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5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山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2020-2024)》,对五年来知识产权审判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据悉,五年来,中山市两级法院优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机制,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7064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达101471.43万元。



优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制度

中山市中级法院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院长罗嘉浩主持新闻发布会,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桂兰发布和解读《中山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白皮书(2020-2024)》。《白皮书》指出,2020-2024年,中山法院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建设,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据介绍,五年来,中山市两级法院优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民事侵权判赔力度,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7064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达101471.43万元,审结16901件;严厉惩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413件,判处刑罚575人;加强对知识产权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受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2件。

从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的统计数据来看,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收案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降幅较为明显,从2021年的年收案8772件,逐渐降至2024年的年收案1377件。而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每年的收案数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基本保持稳定。

数据曲线一方面体现出国家不断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治力度,使得各类侵权行为得到有效抑制;另一方面也充分彰显了中山市法院积极推动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在促进矛盾纠纷前端治理、多元化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白皮书》还全面展现了中山法院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创新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团队建设、营造保护创新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组建专门团队适应关键领域案件审判

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谢劲东介绍,围绕这些关键领域的司法保护,中山法院积极探索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举措。为提升专业化审判水平,中山组建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吸纳了一批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和专业技术背景的法官。同时还建立了专家咨询制度,为审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意见。

为加强司法保护力度,中山法院充分发挥集中管辖优势,对涉及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由专业审判团队集中审理。积极运用诉讼保全措施,在案件受理初期,快速对侵权嫌疑物品、资金等进行查封、扣押、冻结,防止侵权行为扩大和侵权证据灭失。积极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对于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情节严重的案件,在赔偿数额上予以严惩。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李桂兰介绍,中山市法院积极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加强执法司法衔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

部分行业侵权行为高发秩序有待规范

《白皮书》指出,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侵害著作权纠纷和侵害商标权纠纷,这两类案件占受理民事案件总数的97%。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仍通过低成本的侵权行为获取不当利益,“傍名牌”“搭便车”等现象屡禁不止;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在培育自有品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亟待加强。



《白皮书》认为,商标与著作权侵权的高占比,本质是产业形态与知识产权制度演进不匹配,警示区域经济仍处于“仿造经济”阶段,需从“打击仿冒”转向“培育自主品牌”,重构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创新的正向循环。

《白皮书》梳理2020年-2024年知识产权案件被诉侵权地所涉镇街,小榄镇案件数量最高,超过2000件,接下来依次为古镇镇、坦洲镇、沙溪镇。按纠纷类别来看,涉小家电类纠纷中,东凤镇最多,达270件;涉服装类纠纷中,沙溪镇最多,达164件;涉灯饰类纠纷,古镇镇最多,达230件。



《白皮书》分析,长期以来,中山市以“一镇一品”的产业模式闻名,各镇区依托特色产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品牌效应,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和文化品牌。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不法商家受利益驱使,利用专业化特色产业形成的集聚优势,从事知识产权侵权活动,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频发。反映市场活力与监管滞后矛盾仍突出,需通过加强法律威慑、创新激励双轨推动等措施,推进产业集群摆脱低端路线依赖,最终形成创新获利大于侵权获利的市场理性。

为净化专业市场,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方面,中山法院与相关镇街或者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谢劲东介绍,中山法院已联合市第二法院配合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在灯饰产业重镇组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同时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及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沟通协作,统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证据认定标准、量刑规范等,提高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水平。2024年6月,中山法院又与多部门会签商业秘密保护协作机制,提升商业秘密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协作质效,打击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净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2024年中山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为创新主体、经营主体、社会公众等多维度主体提供司法指引,为地方政府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产业政策优化提供司法建议。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通讯员王念 朱静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