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农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连日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以农村集市、食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等为重点区域 ,针对食品、调味品、奶及奶制品等农村地区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展开重点排查。聚焦食品假冒(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信息)、侵权“山寨”(食品包装标识、文字图案等模仿其他品牌食品,误导消费者)、食品假货(如假羊肉、假牛肉等涉及食品欺诈的行为)、“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劣质(以次充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超过保质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精准化、清单化治理。



作为牵头单位,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协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全方位联动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执法检查、案件查办、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环节的职责分工,形成 “纵向贯通、横向协同” 的监管格局。执法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履行主体监管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检查,严查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公安部门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介入,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农业农村部门坚守源头治理防线,加强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监管,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协同作战,构建起全域覆盖、全链监管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强大合力,让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联合执法队伍以 “零容忍” 态度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巡查力度,加密巡查频次,实施 “白加黑”“错时制” 检查,确保监管无盲区、无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食品,坚决予以收缴并依法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截至目前,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 160 户次,各类市场 15 个,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 129 处,立案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 26 起,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力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整治过程中,各部门坚持监管与教育并重,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宣传矩阵。通过在农村集市、村委会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农村群众深入解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假冒伪劣食品鉴别技巧、消费维权途径等实用知识,切实提升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对查证属实的线索给予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营造 “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社会监督” 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通川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联合相关部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不动摇,以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统筹推进源头治理、过程监管、末端防控,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宣传教育实效,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让广大农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来源:通川区市场监管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