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重庆大学举行第三期“科学读书汇”沙龙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来自重庆市级机关、文博单位、大中小学的50余位嘉宾参与活动,科普达人、重庆大学教授勾茜主持,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重庆大学“科学读书汇”第三期活动现场。唐宇 摄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剑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围绕重庆市建设西部科普中心的战略部署,通过建设科普基地、组建科普团队、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出版《岩石揭秘》等科普书籍,构建多元化科普矩阵,全面提升科学传播能力,助力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履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教授以《岩土文物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题作专题报告。作为环境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领域权威专家,他详细解析了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的核心原理与研究进展,并列举该技术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土石坝、吹填造陆(岛)及岩土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成果。其团队开创性成果为全球文物保护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的科技力量。
活动特别设置院士对话环节,刘汉龙院士与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研究馆石质文物保护修复首席技能专家陈卉丽展开交流。双方聚焦岩土文物修复中的技术难点,探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路径,并就文物修复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交换经验。现场嘉宾围绕修复技术未来趋势、科研成果转化等议题积极提问。
时值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刘汉龙院士向现场师生推荐《科学家的图书馆》《岩石揭秘》两部科普著作,倡导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前沿、激发探索热情。活动全程贯穿“科学家精神”传承主线,彰显里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科学读书汇”由重庆大学科协与重庆大学出版社联合打造,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实体化建设重点项目,以常态化、小规模、精品化模式搭建科技普及平台,致力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科技、教育、人才协同发展,为强国战略注入高校力量。(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实习生 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