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对伴侣的好奇心,是陷入自恋式移情的开始。
在伴侣关系中,矛盾和冲突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矛盾背后的心理机制,就会发现一个重要的根源:缺乏对伴侣的好奇心。当我们无法真正去理解伴侣的内心世界,而是将伴侣简单地等同于自己的想象、期待或恐惧时,我们就容易陷入一种被称为“自恋式移情”的心理陷阱。
这种移情方式不仅会让伴侣关系变得表面化和脆弱,还会阻碍我们与伴侣建立真正的连接。妻子固守“他必须用行动证明爱我”的剧本,丈夫则困在“她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绝望中。这种僵局,正是“自恋式移情”在亲密关系中的典型投射——我们爱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需求的影子。
什么是自恋式移情?
自恋式移情是一种心理现象,常见于伴侣关系中。它指的是个体在关系中将自己的想象、期望或恐惧投射到伴侣身上,而忽视了伴侣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真实存在。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倾向于将伴侣视为自己内心的投射,而不是一个真实的、有独立思想和感受的人。
在自恋式移情中,伴侣的形象被个体的主观认知所主导,个体无法真正看到伴侣本来的样子。这种投射可能会让我们对伴侣产生过度的理想化或批判,进而引发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当伴侣沦为“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便从“我与你的对话”退行为“我与我的战争”。矛盾爆发的瞬间,往往是自恋幻象被戳破的时刻。
缺乏好奇心:自恋式移情的起点
缺乏对伴侣的好奇心,是陷入自恋式移情的重要标志。当我们不再对伴侣的内心世界、需求和感受保持探索和关注时,我们就容易陷入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即将伴侣视为“工具”。我们希望伴侣满足自己的需求,却忽视了伴侣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