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发明者,奔驰对发明的热爱永不停息。

百年前,奔驰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如今,奔驰通过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定力,持续加码本土化研发、产品定制化创新以及全价值链绿色转型,以最强产品与科技攻势,定义未来豪华出行新标杆。

2025上海车展,百年奔驰蓄势发力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科技重构”的说辞已经不在新鲜,“堆砌配置”的做法也让消费者感到乏味,此时百年奔驰发力了。


2025上海车展,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参数图片)和G级越野车全品牌28款星徽座驾强势登陆。2025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科技日上,MMA平台首款国产车型——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全球首发。


作为揭幕奔驰在华智能豪华电动新篇章的开山之作,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有何过人之处?4月22日媒体专访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揭晓了三大亮点。


薛夫铭介绍说:“首先,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将源自VISION EQXX能效概念车诸多能效科技带入了量产,拥有标杆级别的能效表现,CLTC工况续航高达866公里,电耗仅10.9千瓦时/100公里;其次,它是首款搭载梅赛德斯-奔驰自研、采用软硬件解耦设计的MB.OS全新架构的车型,也是首款由软件定义的奔驰车型;此外,这款车满足梅赛德斯-奔驰至高安全标准。我们对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进行了180次的实车碰撞以及15,000次的仿真模拟测试。针对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它搭载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基于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ASIL-D开发的;在电池安全方面,全新纯电长轴距CLA通过了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的测评,获得五星安全认证。”


显然,从能效、智能,到深植于奔驰品牌DNA的安全方面,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无疑是一辆纯粹的奔驰。

本届车展上,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迎来全球首秀,正式揭开了梅赛德斯-奔驰VAN.EA纯电架构平台(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的未来篇章。作为全新VAN.EA纯电架构平台的前瞻之作,Vision V概念车以“私享贵宾厅”为理念,融合豪华空间、专属尊享与沉浸式数字体验,力求为出行带来无与伦比的豪华体验。据了解,2026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全新开发的模块化、灵活、可扩展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开创豪华MPV的全新时代。


总体看,本次上海车展4.1号馆的奔驰展台,梅赛德斯-奔驰以“未来城市的多维之境”为构思,基于城市与交通出行同衍生息,和人、车、空间共生的双重设计逻辑,创建了虚实交融的五大主题沉浸空间,从梅赛德斯-迈巴赫的尊崇礼遇到G级越野车的硬核拓界,从梅赛德斯-AMG的非凡驾驭到Vision V概念车映照出的电动豪华未来,以主题探索一步一景的沉浸体验,将不同品牌及产品的特性与城市生态深度融合。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不同维度的城市缩影之间,展示出奔驰对于汽车交通和城市空间共生共荣的豪华畅想。

氛围与科技结合,奔驰诠释豪华定义

当前,尽管部分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实现“领跑”,但品牌价值底蕴与技术实力才是豪华车企角逐成败的关键所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的奔驰对所谓的“技术定义豪华”如何理解?

“我们非常理解并同意,技术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奔驰中国的客户群体比世界其他区域年轻了近20岁,而且中国客户对于科技的接受度非常高。”薛夫铭分析说,“但奔驰始终都将充满风格、极具吸引力的设计与感性氛围和高科技相结合,这一直以来都是奔驰基石之一。”


奔驰中国研发团队秉持“奔驰标准”,以“中国速度”加快智能化产品在中国的落地。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车辆工程及整车功能副总裁欧立甫(Oliver Löcher)在过去6年担任中国研发团队负责人期间,带领上海和北京研发中心年轻有为的工程师们,为客户打造了全新的数字豪华体验。

欧立甫介绍说:“以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为例,我们采用了沉浸式导航。它以Unity游戏引擎进行渲染,将真实世界的画面直观呈现在仪表屏上,让驾驶者可以看到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和行人的动态信息,用户能了解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并与系统建立更多信任。通过沉浸式导航搭配奔驰虚拟助手,我们开创全新的人车交互方式。为此,我们甚至对六、七百种备选声音进行了筛选,并征求了客户的意见和喜好,最后由专业配音导演选定最符合奔驰标准的全新男女品牌声音,以期带来更具情感的车内语音对话体验。针对客户与车辆交互时透露的隐私数据,奔驰提供了金融级别的高标准隐私保护,确保用户信息的合法和安全处理,这同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豪华体验。”

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本土生产与研发迎来第20个整年。中国研发也已发展为奔驰德国以外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研发网络。未来,奔驰将继续扩大在华投入。


“我们与很多中国本土的头部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和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也正积极发挥中国本土的人才优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速创新技术落地。”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庄睦德(Drummond Jacoy)表示。

坚守初心,奔驰严格标准不打折扣

近些年汽车智能化大潮来袭,部分车企和中国本土科技公司合作后可实现一年内新技术上车。与之相比,钟情于奔驰品牌的用户可能需要更有耐心一些,原因何在?


借助专访的机会,薛夫铭道出答案:“安全一直是奔驰的品牌基因。正是对安全和可靠性的坚守,让奔驰成为汽车安全的引领者。客户始终是我们的核心,所以在车辆的安全和品质方面,奔驰永远不会妥协。为此,我们会对每一辆车都进行全面、严苛的测试,确保它们都能达到奔驰的安全标准。例如,从北极圈到赤道,每辆车都要至少经历2个夏天和1个冬天的全球耐久性测试,全方位验证车辆在极端气候下的性能表现。不仅如此,我们的耐腐蚀测试同样严苛,每一辆车经受的测试时长都以千小时为计算单位。”

未来,奔驰如何在加速智能科技量产落地和保持严苛造车标准之间寻求平衡?薛夫铭表示:“为了平衡安全表现与技术量产速度,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目前,通过AI和数字化工具,我们可在试验室环境中针对各种真实驾驶场景,进行仿真模拟测试,以便充分测试和了解车辆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借助这样的创新技术,我们将研发时间缩短了约30%。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于安全方面的时间投入和严苛标准,奔驰永远不会妥协。”


一百多年前,当世界还在用马车丈量旅途,奔驰用引擎重新定义了出行工具;当人们信奉汽车安全就是要硬碰硬,奔驰发明了溃缩式安全车身,给整个汽车行业设定了安全标准;当数字化电动单元对于行业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时候,奔驰率先搭载了ABS系统,开启了汽车智能化的新纪元。换言之,奔驰用科技定义了不同的时代。

展望未来,相信奔驰通过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洞察与战略定力,持续加码本土化研发、产品定制化创新以及全价值链绿色转型,不仅将巩固其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将以“中国创新”反哺全球技术革新,成为跨国车企深耕中国市场的标杆案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