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四条屏
138cm×34cm×4
纸本设色
2025年
才情与磨砺
一一我看俊杰的花鸟画
文/汪晓曙(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广州大学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
俊杰是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画家。几年前,见他的一批小品,几只鸟雀,几只苍鹰,还有梅兰竹菊,几朵荷花,几扇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让人赏心悦目。
画花鸟画其实很不简单,那是出大师的活儿 : 陈大羽、吴昌硕、齐白石,就是八大,那也是靠着花鸟成就了大名。花乌画高妙之处在于,就是点点数笔画几只跃起的小麻雀,画家要表达出的其实不只是飞雀的身姿,而是要表现出画家心灵深处的一种生命的律动 ; 那怕是几枝雪中的红梅,也要画出傲霜斗雪的气度,还有预示着春的将临 的喻意 ; 画竹,则要画出人的气节和士者的清高 ; 画兰,要让人闻到沁鼻的清香和作者言之不尽的幽雅心境 ; 还有几朵开的没开的荷莲,目的在于让受众能联想“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刻意境。这才是花鸟画最有魅力之处。要做到谈何容易?!恰恰因为画出了这些画面之外的东西,才真正可称得上是中国的花鸟画。
雨润红自娇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我看近期俊杰的花鸟画,倒有些往这方面奔的意思。俊杰其实很有画画的秉赋,就国画写意的技法而言,可谓游刃有余。干、湿、浓、淡信手拈来,他很知道哪些地方要干要湿,哪些地方要浓要淡,悟性极好,随意之间流露出心机,豪放之间展现出精微。他的墨色总透出灵性,透出生情趣。章法布局,造型塑造,很是不俗。我们不难从他的花鸟画中看出他其中的才情与深悟。正如清朝著名画论《梦幻居学画简明》中所云:“用笔之道各有家法,须细为分别,方能用之不悖也。一笔中有头重尾轻者,有头轻尾重者,有两头轻而中间重者,有两头重而中间轻者,其轻处则为行,重处则为驻,应驻应行,体而用之,自能纯一不杂。”俊杰对此法不仅深有体会并付诸实践。
荷风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看俊杰的新作,荷花画得最棒。莲蓬的润绿,花蕊的黛黑,花辨的殷红,那都是中国画最有趣益的色彩,莲蓬、花蕊和花辨的点线面相辅相托,趣味横生。绘画注重画面要能产生有意味的形式,俊杰用起来算是得心应手。《荷风》中,大泼墨的荷叶,托出精致并有灵性的花蕊,仿佛微风习习吹来,弯了枝杆,花瓣在微微飘动,几丛水草也随波逐流在水面浮动,觉出生机和灵性,便有了生命。特别是荷花下面的几只水鸭和一群快活如仙的小鱼,还真有让人有意韵无穷、浮想联篇的感觉。
春雨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我也喜欢俊杰的牡丹。画牡丹是画者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试金石,是最考画家雅俗品味的一件事。很多画家笔下的牡丹,看似花红蕊黄,叶茂枝繁,但匠气十足,俗媚不堪。所谓匠俗,实则是过于熟练地按陈法反复模造,毫无新意,当然更无个性。俊杰笔下的牡丹,倒有几分超凡脱俗之意。《春雨》在他的这批牡丹画作中显得尤为突出。这是一幅没骨牡丹,颇有海派昌硕之风尚,也染岭南画派剑父之灵气,可谓取百家之长。在章法上也有非常独特的表达,叶与在相互间形成强有力的节奏和动感,生机盎然。几根枝杆支撑着画面,钢柔并济,错落有致地穿插在花叶之中,极有审美意韵。
芳树无人花自放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中国画贵在意先于笔,行先于思,变先于悟。俊杰在笔法的运用和处理上颇有成法。用笔以勾勒、点虱与没骨相结合,他惯于在运笔中进行有意味的表现,轻松活泼,最具特色的是颇有水彩画的某些表现风格和韵味,也可以说是一位初步形成了自己花鸟画自身的风格并初具自己的绘画语言的青年画家。俊杰的绘画是在他掌握书法之后开始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境域。我们从他画作的题款中尚能看出他在书法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吴昌硕先生曾这样说过:“吾生平得力之外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矣。”尤其在写意画中,要擅取书法行草之线,取材于梅、兰、竹、菊、松、荷、水仙、牡丹、紫藤和其他杂卉、瓜果等,画出的线条才能凝练道劲,貌崛气酣,笔法狂劲,笔势奔驰,苍劲雄浑,也不会被成法所拘。俊杰在这方面很有心得,当然也颇有建树。
