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 (记者 杨小娟 文/图) 2025年4月22日晚,西安市航天城第三初级中学会议室内暖意融融,一场以“激发内驱力 解码学习动机”为主题的家长沙龙温情启幕。50余位家长与学校心理教师围坐一堂,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析和深度对话,共同探寻唤醒孩子学习内驱力的科学路径,为青春成长赋能。


从“动物星球”看见教育初心

活动伊始,“投射你的动物星球”破冰游戏迅速拉近家校距离。家长们选择代表自我或期待教育角色的动物,并写下心声:“我希望是海豚,给孩子探索的自由”“我愿做树懒,学会慢下来倾听”。这些充满隐喻的分享,既折射出家庭教育理念的多元性,也引发对亲子关系的集体反思。“通过游戏,我意识到自己过去更关注结果而非孩子的感受”,一位父亲在分享中感慨道。


直面青少年“四无现象”

心理教师以“你毕业后的第一笔工资想用来做什么?”为切入点,揭示当代青少年存在的“学习无动机、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现象。结合典型案例,老师深度分析了社会快节奏、数字化生存等因素对青少年动机系统的冲击,指出“外在奖励式教育”的局限性。家长们纷纷参与讨论,七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坦言:“总以为物质激励能推动学习,今天才明白内在认同才是持久动力。”


三大路径点燃成长引擎

围绕“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热爱”,心理教师提出可操作性建议:优势视角教育,用“你解题思路很独特”替代“怎么又错了”,通过正向反馈强化自我认同;微目标实践,将“考上好大学”拆解为“每天弄懂一个知识点”,让孩子在成功体验中积累自信;习惯养成法,从15分钟专注阅读开始,利用“小步子原理”建立持久行为模式。

现场还发放了《家庭内驱力培养行动指南》,提供具体场景下的沟通话术与工具。

共筑成长支持系统

沙龙尾声,学校宣布将成立“内驱力培养家校联盟”,定期举办读书会与亲子工作坊。德育主任李老师表示:“教育不是孤军奋战,我们需要与家长共同构建‘发现-激励-赋能’的成长生态。”许多家长在反馈表中写道:“今晚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做孩子成长的‘副驾驶’而非‘方向盘’。”

此次沙龙是该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首场,后续还将推出学生动机训练营、教师激励策略培训等举措,全方位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终身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