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今年来,南乐县公安局坚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牢固树立“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工作理念,以基础管控中心为主导,采取“三到位”措施,扎实推进社区警务工作走深走实,有力推动派出所警务理念实现新转变、警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开言路,群众意见倾听到位

一是做细入户走访。坚持将听民声、访民情、察民意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结合“万警进万家”活动,组织全体社区民辅警通过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形式主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广泛听取辖区群众的建议,了解群众困难,听取群众对当前公安工作的客观评价及建议,认真梳理当前存在的风险隐患,努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二是完善工作台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以建立“工作日志、民情台账”等分解各类问题的方式,及时处理各类投诉、求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做到真实记录民情民意,真心为民排忧解难。做好民意回访,将解决问题要求贯穿始终,分级分类进行台账管理,夯实托底保障。同时,根据入户走访了解的情况,确定辖区重点帮扶对象,推出救助服务、法律咨询等便民措施,以具体行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畅通表达渠道。致力打造“线下+线上”为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平台,线下联合街道办、居委会同步开展群众征求意见座谈会、警民恳谈会,充分发动退休干部、老党员、老专家等力量,收集各类合理诉求、风险隐患。线上拓宽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多维联动,矛盾纠纷调解到位

一是做好“现场调解”。积极转变工作方法,组织社区民辅警通过“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辖区内的居民小区、商超等人口密集区域,全面排查邻里、婚姻、债务、家庭等矛盾纠纷,全力查找产生矛盾的原因,对于一般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当场发现、当场解决。二是做实“联动调解”。成立以社区民警为主,网格员、志愿者、人民调解员为成员的联调小组,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优势。将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推送告知给相关单位部门,定期报送平安办,会同综治、法院、妇联等部门,形成多方联动调解模式,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是做优“专业调解”。始终坚持“排查问题到位、化解矛盾到位、跟踪回访到位”的工作方法,针对重大疑难纠纷,通过庭所对接、律师进所等方式,做到“因人施策、一事一策”,着力提升纠纷化解率。同时,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普法宣传同步开展,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的能力。


凝心聚力,宣防结合管控到位

一是警力下沉强服务。推动“警务+服务”前移,组织警力持续加强夜市地边摊、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小区等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巡逻力度,全面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深入辖区开展租赁房屋、流动人口排查、隐患排查等各项基础工作,对各行业场所设施维护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二是警网融合实基础。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社区民警下沉社区入驻警务室,持续推动社区警务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联动,聚焦辖区治理痛点、难点,及时梳理和沟通需要互相协作的内容,共同开展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调解、宣传走访服务等工作,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提升辖区综治环境,真正做到警力全覆盖、无死角。三是警民协作强防范。全面推进资源整合、警民融合,社区民警带领治保队伍不定期在各小区、超市、行业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禁毒、交通等安全方向宣传,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全面提高辖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依托社区微信群,在群内同步推送反诈课堂、典型案例等内容,全方位宣传安全防范内容,筑牢安全防线。


下一步,南乐县公安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立足社区警务工作效能提升,积极探索社区警务管理新模式,聚力凝心,笃行不怠,做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守护人,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

审核:张松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