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顾建兵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南通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报告及典型案例。2024年,南通法院依法履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积极回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548件,审结2863件。

南通作为家纺产业的重要基地,坐拥南通家纺城和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两大龙头市场。随着家纺产业的蓬勃发展,涉家纺知识产权案件呈高位运行态势。报告显示,2024年,涉家纺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在全市知识产权案件总量中占比约55%。在涉家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线上侵权案件占比超九成,刷单现象严重,“一件代发”网络销售模式盛行。涉罗莱、富安娜、水星等知名家纺品牌商标侵权案件,被告虽分散在全国各地,但货源地集中在南通,侵权链条尚未被有效切断,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挑战。

报告显示,涉商标类犯罪较为突出,2024年,涉商标刑事案件占南通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总数的93%。被假冒的注册商标普遍具有较高知名度,侵权案件在电动工具、家纺服饰优势产业高发,并呈现出反复滋生的特性。

面对复杂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南通法院始终坚持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原则,依法维护公平竞争。对于违反商业道德、诚信原则、重复侵权等行为,加大损害赔偿力度。2024年,判赔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案件共5件,最高判赔金额达3000万元。在依法审结的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中,首次尝试精细化计算惩罚性赔偿数额,有力惩处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为护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南通法院积极延伸司法保护职能,提升特色产业服务保障水平。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打造了南通家纺城、启东天汾电动工具城、海安家具快维中心等6个巡回审判点,构建起多点位、全覆盖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综合服务站点,就地办案、就近普法,将司法参与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各行业、各区县。

此外,南通法院主动延伸服务触角,走访调研家纺、大米、健身器材、造纸行业规模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了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针对性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在孙某某销售假冒品牌服饰案中,就入驻商户的资质问题,向辖区内知名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完善经营模式;针对电动工具案件中暴露的行业监管问题,向启东市司法局、启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送司法建议;针对公众号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高发态势,向南通各市县教育局发出依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司法建议,均得到积极反馈。

“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国家战略,立足南通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南通中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吴亚峰表示,该院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努力为南通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制造强市之路,加快打造中国现代工业名城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