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徐悲鸿在香港时,遇到一个德国人公开叫卖四箱古画,当徐悲鸿看到第三箱时,突然大喊一声:“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这一件!”
能让大画家徐悲鸿喜欢的古画一定非同凡响,这幅画的价格自然也不会太低。
能在市场上卖东西的都是聪明人,不管他们卖的东西值不值那个价格,只要客人喜欢他们就会狂涨价。
德国商人看到徐悲鸿竟然对一幅画表现出这么大的兴趣,他当即露出不舍的表情说道:“既然你诚心想买,那我就收你一万元吧。”
商人脸上的表情刻画的很好,既没有表现出见钱眼开无意间还提高了这幅画的原有价格,徐悲鸿不管他心中的那些小九九,一万块钱对他而言不算多,况且这幅画的价值也远不止于此。
徐悲鸿利索的拿出钱抱着那张看起来很简单的古画离开了,这场交易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觉得自己赚到了。
这幅让徐悲鸿喜欢的古画是一幅没有上色的素描,画面上只有流畅的线条没有任何鲜艳的色彩,但光是这些简单的线条就能把画中的场景描述的很逼真。
画中是形态各异的神仙准备参加宴会的场景,他们身上的服装和发饰都不一样,连表情和神态都各有各的特点。
除了画纸原有的暖黄色调之外只剩下黑色的线条,但这种简约的风格依旧能让人感受到聚会上热闹的场景,仿佛还能听到他们之间说话交流的声音。
徐悲鸿认为这幅画出自唐代画家吴道子之手,但画上并没有人物的姓名落款,他只是觉得画的风格很像吴道子。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也是中国唯一的画圣,他年少时原本是跟着书法大家学习书法的,后来他在练习书法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在即好像对绘画更感兴趣,于是特别他便开始研究绘画之道。
吴道子上进还肯吃苦,他还没到二十岁的时候手中的笔就已经能发挥出大作用了,他也摸到了画画的门路。
吴道子凭着画画和写作的本领在一个侍郎手下负责笔墨工作,但他此人极其好酒,每次见到酒水的时候必要喝的酩酊大醉,他实在是改不掉自己的爱好,于是他便决定不再做官,浪迹天涯也是好的。
吴道子的画作很快就在民间出了名,唐朝本就人才辈出,能在画坛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于是唐玄宗就把他召到了宫中。
吴道子顺从唐玄宗的心意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也彻底征服了皇帝,于是他就留在宫中为皇帝所用,同时唐玄宗还下令“非有诏不得画”。
因为这层身份的缘故,吴道子的画作更是成了千金难求的物件,他的很多画都被收藏在宫中,民间散落的很少。
那副《八十七神仙卷》更是一幅珍品,上面没有填充任何颜色就能把神仙的形态描绘的栩栩如生,画圣的名号吴道子绝对担得起。
徐悲鸿买到《八十七神仙卷》后邀请了很多好友前来观赏,其中张大千也来亲自看过这幅画,不过张大千觉得这幅画不像是吴道子画的,因为上面没有落款。
但即便不知道真正的画者是谁,每个人对这幅画的评价都很高,徐悲鸿也因此对这幅画更加珍惜,不管他去往什么地方这幅画一定会伴在他身侧。
但就在打仗年间,徐悲鸿忙着为部队筹集经费,他对这幅画的看管也放松了一些,谁知道竟然会有人趁着这个机会把他最爱的画偷走了,那种世间少有的东西竟然被人偷了。
徐悲鸿花费了很大精力去寻找画的下落,最终他找到了那个偷东西的人,但那个人丝毫没有半点心虚,他直接狮子大开口,让徐悲鸿拿20万银元和四十幅画来换。
徐悲鸿忍痛答应了这个请求,他不确定这幅画是不是吴道子的真迹,但他对画的喜爱却没有减少半分,所以他也愿意做这个冤大头。
信息来源:郁火星,《八十七神仙图卷》与《朝元仙仗图》图像分析研究[J]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