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的发布会超过百场、发布的新车超过百款,可以说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最为盛大的一场展会。但是在百款发布新车的背后,2025上海车展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和启发,是否有2023年那次的冲击性?
看完全场几乎所有新车之后,我有很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大量的新车都在同质化、大量的产品都卷向了同一个市场,但是各款车型所呈现出差异化却显得十分贫乏。
比如旋转座椅这一配置,几乎家家都在上,区别仅在于叠加功能、数量或者位置;再比如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降温的背后,除了传播的收紧,也同样在于端到端已经走到了上限;还比如动力形式的收敛,已经让增程占领了高端市场、纯电占领了10万元以上市场,只有插混还在纠结……
至于外形内饰的设计,已经没有意外,连雷克萨斯和马自达都上了双联屏,中国汽车市场几乎已经丧失了多样性。
所以,2025年上海车展到底有哪些车型值得一看呢?我个人给出7款车的速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01
全新一代雷克萨斯ES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首发车型,成色十足。不过发布之后不说赞誉参半,至少是让日系粉丝都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首先是国内这次发布的ES 350e、500e都是纯电版本,一款是单电机,一款是双电机,而海外市场还有燃油混动的版本,并没有放到国内市场。如无意外,这款纯电雷克萨斯ES也会是之后雷克萨斯国产的首款车型,也就是为了中国市场做了大量思考。
不过全新雷克萨斯ES争议最大的是整个造型姿态,类似于丰田皇冠Sedan的高姿态,拥有一个很宽厚的尾门,看上去就不那么像原生纯电平台,而和宝马i5有点类似。
除开外观,这次雷克萨斯给全新ES甚至做了两套内饰—— 一套单屏幕、一套双屏幕,也很奇怪,或许也是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需求,直接来个“理想双联屏”。但另一方面,雷克萨斯依然在强调自家的“匠心”,只是在这款车型上已经越来越稀疏了,稀疏到只剩下车门上那片竹饰板……
02
最努力的大众概念车三兄弟:ID.EVO、ID.AURA、ID.ERA
大众品牌这一次在上海车展可以说是全力出击,除了没有正经的新车之外,一切都在向中国市场示好。
这次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一口气亮相了ID.EVO、ID.AURA、ID.ERA三款概念车,分别给到大众安徽、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甚至上汽大众那款车——还是一款中国用户最喜欢的增程。想当年,大众中国高管指着理想ONE说增程是落后技术的时候,估计没有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向市场臣服。
对于这三款车,大众很直白地说,都是和小鹏汽车的合作产品,甚至ID.EVO的内饰是直接从小鹏G9上拿过来,而一汽大众ID.AURA也大概率是小鹏P7+的一个改型。这种局面就很有意思了——到了明年,中国消费者是选择原版小鹏,还是选择大众的换壳产品呢,这就到了考验大众溢价的时候了。
03
最美量产车:马自达EZ-60
罗松松说,马自达不卖丑车。这句话98%的时候是对的,剩下的2%,一款是改马自达EZ-6的时候,一个就是马自达CX-30 EV这款直接穿了“松糕鞋”的车。
这次,我真的非常佩服马自达的设计师们,教会了所有外资车企应该怎样换壳。
“大家看好了,我只教一次。”
马自达EZ-60的内外饰设计得到了很多业内朋友的好评,外观强行加风阻套件改颜值,内饰把深蓝S07原本平平无奇的内饰改得更精致、科技、简洁,而且还是在沿用了很多原车配件的基础上做到的。
所以说,日本是一个相当懂得借鉴的民族——你给它一辆深蓝S07,它还给你一辆马自达EZ-60,这种中外合作还真是值得推广。
04
最美概念车:荣威明珠
2025年上海车展全场拉爆的概念车,是荣威明珠概念车。约瑟夫·卡班大概是史蒂芬·西拉夫最羡慕的前同事——几乎又为一个品牌的焕新从零开始做起,为一个品牌绘制了一个最高点的概念雏形,而不是一来就去修改已有的设计,没办法为一个品牌做一个引领设计。
