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庐江,茶香氤氲,花语呢喃。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外国语紫云湖小学的学子们怀揣对劳动的敬畏与对实践的向往,走进白云春豪茶园与天鸣花海,开启一场以“劳动砺心智,实践润童心”为主题的研学之旅。采茶制茶悟匠心,揉香塑皂绽巧思,在指尖与自然的对话中,书写春日里最生动的成长篇章。

茶山拜师礼,一叶承匠心

清晨的茶园,薄雾未散,紫云湖小学的“小茶人”们已整装待发。身着汉服的孩子们列队而立,向老师们行传统拜师礼,仪式感拉满的瞬间,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千年茶文化的精髓。




指尖采春芽,汗滴润茶香

“一芽一叶,轻掐提手”,茶农师傅的示范动作如行云流水。孩子们腰系竹篓,穿梭于茶树间,从生疏到熟练,从急躁到静心。五年级的李子涵擦着额头的汗珠笑道:“采茶比写作业难多了!但看到篓里的茶叶越来越多,特别有成就感!”



古法制新茶,匠心见真章

采茶归来,孩子们化身“制茶小匠”,亲历萎凋、揉捻、烘焙全流程。当嫩绿茶叶在热锅中蜷曲舒展,当清香随蒸汽袅袅升起,他们终于懂得:一杯好茶,需经数道工序磨砺,正如成长需经岁月沉淀。



皂花绽巧思,实践出真知

午后的天鸣花海,馥郁芬芳。孩子们围坐长桌,在研学导师指导下,将干花、精油融入透明皂基。有的孩子雕刻出“四叶草”造型,寓意幸运相伴;有的将皂坯染成渐变紫,模仿薰衣草花海。“原来做香皂要像解题一样,比例错了就得重来!”





劳动砺心智,实践润成长

暮色中,返程的大巴上,孩子们仍兴奋交流:“采茶时手指被茶叶染绿了,但好香!”“茉莉皂像把春天装进口袋!”通过此次研学,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敬畏自然,在实践中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真谛。

(孟燕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