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省疾控局邀请省疾控中心主管医师李思雯围绕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我们国家从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从最早的“四苗防六病”发展到现在十四苗预防十五种传染病的格局。随着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的实施,疫苗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免于传染病带来的死亡或身体残疾。预防接种成效显著,全球于1980年消灭天花,我国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发病水平,如我国1—4岁儿童中的乙肝流行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预防接种在控制传染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我国最具经济效益价值的公共卫生措施。
陕西省通过系统化政策设计与基层实践,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免疫规划体系。冷链管理方面,2018年建成全省冷链温度监测平台,实现疫苗储运全程2℃—8℃温控,覆盖市、县、乡三级冷链,并配备应急发电机,解决“最后一公里”断链风险。信息化建设方面,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打通疫苗电子监管码追溯、接种记录全省联网的“数据动脉”,支持异地接种无缝衔接。在接种环节,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 制度,每三年资质复审预防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00%持证上岗,通过服务时间要求和周末接种措施,为群众预防接种提供便利。
一、疫苗为什么有免费的有自费的?
大家所说的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也就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划分依据主要考虑所预防疾病的特征、疫苗生产产能和国家的经济负担等,是一种政策上的划分。在安全性要求上,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没有区别,所有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前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确认安全、有效,才能批准上市,上市使用前还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可以使受种者获得更全面的免疫保护,预防更多疫苗针对疾病。比如疾病发病率较高的水痘、流感疫苗等,在疾病防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群众,建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接种合适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二、老年人群需要接种疫苗吗,主要有哪些种类?
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老年人群因为免疫功能下降,对感染疾病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因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保障老年人的健康要做到预防先行,其中接种疫苗是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疫苗的不断研发上市,疫苗的接种对象逐渐覆盖到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老年人。
目前老年人群接种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等。在此也呼吁老年人及家属能够积极了解疫苗和疫苗所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更多老年人通过疫苗接种降低患病风险和疾病危害。
三、是否接种了疫苗就不会患病了?
疫苗的预防效果可分为几个层次,如预防感染、预防发病、预防重症和死亡。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但是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证实,即使发病也会极大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病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种:包括由于个体应答能力的差异等特殊原因,少数人接种后未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效果,或受种者接种疫苗的时候正好处在该疫苗预防疾病的潜伏期,疫苗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已偶合发病,以及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逐渐衰减,当低于保护水平的时候也会感染发病。
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接种疫苗的获益远远大于感染疾病造成的风险。疫苗接种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每一个人的疫苗接种,都在为整个社会建立更强的免疫屏障。
四、如何获取权威疫苗接种信息?
通过疾控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及认证公众号等(如“健康陕西”、“陕西省疾控局”、“陕西疾控”)查询,从官方渠道获取疫苗接种信息。
邀请专家
李思雯
省疾控中心主管医师
来源:陕西省疾控局
网编: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