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共增设29种新专业,其中第一个就是人工智能教育(布点于北京师范大学),可见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将成为未来教师团队的重点培养要求。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第六届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更是向全国的教师、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一批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提供强大助力的生动案例。活动现场,凭借将新型AI学习工具——有道词典笔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北京十八中学时光学校、北京丽泽小学两位老师的讲课案例脱颖而出,获得了听讲嘉宾的纷纷认可。

30多省市900教育骨干听取案例分享

此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发起,旨在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学术研讨、案例分享、课堂观摩等形式,探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学者分别作专题主旨报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马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化处副处长周航与全国30多个省市的教育骨干共900余人线下参会。据统计,线上参会的全国教师、教育工作者高达150万人次。


“英语教学信息化”是论坛活动的焦点之一。新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进步,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优秀课例分享环节,来自北京十八中学时光学校的英语教师代表周树婷,向各界人士展示了自己借助有道词典笔,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和自主学习提效的实践经验。她指出,此前教学工作的痛点在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我校五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无法给与每一名学生及时的反馈与指导。”

然而,在引入有道词典笔以后,该校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拓展,每一个学生都获取了更多的进步可能,“利用有道词典笔的单词辨识、AI纠音、拓展阅读,我们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AI作文批改等功能,学生们能够快速批改自己的随堂作文,获取针对性的写作辅导,大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丽泽小学英语老师王帆同样表示,有道词典笔丰富了语言学习的材料与情境,更是无微不至的“超级助教”,使得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中心,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获得真正有价值的陪伴和辅导,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有道词典笔已入驻全国2000所学校

毫无疑问,通过提升学习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人工智能将为课堂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推动教师职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向奔赴”。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中小学校也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此前,北京已经有多所中小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有道词典笔,通过AI科技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效推进英语课堂的数字化转型,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截止2025年4月,有道词典笔已经入驻全国各地2000余所中小学及高校,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等超过160所顶尖学府,也覆盖了衡水中学、长沙一中、南京外国语学校、首师大附中等超半数的全国百强中学。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科技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将应用于教育实践,为教师提供更精准的教学策略、更强大的教学支持,为学生创造更智能的学习环境、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