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王焕
为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创新,搭建区域教学交流互鉴平台,4月22日下午,2025年度管城区小学数学课改观摩交流活动紫荆分会场于紫东路小学报告厅拉开帷幕。管城回族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马宇书记、教研员赵慧君老师以及各校的骨干教师齐聚于此,共同探索小学数学课改的创新与发展。
理论研讨:聚焦课改方向 共探教学新法
活动开场,紫东路小学的唐林杰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她围绕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阐述了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系统解读,为后续的课堂展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让参会教师们明晰了数学课改的方向与重点。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展现课改成果
在课堂展示环节,刘佳岑老师带来《走进“土圭之法”》。课堂上,刘老师巧妙地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土圭之法引入数学课堂,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和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们在模拟土圭测日影的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在天文测量中的应用,深入理解长度测量、比例关系等数学知识,感受古代先人的智慧和数学的实用性,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紧接着,王冰冰老师展示《探索二十四节气》。这堂课打破学科界限,将数学与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学生们通过观察、记录不同节气的物候变化,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和分析数据,计算节气间隔天数,不仅提升了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还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到数学是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现象的有力工具 。
作业设计:分层创新 提升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展示环节同样亮点纷呈。紫东路小学数学团队精心设计的作业,体现了分层、多元、趣味的特点。除常规的书面作业外,还设计了实践性作业,如运用土圭之法测量自家所在地区不同节气的日影长度并记录分析;开放性作业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数学相关的生活问题,如研究节气与农业生产中的数学知识。这些作业紧密围绕课堂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此次管城区小学数学课改观摩交流活动紫荆分会场的成功举办,为区内数学教师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推动管城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全体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管城区小学数学教学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