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申明:本文根据真实报道改编,为阅读流畅,部分情节虚构处理,望理性阅读。

午夜,月光轻轻洒进屋子, 如流水般在老屋木地板上轻缓铺开, 静谧而温柔……

正在熟睡的刘玉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胸口一阵凉意袭来。

她本以为是自己没有盖好被子,山风钻了进来。却在翻身的刹那,她感到脚下一阵柔软的滑动,仿佛有什么冰冷的东西正缠绕着她的脚踝。

她猛然掀开被子,眼前的一幕令她头皮发麻。

只见一条黑绿相间的大蛇正安然地蜷缩在她的被窝里,吐着信子。

那一刻,胆大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尖叫,而是怔住了。

这条蛇,怎么会爬进她被窝?

这一夜,成了她往后十七年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刘玉平,黑龙江山区一位普普通通的养蜂女。

2006年春,山林还未完全解冻,残雪挂在树根下,山风带着阵阵寒意,让人冷得不住打哆嗦。

那天,刘玉平照例起早去看蜂箱,箱盖有几处破裂,心灵手巧的她立马开始忙活起来。修好后,又顺手劈了些干柴堆在屋后。

整整一天,她都在忙活,直到夕阳落下山头,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屋。

夜深人静时,她进入熟睡中,却在凌晨被一股奇异的凉意惊醒。

她迷迷糊糊地,以为是山风吹进来,于是随手拉了拉被角。可下一秒,脚边却传来一种滑腻的触感。

她心头一紧,猛地掀开被子,一道黑绿相间的影子蜷缩在她的脚边,月光下鳞片泛着微光,让人不寒而栗!

这一条松花蛇,几乎有她小腿那么粗,正一动不动地看着她,信子时不时吐出,又缓缓收回。



山里人遇到蛇是常有的事,他们胆子都很大,但这等景象,也足够让人心惊。

胆大的她没有尖叫,只是瞪大眼睛,盯看它许久。

良久,她才慢慢起身,握着床边的扫帚,没有挥打,只是试探性地在地上敲了敲,试图弄出动静将它赶走。

蛇很快就明白她的意图,起身缓缓爬向门口。

她打开门,看着它消失在了夜色中。

菜花蛇毒性不小,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还得小心点才行。

于是,等蛇离开后,她特意查看了屋子一番。

奇怪的是,她并未发现房屋有什么破损的地方。

那天她实在太困了,也没有多想,很快就睡着了。

白天事情多,第二天天刚刚亮就起来忙活,昨晚的事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此后几天,这条蛇再次回来。

刘玉平照例把它赶走,不过她动作很温柔,像是在提醒它,这不是你待的地方,赶紧回你自己的家吧。

过了一段时间后,想不到那条蛇再次回来 。

不过,这一次,这条松花蛇身边多了一条小蛇,两条蛇似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静静的盘在了刘玉平的土炕边。

这次,刘玉平没有将它们赶走。

因为她几次尝试,两条蛇都无动于衷。

此后,这一对蛇母子就安静地在屋后住下了。

每天清晨,她推开门去蜂场时,会看到它们缩在石缝中或爬在柴垛上晒太阳;傍晚回来,它们还在那儿,丝毫没有要迁移的意思。

那年四月末,天气转暖。



某天傍晚,她正准备烧饭,无意中望了一眼后院,发现又多了几条蛇。

它们都是清一色的松花蛇,只是体型略小。

它们分散在不同角落,有的藏在地缝,有的挂在矮墙上。

若是常人肯定怕了,但刘玉平不仅不害怕,反而感觉到一种亲切感。

说心里话,她还要感谢这些蛇。因为自从蛇在此安家后,偷吃蜂蜜的老鼠消失得无影无踪。

让人称奇的是,这些蛇还特别"听话",为了不打扰到刘玉平得睡眠,它们再没有蛇钻入刘玉平的房间。

它们在屋后自成一界,日出而出,日落而伏,始终与她保持着一种奇妙的“安全距离”。

只是奇怪的是,这蛇群,在七月的一场暴雨后,突然全部消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