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掠过太湖南岸,一场跨越实验室围墙的知识盛宴,在湖州拉开帷幕。
4月21日至25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千名院士·千场科普”湖州行活动正式启动。
陈旭、沈树忠、丁林、徐义刚、张水昌等院士专家齐聚湖州,走进中小学校、企业,开展科普报告、交流座谈活动。
一堂院士课,点亮科学梦想
“为什么要探测研究月球?”在湖州中学的报告厅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这个问题,开启了一场关于“地月对话——从阿波罗到嫦娥探月”的科普报告。
活动现场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介绍了月球探测的重要意义,从人类探月和登月的工程必备,到阿波罗计划与科学家的三大发现,再到嫦娥登月与月球新观点,徐义刚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的每一个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青少年而言,这样近距离接触科学前沿知识的机会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科学启蒙。
“院士能够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用比较简单的语言阐述,让我们得到新的认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能近距离感受院士风采,更加深入地了解院士的工作流程,不仅强化对科学的认识,在学习方式上,也可以结合院士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补充。”湖州中学高一学生於国栋如是说。
报告结束后,学生们自发排起长队索要签名,将“科普课堂”,变成了别开生面的“追星”现场。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未来也希望能够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为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士来学校科普,对于湖州中学而言,已经屡见不鲜。
湖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湖州中学党委书记蔡轶佳介绍,学校一直积极邀请院士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做科普,大约每1至2个月,就有一位院士或专家到校,学生们对此反响热烈,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追星”现场。
“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源于它与我们‘为国植贤’的办学理念紧密契合,同时也是对国家发展需求和时代召唤的积极回应。”蔡轶佳解释道。
她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开设科创课程、推进科普工作,并不断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进校园,通过学术赋能和学术引领,培养学生的科技报国精神,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千名院士,引领科普新风尚
在22日科普讲座当天,记者留意到,原无互动环节,但徐义刚作完报告后,并未径直回座位,而是静候讲台一侧,邀请学生提问,这是他多年科普养成的习惯。
得知可提问后,学生纷纷举手:“为什么陨石坑里没有陨石?月海怎样形成?斜长岩和玄武岩形成原理有何不同?”
徐义刚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
如今,越来越多像徐义刚一样的院士、科学家,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展科普,分享知识。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发起于2002年,去年9月2日,“科学与中国”的共同主办单位正式启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以每年千名以上两院院士参与千场以上科普活动为目标,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在科普工作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院士领衔着一个强大的科技创新团队,往往代表着在某一领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水平。也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院士做科普,是否大材小用?
“我一直认为,科学普及和科学启蒙至关重要。尽早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与科学态度,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徐义刚说道。
活动现场
结合地球科学学科本身,徐义刚坦言,该领域有许多科学难题待解,需要有一代代优秀人才接力。开展科普活动,也是希望早期与孩子们接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投身地球科学事业,这对于国家的繁荣富强以及文明的演替都十分重要。
如何将专业的知识科普给大众?徐义刚结合自身多年的科普经验,分享了他对于科普工作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要做好科普,首先分享者自己要把知识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所要传播的科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将其传递给大众。其次,要尽量站在听众的角度来准备报告,了解听众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用他们能够接受和喜爱的方式进行讲解。
他还强调,科普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讲、多实践,走出实验室,与不同环境下的大众接触,才能积累经验,从而成为成熟的科学传播使者。
千场科普,走进浙江各地
“好久不见啊,老朋友。”在湖州中学的休息室,徐义刚见到了他的老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
在给“小朋友”做科普的同时,“千名院士·千场科普”也是院士专家“老朋友”的见面会。徐义刚透露,这一次来到湖州,也是应沈树忠的特别邀请。
“每个院士研究的方向不同,涉及的学科也各不相同,通过这次活动,让不同领域院士走出实验室,既传播科学知识,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更多的院士朋友来到这里。”沈树忠说道。
“浙江的科普氛围十分浓厚,可以直接感受到这里对科普工作的重视,而且学生也很热情。有时候一场科普报告,可能会对学生在思想上产生震撼,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每一场,我们都不敢懈怠。”
如何利用好院士专家资源,助推科普工作发展?这是近年来,浙江持续探索的方向。
以湖州为例,近年来,湖州探索建立科学家进校园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高端科普资源优势,以科普助力教育“双减”,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感受科学家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截至目前,共有胡事民等28位院士、舒歌群等89名专家与全市121所中小学校达成合作,开展科普活动198场。
湖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动院士、科学家及各领域专家走进学校,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科普,点燃更多孩子心中的科学梦,实现科学教育与青少年的双向奔赴。
随着“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的推进,院士专家们还将走进湖州各地中小学校,为更多的青少年带来科普盛宴。
合影
当院士们的手写签名,在课本扉页上渐渐风干,那些被点燃的科学火种,正在江南少年的心田悄然生长。
来源:潮新闻、湖州市科协
责编:叶 扬
美编:郑娜莉
一审:何百岳
二审:方佳佳
三审:王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