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护士(转载已获授权)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是一种完全植入皮下、可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的输液装置。它具有保护静脉、治疗间歇期无须每周维护、留置时间长、外形美观、患者活动受限少等优点 [1] 。
但 TIVAP 留置期间也会出现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植入后的规范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维护过程中,无菌纱布的使用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蕴含着大学问!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步骤 。
问题呈现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发现无菌纱布使用不当的情况。比如,纱布面积过大,影响了敷贴固定的牢固性。
图一:纱布面积过大
再如,纱布遮住了穿刺点。当无菌纱布遮住穿刺点时,按照导管维护规范至少需 2 天更换一次敷料,这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费用,还增加了感染及皮肤损伤的风险,同时也影响了对穿刺点的评估。
图二 纱布遮住穿刺点
案例分享
患者,男性,食道癌。因治疗需要行 TIVAP 植入术,手术经过顺利。下图为 2024-10-30 维护时固定的敷贴。可见,无菌纱布遮住了穿刺点,至 2024-11-03 实际使用已有4 天,也就是未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定期维护。
揭开敷料一看,虽然切口干燥平整,穿刺点无渗液、渗血等现象,但敷贴周边发生了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
解决方案
1. 无菌纱布裁剪技巧
皮肤消毒后待干,准备一块无菌小方纱。用无菌剪刀裁剪 1/4,再将 1/4 块的小方纱对半剪开并剪出一个小圆孔,如下图。
这样裁剪后的无菌纱布在使用时,既能垫在无损伤针的蝶翼下,为无损伤针提供稳定的支撑,又能巧妙地暴露穿刺点,方便护士随时对穿刺点进行观察和评估。 且患者术后才一周,这样操作还可以将囊袋切口遮住。
2. 敷料固定要点
在完成无菌纱布的裁剪后,外用 IV3000 透明敷料固定无损伤针时,应采用无张力的手法进行粘贴。延长管应采用高举平法进行固定,保证输液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如此,既不影响对穿刺点的评估,又可以按照透明敷贴的固定频率每 7 天更换一次。
当然,除了以上的裁剪方法,大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裁剪方法进行维护(如下图),只要把握这点原则:暴露穿刺点,不影响对其评估。
敷料更换及导管固定要点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于 2019 年发布的《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中关于敷料更换及导管固定的要求 [2] 。
1. 导管评估要求:
评估患者病情、局部情况和过敏史。
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导管的能力和向医护人员报告穿刺处异常的意愿。
每日评估敷料/固定装置的完整性,患者的皮肤情况、舒适度及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
2. 敷料更换指征/时机:
应根据敷料的种类确定敷料及固定装置更换的频率。纱布敷料至少每 2 天更换 1 次,透明敷料至少每 5~7 天更换 1 次。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及敷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
3. 敷料选择要求:
应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注明敷料的使用日期或更换日期。
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出血或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出血和(或)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
对粘胶过敏、皮肤病变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可选用纱布敷料,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
4. 皮肤消毒要求:
选用浓度>0.5% 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 个月应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 0.5% 的聚维酮碘溶液或 2% 的碘酊溶液和 75% 乙醇溶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消毒皮肤,并自然待干。
对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 0.5% 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自然干燥。
皮肤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
5. 固定方法要求:
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透明敷料固定,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贴合。
皮肤病变、过敏或禁忌使用医用胶粘剂的患者,可使用纱布敷料保护穿刺点。
参考文献:
1. 曾雅馨,徐敏,等.1 例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发生大面积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护理. 当代护士,2024,31(16).
2.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
【全程实战班】专属计划,精准提分测弱点+定制方案,直击短板效率翻倍!
分周攻克高频考点,省时省力稳提分!考纲考点全覆盖,难点速攻无遗漏!
名师直播讲解,互动答疑扫清障碍!立即领计划2025高级职称一次过!
想一次通关?
用考试宝典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