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楼住户被震楼三年苦不堪言。
首次发声却遭全网质疑,无奈搬家走人。
深扒其原因背后,7楼住户可真是个狠人……
深夜敲门引发战争
在如今城市生活中,邻里关系本应该是温暖而和谐的。
可广州黄埔某小区的一场邻里纠纷,让人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
这事儿得从2021年10月说起,那天晚上快10点,7楼的男业主突然去敲了8楼连先生的家门。
连先生刚开门就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们家能不能消停点?影响到我休息了。”
还要求连先生一家在晚上9点半之后不要发出噪音。
连先生听完后一头雾水,“我们就是正常走路洗漱,孩子都睡了,哪儿来的噪音?”他耐心的向7楼住户解释。
当时七楼住户也没说什么就走开了,连先生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天,七楼住户在小区群里公开控诉连先生家制造噪音,还放出狠话要报警。
连先生自然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干,还被人诬陷。
他在群里说自己已经很中注意了,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了。
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发生,连先生也是想尽办法。
他特意买了布条,把家里的桌椅腿都包上,就怕拖动声音,影响楼下。
平时走路也小心翼翼,生怕7楼再挑出毛病。
然而2022年1月开始,情况变得越来越重。
每天晚上,连先生一家都会听见地板下面传来诡异的“咚咚”声,不是偶尔响一下,是那种很有规律的“咚、咚、咚”,跟敲木鱼似的,从早敲到晚。
众所周知,震楼器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那声音就像有人拿锤子砸你脑壳,半夜都能被震醒,这让他们一家根本没法儿好好休息。
网友们这时候开始站队了:“凡是楼下用震楼器的,多半都是楼上的问题。”
更绝的是,7楼的邻居晚上还把电视声音开得巨大,连先生在卧室都能听得清台词。
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回家还得“享受”立体环绕音响,这谁能受得了?
本以为双方只是噪音问题,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7楼住户发现天花板渗水,认为连先生防水没做好,要求连先生解决。
一来二去矛盾越来越深,把之前使用震楼器的事儿都搬出来说了。
连先生的妻子此前因为一次怀孕流产,本来心情不佳,如今被这震楼器的声音折磨得更加烦躁不安。
连先生实在忍无可忍,在业主群里警告7楼要报警,可对方确实毫不在意。
困难取证
在这三年里,连先生为解决问题,跑遍了无数次,他找过街道、社区、派出所。
这些部门也组织了多次调解,可7楼业主始终没露面。
连民警都无奈了,人家不开门,警察也不能硬闯啊。
连先生还特意咨询了律师,结果更扎心。
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7楼用了震楼器,打官司胜诉微乎其微。
其实说白了就是,震楼器就藏在屋里,你没证据告不赢。明知道是谁在高贵,可就是拿他没办法。
要想拿到证据,除非能进入7楼住户里检查,可人家根本不配合,这让连先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最惨的是,遭殃的不止8楼,9楼的支先生也被这个震楼器折磨了三年。
他多次投诉、跑了很多个部门,可因为拿不到证据,问题始终没法儿解决。
这种震楼器在网上随便就能买到,两三百块钱,往天花板一装,楼上就能体验“地震”的感觉。
更可怕的是,这种东西无差别攻击,9楼支先生的遭遇证明,这种报复伤及无辜。
虽然明令禁止,可人家关起门来用,警察来了也查不到。
当另一方选择封闭,另一方纵有万般的委屈,也只剩“搬走”这一条路。
今年4月,连先生一家终于撑不住了,直接打包搬家。
“这房子我们不要了,实在耗不起。”连先生临走前还说:“希望七楼的能出来谈谈,别打扰其他邻居。”
两户受害者,三年维权,最终卡在同一个死结:证据在他人房间,而证据够不着。
问题是,7楼这位“神秘人”从头到尾都没露过面,这场林理解分依然没有解决。
邻里关系正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一堵墙、一层楼板,成了割裂共情的屏障。
这件事情在网上曝光后,引发激烈的讨论。
有人觉得7楼太过分了,就算8楼真的有噪音,也不该用震楼器报复,不仅影响了8楼,还连累其他无辜的邻居。
也有人说8楼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噪音问题,避免矛盾发生。
不管怎么说,邻里之间本就互相理解、相互包容,遇到问题好好沟通,而不是采取这种极端方式。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双方都陷入痛苦之中。
希望7楼的住户能早日站出来,和8楼的连先生坐下来好好谈谈,把话说开,解决矛盾。
也希望其他邻里之间能以此为戒,遇到问题时,多一些沟通,少一些争吵。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美好,别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广州日报:2025-04-23《》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