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徐汇区举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作为全国唯一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活动中发布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将构建了“1+1+X”的立体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即1个区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提供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集成服务,1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线上高效办理,X个区域或专业性公共服务站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务指导。
全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商标集聚度连续九年位居全市第一、PCT申请总量连续四年位列中心城区第一……这是徐汇以知识产权保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亮眼成绩单。高水平创新的背后,是徐汇区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区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为牵引,对知识产权高标准服务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2023年,徐汇区成立了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构建了“一厅通服+一网通办+一线通答”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实体窗口、线上平台、热线咨询无缝衔接,企业和社会公众能享受到8类17项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针对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反映的线上平台政策关键词搜索查询不便、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徐汇区持续深化服务改革,在活动中正式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该文件是徐汇区首次系统性制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标志着徐汇区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迈入标准化、体系化新阶段。
规范整合了商标申请、维权援助、转化运用等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内容,将为企业提供更精准集聚的服务内容,更高效透明的服务流程,更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范的出台将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从‘有’向‘优’转变,为创新主体提供‘可预期’的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徐汇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精准化水平。”
规范实施后,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可根据规范快速了解知识产权事项办事流程和时限,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办事方式,享受到更加便利的一站式多元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这也成为徐汇区以知识产权为切入点,积极落实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
规范的出台受到企业的欢迎。位于漕河泾的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对知识产权服务有较大需求,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刘爽说:“过去我们办理商标业务要到‘中国商标网’上查找办理要求,而了解知识产权项目要到‘徐汇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去找项目指南。现在公共服务规范出台后,实现了‘一册在手,信息无忧’。无论是商标注册、变更等业务的办理流程和办结时间,还是知识产权项目的申报要求都能从规范里轻松找到,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原标题:《徐汇区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构建立体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