教子图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一个画家绘画语言的形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模式来展开的。俊杰正是如此,并将之上升到概念和规律来进行运用,这是画家走进成熟的笫一步,也是必然需要的一个过程。掌握了这些规律,画家的创作就不会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那样,一味地、辛勤地把沉重的石头推上山顶,而又总是在达到山顶前的瞬间滚落下来,一次又一次地推上,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滚落下来。这种周而复始无目的、无规律的表现,说明画家没有形成和掌握绘画表现的规律,无法进入到自由的表现状态。
瑶池奇花开金莲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在这个过程中,俊杰走得非常平稳,也走得非常到位。既不操之过急,但也事半功倍。我们不难在他的鸟雀表现上看到这种效果 : 对于形的掌握俊杰倒也不在话下,对于鸟的精气神的刻画,他是领先于他的同辈画家的认知。对于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他亦可算在先知先觉之列,这并不是太多人所能具备的天赋。
但画画并不完全靠天赋。靠的是勤思,多练、好学,还有要能接受更多的磨砺。相信俊杰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荷花四条屏
138cm×34cm×4
纸本设色
2025年
赏俊杰画兼议其进境
文/韩晖(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余观俊杰之画,如晤故人,笔底烟霞,胸中丘壑,皆跃然纸上。今岁仲夏,其作列展,余踱步其间,但见墨色淋漓,禽鸟欲语,花木含情,虽未至“神逸”之境,然气象已非俗流可及,遂以拙笔记之。
幽篁独坐听清音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俊杰作画,首重“胆”字。其笔墨纵横,不拘成法,浓淡干湿,率性而为。观其《幽篁独坐听清音》一作,竹影婆娑处,墨团密布似无章法,然细察枝叶穿插,虚实相生,鸟雀藏露其间,反得自然之趣。此等“抱团式”构图,融西画构成之理于水墨,破传统文人画之含蓄,然气韵未失,反生新意,实为难得。
荷塘清舞红玉影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然俊杰之“胆”,非徒求异也。其笔下花鸟,虽恣肆挥洒,然形神兼备。如《荷塘清舞红玉影》,莲叶翻卷如浪,朱荷一点,似美人含羞;水禽游弋,笔简意赅,虽寥寥数笔,而生机盎然。此皆因俊杰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理,师古而不泥古,写意亦不离形。
碧荷生幽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更可贵者,俊杰画中见“魂”。其作不以形似为能,而以传情为要。《碧荷生幽》一图,荷叶苍苍,墨色沉郁,一鹭独立,颈项低垂,似有孤高之思。此非止状物,实乃画家心性之映照。
然余亦有所期:俊杰之笔墨,偶见率意过甚,若于形态精微处再求精琢,或可更上层楼。然以其年岁之轻、胆识之壮,假以时日,必能融狂放与细腻于一炉,成一家之风骨。
嗟乎!今画坛多追奇巧,俊杰却能持守写意本真,又勇拓新境。愿君勿骄勿躁,以“胆”开道,以“魂”立根,则他日大成,可期矣。
花开时节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细雨微风后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清音四季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南风知荷意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岭南春风夜送雨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池塘一夜秋风冷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静心听禅音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瑶池奇花开金莲
138cm×68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天垂玉烛三千纪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宋俊杰,粤港澳大湾区美育艺委会执行主任,天河书画院秘书长,广州市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