约瑟夫·卡班为荣威设计的这款明珠概念车一亮相,我的第一反应是:那个打造过荣威950的中国自主高端品牌又回来了。荣威明珠概念车虽然只是概念,但是却很好地设定了荣威整个品牌的调性,高端庄重、优雅精致、轻盈奢华——这三个词语不是荣威官方的描述,而是我看到概念车后的条件反射,这足以证明这款概念车所能呈现的意义。
尽管也是直瀑式的格栅,但是三段式的矩阵灯组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效果;经典的雪茄车身,修长的L113,展示出什么叫真正的超豪华比例;两段式腰线同时又汇聚在B柱的设计,令人拍案叫绝;同样游艇式下沉的车窗线简直既让人意外又觉得非常合理。
同样是金色的饰条勾勒,荣威明珠概念车用金色饰条包裹车穿框线、再延伸到引擎盖上的做法简直巧妙。更不用说对内饰座舱轻盈而科技的处理手法,配合昏黄的氛围灯,带来的是一种欧洲古典的庄重审美。
或许明珠概念车的寓意中没有那么多中国元素,但是却有全球对超豪华产品最具共性的审美原则。
不管最终这款概念车有多少细节能够落到量产车上,但是至少它呈现出的美,足以让荣威走出目前低迷而紊乱的局面,也再次让荣威和MG这两个品牌有了天然的区隔。
05
最佳技术量产车型:奔驰CLA L
我非常认真地看了奔驰纯电CLA L,我认为这款纯电轿跑车给豪华品牌如何突破纯电市场做了一个新的样本,至于成不成功,可以等到上市之后再复盘。
在当下的局面之下依然敢于突破,这毫无疑问对于一个老牌豪华品牌来说需要极大勇气。从这一点上就值得为奔驰点赞。
奔驰CLA长轴距版首先做对的一件事情是:一看这车就是奔驰、具有大量奔驰油车的特点,而没有做更大的设计区分。
取消EQ系列肯定是正确的,大家买的是奔驰、是百年奔驰,而不是百年奔驰做的全新EQ——因为事实证明,后者并不比新势力拥有更强的品牌溢价能力。所以奔驰CLA把能体现奔驰品牌溢价的细节直接拉满,满车星辉。
第二,则是用技术去实现之前行业所未能实现的极致目标。比如用85度电跑866公里CLTC工况,120km/h时速下也可以跑超过500公里以上,这就是目前电动车最大的短板。
不管奔驰CLA实现的方法是什么——低风阻设计也好、2挡变速器也好、电机效率也好——只要做到了,奔驰CLA长轴距版面对竞品们时候,就拥有足够卖点。
技术就是最好的营销,更多人是在根本没能力占领技术高地的时候,才会选择大打嘴仗。在一个同质化的时代,技术+三叉星徽,就是最大的豪华。
而能不能爆单,即便是奔驰也需要一个够好的价格,让它更多跑在路上、它值得让看得懂它的人拥有和去证明这一切。
06
“纯电凯美瑞”:广汽丰田铂智7
这款车有意思,原本传闻是广汽集团帮丰田做的纯电版凯美瑞,现在看来又直接用了铂智7的名称。
其次是这款车应该用的是昊铂GT的平台,但好像又是个前驱车。第三是这款车带了激光雷达,如无意外还是momenta的方案,但另一个意外是它用了鸿蒙座舱,也算是神奇配方了。
广丰铂智7这款车大概已经非常接近量产,最多就是最后的智驾标定工程和底盘细化,但外观设计和座舱已经差不多了。
而这款车最大的悬念在于,在2025年推出这样一款具备丰田“爷叔”设计特征,但是又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座舱和智驾,对于90后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到底会为了“纯电凯美瑞”的定位而买单吗?
我个人持保留态度。
07
最特立独行小车:奇瑞全新QQ
没有想到奇瑞全新QQ竟然只被放到了一个角落里面,或许是之前申报奇瑞QQ多米引来的山寨争议有点大,使得全新QQ展车比较低调。
这次奇瑞发布的全新QQ,只是沿用了QQ名号,尺寸和产品定义已经完全不同了。比如2750mm的轴距、超过4.2米的车长,都和比亚迪海豚、埃安UT差不多了,所以价格也不会是曾经的平民价,更可能在8-10万元左右。
全新QQ设计上还挺有意思,采用的是前后扁平化设计,一圈黑色饰板呼应的是Q的圆圈,而灯组也是方Q的造型,另外侧裙也有Q样式的设计。整个车就是故意营造得很讨好年轻人那种特立独行。
内饰看上去也并不廉价,应该是以再生塑料作为主要材质,也有一些饰板、织物这些。同时悬浮中控大屏和悬浮岛台看上去也更像大空间的车。
最有意思的是,这车竟然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配置,还是个后驱车,甚至还有辅助驾驶系统,只是电机才40kW,完全就对标了ID.3。
作为奇瑞产品体系里面最特立独行的产品,全新QQ的推出,看得出来奇瑞内部的“活性”——完全是敞开了干的姿态。
奇瑞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