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  栋  曹继炜

“今天要是不给我付款,我就住在市场里,你们看着办!”在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一位外地客商与一家商户发生矛盾。

原来,双方签订了供应合同,但因货物运输过程中损坏,双方对给付价格产生分歧、寸步不让。眼看争执不下,到场调解的市场网格员将情况定性为“黄色”,并迅速上报给设在市场的综治中心点。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由于位置特殊,这里专门成立了相当于村社一级的综治中心点。

当天,民警先安抚双方情绪,巡回法官现场逐箱核定损坏水果价值,经过联合协商,给出了合同价格减掉损坏价格、分期支付的方案,双方最后都表示接受。

“市场综治中心点专门对市场内的民间借贷纠纷、运输合同纠纷等进行调解处理。”专职人民调解员马吉元介绍,市场综治中心点依据风险评级,将矛盾由低到高划分为“蓝黄橙红”4个警示级别,矛盾调解在某一级不成功,就会按流程逐级推进,直到矛盾完全化解。

2023年,青海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5个中心合并,在45个县区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之前有些矛盾社区无力协调解决,社区综治中心成立后,调解力度更大、底气更足。”大堡子镇一机床社区干部沈桂琴深切感受到变化。

纵向打通也在逐步落地。今年3月1日,西宁市城北区综治中心正式揭牌投用。12家区属单位、15家律师事务所及4个品牌调解工作室近40人进驻,设有诉讼调解、信访接待等6个窗口。“这里就像‘矛盾化解超市’,村社不能就地化解的矛盾,在此可以得到更大力度地解决。”城北区委政法委书记高照华说。

近年来,通过这些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青海一批“钉子案”有效化解,已排查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问题1947件。“今年,青海将部署开展全省统一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探索综治信息平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加强综治业务数据的智能分析预警。”青海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负责人谢生童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5日 11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