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要在海外市场搞大动作啦!2025 上海车展上,他们正式甩出海外战略 3.0——“Glocal 战略”,说白了就是 “全球视野 + 本土行动” 两手抓,既要做全球化汽车品牌,又要把本地生态体系建得扎扎实实!



先看看上汽的 “出海家底” 有多厚

起步早:2001 年就开始出口乘用车,算是中国汽车出海的 “老玩家”,那时候叫海外战略 1.0(单纯卖车);2013 年在泰国建工厂,开启海外战略 2.0(本地化生产)。

卖得多:到 2024 年底,海外累计卖了超 550 万辆车,连续 8 年稳坐中国汽车出口第一,连续 3 年每年海外销量超 100 万辆,其中欧洲发达国家占了 25%,妥妥的 “出海顶流”!

体系全: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物流,上汽在海外搞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产品卖到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海外零部件基地就有 100 多个,销售服务中心超 20 个,经销商网点 3000 多家,还在伦敦、硅谷等地建了 3 大研发中心,在泰国、印尼等国搞了 4 个生产基地,甚至有自己的整车物流船队,硬件实力拉满!

海外战略 3.0 “Glocal” 怎么玩?

核心就两点:本地化体系生态+全球化汽车品牌。

1. 本地化:从 “卖产品” 到 “定标准”,入乡随俗玩明白

分区域搞定制:把全球市场分成 N 个区域,比如欧洲、东南亚、拉美等,每个地方的人喜欢啥车、政策啥要求,上汽就 “量身定制”。比如欧洲严抓环保,就多推新能源车;东南亚路况复杂,就搞耐用的混动车型。

智能配置 “一国一策”:

智舱:车机系统、娱乐应用按当地习惯来,比如在英国放 BBC 新闻,在泰国播本地音乐 APP。

智驾:根据各国法规落地智能辅助驾驶,比如在允许 L2 级城市辅助驾驶的国家先上功能,在高速多的地区优先推高速辅助驾驶。

车型覆盖全:燃油车(ICE)、混动车(HEV/PHEV)、纯电车(BEV)啥都有,不管你喜欢啥动力类型,都能挑到合适的。

重点区域怎么干:

欧洲: already 有设计中心,还要建工程中心,深挖本地需求,比如搞符合欧洲审美的车型设计、满足严苛排放法规的技术。

东南亚:在东盟建 KD 工厂(散件组装厂),降低成本,贴近市场。

拉美 / 中东 / 澳新:全面本地化,从生产到销售全扎根,比如在巴西用本地供应链造适合越野的皮卡。

非洲:以埃及、摩洛哥、南非为支点,先站稳这几个国家,再辐射周边地区。



2. 全球化:MG 品牌当 “先锋”,百年老品牌变 “中国智造代言人”

MG 的 “重生之路”:2004 年上汽拿下罗孚 75 平台,2007 年收购 MG 品牌,一顿操作让这个英国老牌 “起死回生”。2022 年推出 “中国首款全球车” MG4 EV,一下子火遍欧洲,现在全球销量超 500 万辆,在 20 多个国家冲进销量前十。

品牌焕新玩年轻:现在 MG 定位 “年轻人的 Dream Car”,主打 “年轻无界,智领风尚参数图片)”,还根据不同国家喊出本地口号,比如在英国叫 “Get More”(啥都给你更多),在泰国叫 “Passion Drives”(激情驱动),接地气又有活力。

设计 + 技术两手硬:

全球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亲自操刀,搞出全新设计语言,比如车展上的 “方盒子” Cyber X,一看就是年轻人喜欢的潮酷范儿。

和 OPPO 合作,升级 MG4 EV,搞出 “空间大师”“防晒大师” 等五大卖点,小车身大能量,续航、智能、安全啥都不缺。



未来 3 年目标:狂推 17 款新车,技术颠覆玩真的

上汽说了,未来 3 年要在海外推出 17 款新车,涵盖 SUV、轿车、MPV、皮卡,其中搭载 HEV 混动系统的车型会覆盖主流市场,固态电池这种 “黑科技” 也会装车。说白了,就是要用电动化、智能化的先发优势,在海外市场 “开疆扩土”,让中国汽车从 “走出去” 变成 “走进去”“走上去”!

总结:上汽的海外战略 3.0,就是既要像 “本地人” 一样懂每个市场的需求,又要带着中国的技术和品牌 “全球刷脸”。MG 当先锋,全体系做支撑,未来估计在海外路上能看到更多挂着 MG 标、贴着 “SAIC” 牌的中国车,说不定哪天你在国外街头打车,坐的就是上汽造的智能电动车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