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4月23日上午,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浙江杭州开幕。

《法治日报》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来自白俄罗斯、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0个上合组织成员国,阿塞拜疆、土耳其等对话伙伴以及上合组织秘书处的100多名中外代表,围绕“弘扬‘上海精神’共建与时俱进的司法合作平台”主题,就“网络安全司法治理”“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作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打击暴恐犯罪”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正如20年来,各成员国最高法院勠力同心,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司法对话,分享法治建设成功经验,推动全球和区域法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会议围绕各方共同关注的法治问题探讨有益方案,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司法智慧和力量。

热议人工智能司法应用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始终秉持和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深化睦邻友好、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司法领域交流与合作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内容,而最高法院院长会议机制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强司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维护地区发展和安全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近年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给各国司法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人工智能司法应用”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关注热点,与会代表就彼此感兴趣的问题坦诚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在专题发言中向与会各方介绍了中国最高法积极推进数字法院建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赋能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多项创新实践。

邓修明说,中国最高法以推动全国法院在“一张网”上办案办公,构建“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办案办公新格局;以“数字化”应用为抓手,建成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贯通四级法院的司法大数据库;以“智能化”赋能为驱动,拓展人工智能在辅助办案、辅助服务、辅助监督等方面应用场景,明确作出司法裁判和承担司法责任的只能是法官,坚决守住法律、伦理和安全底线。

“建议通过举办司法系统数字化转型年度会议、为法官搭建信息技术领域在线培训平台,交流司法系统数字化经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司法总监古拉姆侯赛因·莫赫森尼·埃杰伊表示。

“俄罗斯司法系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创建了国家自动化系统‘正义’,连接所有联邦法院。”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司法总局副局长阿尔马兹·伊布拉吉莫夫谈及了俄罗斯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随着印度司法体系持续改革,应用人工智能及技术取得了一些关键进展。”印度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桑吉夫·康纳说,人工智能及技术应用将判决书与裁定翻译成当地语言,让更多民众能够接触并理解司法;在效率提升方面,自动化立案系统与智能排期机制正在有效减少延误,确保案件按期推进;人工智能及技术应用也为当事人提供了许多便利,如减少休庭频次,精简文书工作,实现降本增效等。

在会议间隙,与会外宾还参观了杭州互联网法院。

“中国法院在数字化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线上平台解决纠纷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向中国学习。”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阿斯兰别克·梅尔哈利耶夫说,期待在这些领域以交流经验、传授实践做法等形式深化合作。

分享多元化解纠纷经验

诉讼案件激增与司法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是各国法院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更好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作用,构建公正、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机制?会议设置了专题研讨。

“中国法院通过发挥司法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解决诉讼案件激增与司法资源有限的矛盾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法副院长高晓力作了专题发言。

高晓力从坚持“抓前端、治未病”,针对易发多发纠纷领域制发司法建议,从源头预防纠纷;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支持当事人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有机衔接制度,形成中国特色多元解纷模式;数字赋能高效解决纠纷,推进数字法院建设,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在线解纷,上线“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多元解纷案例库”,提高纠纷解决质量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功实践。

今年是白俄罗斯共和国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后首次参会。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法院副院长安德烈·阿列申科说,白俄罗斯最高法院统领司法体系,指导法院更积极运用调解程序,以期降低当事人的时间和财务成本,维护当事人的商务和伙伴关系。

安德烈·阿列申科介绍了该国的诉前调解、一审法院审理期间的调解等情况。白俄罗斯共和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进诉讼程序改革。例如,引入在国际惯例中被称为“参与式诉讼程序”的纠纷解决程序,允许当事人在其律师的协助下通过谈判解决纠纷。其目的是在最大限度保密和独立的条件下,由当事人的专业代表——律师,促成制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纠纷化解方案。

“司法机关不仅要正确及时地解决纠纷,还要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预防。”阿斯兰别克·梅尔哈利耶夫说,哈萨克斯坦积极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减轻法院负担的同时,为公民提供了更快捷的解决方案。哈萨克斯坦已出台法律通过激励措施,促使当事人自愿在审判前达成和解,而法官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和平解决纠纷。

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对话

“如今,打击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犯罪在全球范围变得越来越重要。”

“最近,由于家庭婚姻问题显著增加,儿童监护案件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法院非常关注儿童的需求,始终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

“各国只有进一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加强国际反恐务实合作,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和打击恐怖主义。”

“愿就进一步开展协调与合作提出建议,加强打击跨国犯罪的司法合作,建立打击贩毒、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的联合机制。”

在“网络安全司法治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打击暴恐犯罪”等专题研讨中,各方积极发言,分享司法经验与智慧,坦诚沟通、真诚对话、平等交流,彰显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坚定决心。

惟有加强协作,才能妥善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与会各方就会议成果签署《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联合声明》,标志着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高层次司法合作迈上了新的更高台阶。

“中国最高法愿同与会各国最高法院一道,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交流互鉴,取得更多更实的合作成果,让司法合作的精神、成效更广泛地惠及各国人民,为开辟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会议闭幕式上,中国最高法再次和与会各国最高法院一道,共话美好愿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