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树市全力推进“复兴小乡文化”的新时代发展建设进程中,“齐大娘”所具有的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精神无疑成为了现代法治文化深入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与基层社会融合沟通的“新心相依”的纽带桥梁。
为积极响应市委宣传部《关于复兴小乡文化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榆树市司法局、榆树市人民法院联合组织成立了“齐大娘”法律志愿服务队。4月24日,这支满载着法治关怀的队伍走进了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法下基层”宣传活动。志愿服务队团长、市司法局副局长陈德玉参加活动。
参观展览馆,重温法治“基因”
活动伊始,法律服务队首站走进皮信村小乡展览馆,这里承载着小乡的历史记忆,也蕴含着丰富的“法治基因”。展览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充满岁月痕迹的实物,生动展现了小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四组展陈单元如历史长卷徐徐展开:从齐殿云带领村民用镐刨肩挑改造盐碱地的“五分地精神”,到新时代发扬“齐大娘”精神司法服务团队“把心理疏导室搬到田间地头”的创新实践,法治建设的脉络清晰可见,使参观人员共同见证了乡土法治的觉醒历程以及“齐大娘”精神的感召洗礼。
聚焦反家暴,筑牢家庭“护盾”
活动的第一节课,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铁英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现场群众们带来了启迪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讲座。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家庭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法律责任以及应对措施。同时强调,家庭暴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包括精神上的折磨,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是不可容忍的。当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向妇联等组织求助,必要时也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次讲座,为他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护盾”,村民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会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权益。
剖析新解释,解锁婚姻“密码”
紧接着,吉林鸿洋律师事务所张红梅律师聚焦2025 年2月新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以专业的视角、严谨的逻辑,对司法解释中的重点条款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法律精神和实践意义。围绕结婚、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新司法解释在保障婚姻自由、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亮点。同时,还提醒村民们在婚姻生活中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处理婚姻关系,避免因法律知识欠缺而引发矛盾和纠纷。讲座帮助群众理解了新解释的要点,为群众们解码了婚姻关系中的“法律密码”,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法律环境,依法处理婚姻家庭事务。
开展法治体检,开启企业“引擎”
最后,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徐洪梅深入万宝村聚成秸秆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法治体检服务。通过查阅企业合同、规章制度等资料,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进行交流,全面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她凭借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和丰富的企业法律服务经验,针对企业存在的合同风险、劳动用工风险等问题,提出了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向企业员工普及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法治体检活动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法律难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法治动力。
此次“送法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是榆树市司法局和榆树市人民法院充分弘扬“齐大娘”奉献精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为基层群众和企业送去了及时的法律知识和帮助,更将“齐大娘”精神播撒进了社会的方圆之间。
未来,榆树市司法局将继续秉持和发扬“齐大娘”精神,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和服务内容,为乡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且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来源:榆树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