼,虽然装修简陋,但在村子里已算是风光。
妹妹大学毕业后,在县教育局工作,吃上了“国家饭”。
看到这些,我心中无比欣慰。虽然我这个当哥的没能提供多少帮助,但至少家里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那天,我穿着便装在县城溜达,突然看到一家名为"老兵书屋"的小店。这个名字勾起了我的兴趣。
推开门,一股凉爽的空调风迎面扑来,夹杂着淡淡的咖啡香和书香。店内设计独特,墙上挂满了军旗和老兵合影,角落里还摆放着各式军用器械模型。
"欢迎光临,请随便看。"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传来。
循声望去,只见一位扎着高马尾、穿着简约米色亚麻衬衫的女子正冲我微笑。
她约莫三十左右,眼角微微有些细纹,但丝毫不减其明媚气质。她的站姿挺拔,一看就知道受过专业训练。
"您是军人吧?"她问道,眼睛敏锐地观察着我。
"怎么看出来的?"我有些惊讶,明明穿的是便装。
"站姿和眼神骗不了人。"她笑了,"我也是军人,刚退役两年。"
"你好,我叫李卫军。"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曾丽云,"她伸出手,指尖粗糙却有力,"很高兴认识你。"
就这样,我认识了曾丽云。
接下来的日子,我常去她的书屋。有时候翻翻书,有时候和她聊聊天。
她比我大六岁,见多识广,和她交谈总是让我受益匪浅。她详细讲解各种军用装备的构造和原理,分析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甚至教我一些特殊环境下的生存技巧。
慢慢地,我对这个坚强独立又不失温柔的女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她身上那种军人特有的干练和责任感深深吸引着我,而她在退伍后自主创业的勇气,又让我由衷敬佩。
临近假期结束,我终于鼓足勇气表白。
"曾丽云,我很喜欢你..."我笨拙地说出这句话时,手心全是汗。
她微微一怔,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李卫军,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吗?27岁,比你大5岁。而且,我还离过婚。"
"我不在乎这些。"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她深深看了我一眼:"李卫军,你是个好人,但我们真的不合适。"
"为什么?"
"因为..."她咬了咬嘴唇,"因为我不想再和军人有牵扯了。"
这让我始料未及:"可你也是军人啊?"
"正因如此,我更明白军人婚姻的艰难。"她的眼神黯淡下来,"长期两地分居,聚少离多,时刻担心对方的安危。这种日子,我经历过一次,不想再来第二次。"
原来,她曾经嫁给一位军官,因为长期分离和性格差异,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执拗地握住她的手,"给我一个机会。"
她注视着我:"你现在是士官吧?"
我点点头。
"等你提干再说吧。"她轻声道,"那时候你会更理解军官的责任和家人的付出。如果到那时你还想娶我,我会认真考虑的。"
这句话既是拒绝,也是希望。我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04
回到部队后,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课堂上刻苦钻研,每一次任务都尽心尽力。
我开始自学军事理论和外语,争取各种深造机会。
我知道,想要提干,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
与此同时,我与曾丽云保持着通信联系。虽然信件间隔长,但字里行间总能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和期待。
两年后,我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我被选送至军官学院深造,这是提干的重要一步。
得知这一消息,我第一时间写信告诉曾丽云。她的回信很简短:"恭喜你,李卫军。你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感动。"
军校的学习异常紧张,每天从早到晚都被课程和训练填满。半年后,随着肩上的一颗星星,我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一名军官。
毕业时,首长亲自找我谈话:"李卫军,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组织决定派你去沿海某特种部队任排长,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好好干。"
提干后的第一个假期,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县城,直奔曾丽云的书屋。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的容貌依然如初,只是眼角的细纹多了些,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
当我穿着崭新的军官制服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曾丽云,我提干了。"我把军官证递给她,"你说过,等我提干了再考虑我的表白。"
她接过证件,眼睛盯着看了很久,眼眶微微泛红:"你真的做到了..."
"现在,可以考虑嫁给我了吗?"
她说当初说提干只是个借口,以为时间长了我就忘了,没想到我能坚持这么久。她反复确认,自己已经30岁,问我会不会后悔。
我坚定的告诉她:"我只喜欢你,永远不会后悔!"
她露出了这些天来最灿烂的笑容:"那我答应你。"
定下关系之后,我打算带她回家。虽然我知道父母肯定会对她的年龄和婚史有意见,但我希望他们能理解我的选择。
可当回到家,母亲第一眼见了她之后,瞬间愣住了,半天没说话。
然后母亲冲着我大声喊了起来:"不行!我坚决反对你们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