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丛之翔)4月23日,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举办第十三届服刑人员青春文化节开幕式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联合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第34年回访帮教活动。

民警介绍,青春文化节作为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改造品牌,为未成年服刑人员搭建了展示改造成果的平台,旨在让全体未成年服刑人员深刻理解“青春”一词的真正含义,帮助其唤醒内心深处自我转变的关键点。同时,引导其珍惜良好的改造环境与氛围,踏实改造、自强不息,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开启崭新人生。

“从今天起,我已长大成人。我立志要自食其力,孝敬父母……”此次活动的成人仪式上,服刑人员面对国旗宣誓,向在座的警官和家长齐声宣读了他们对社会和未来的承诺:报答父母恩情、创造崭新未来、建设美丽中国。“法官妈妈”尚秀云和海淀区人民法院领导为他们赠送成人礼物,服刑人员代表登台汇报改造成果,发表感言。演员吴京以“励志”为主题,向服刑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活动正值“世界读书日”,首都图书馆也现场向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捐赠了图书,并向未成年服刑人员送上嘱托,鼓励他们好读书、读好书,珍惜青春时光,在知识的海洋中涤荡灵魂。


活动现场,首都图书馆向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捐赠图书。图源: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见证未管所“未来如旭”改造品牌发布。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如旭”是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特色教育品牌,聚焦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体系建设,通过课堂教学、特色教育、改造项目等一系列教育改造活动,提高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其中的“家所共育”项目也在活动当日发布。该项目将发挥亲情促改作用,定期组织未成年服刑人员家长以课堂的方式相聚,搭建监所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平台,形成促进未成年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家所”合力。

作为“未来如旭”的另一个延伸项目,青春法治宣讲团举办了成立一周年纪念仪式。与会领导和嘉宾为新入团的宣讲员配发了宣讲团徽章。据了解,青春法治宣讲团依托该所专兼职民警教师队伍,将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犯因分析以及教育改造工作的实践经验充分融入青少年普法教育中,走出高墙,走进校园,围绕青少年法治需求,提供精准的法律宣讲服务,配合社会和学校做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工作。宣讲团成立一年来,先后走进北京13所中小学校和街道社区,开展普法宣讲16次,共有70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编辑 彭冲 校对 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