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飞花令、现场作文大赛,花落谁家,擂台赛上见分晓;辩论赛上,比拼知识丰富、逻辑严谨,看谁辩才技高一筹……世界读书日前夕,湖北省宜昌市2025年全民读书月暨第二届校园阅读活动,在该市伍家岗区实验中小学正式启动。

  近年来,宜昌市通过构建“阅读新生态”让阅读“破圈”,诗歌之城风景“读”好。

  走进宜昌市一中,记者了解到,该校先后开设20门阅读课程,还推出综合读物《悦读吧》,由教师审核指导,学生自主摘选政经、科技、文史、哲学、文学、自然、时评7个类型的文章编辑成册。

  为帮助学生阅读“出圈”,宜昌市教育局制定中小学幼儿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3个学段进行阅读课程体系建设。

  “只有教师阅读‘破圈’,才能带来学生的阅读‘出圈’。”在宜昌市教科院副院长徐鸣看来,应鼓励各校将教师专业阅读纳入校本研修,探索读书分享的常态化形式,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的自主自觉行为。

  把初中物理课当作阅读课来上,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邱海涌虽然对效果有心理预期,但还是没想到冲击会这么大:“学生们反馈没听过这样的课,很新奇!”

  “开拓思维,敢于大胆创新,特别是代入的探究值得学习借鉴。”现场听了邱海涌的物理阅读课后,宜昌市东山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师黄荣说。

  “当下中学生阅读偏文多、偏理少,忽视表达,缺乏联想。”邱海涌认为,“开卷有益对理科同样适用,我的尝试算是‘破冰之举’,是对我之前思考的实践性探索。”

  宜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打造本土阅读名师队伍、阅读课程研究队伍为目标,促进阅读成果转化,实现阅读向教学供能。市教科院通过不定期组织“阅读课例展评”“研究成果评选”“阅读种子教师遴选”等评比活动,以赛事引领教师主动阅读,提升教师阅读教学专业水平。

  宜昌市西陵区桃花岭小学将培养“书香教师”作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策略,把学生必读和选读书目纳入教师阅读范围,当好阅读先行者;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突出“整本书阅读”,作为寻求课堂教学变革、推动教师阅读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宜昌还通过开展亲子阅读“三个一”工程,即推荐一份家庭阅读书单、落实一项亲子共读活动、表彰一批书香阅读家庭,发挥家庭阅读氛围在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筑学生阅读新生态。

  三闾大夫屈原为推行治国“美政”,在“朝堂”上舌战群臣……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而是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学生上阅读课的情景。近日,该校40名学生分6个学习小组,或以情景剧方式,或借助幻灯片,分享《屈风楚韵在原乡》的阅读收获。

  作为屈原故里,如何弘扬屈原文化、传承家国情怀,是宜昌市教育部门思考的育人课题。

  “我们组织屈原研究专家、文化学者、一线教师,开发编写《屈风楚韵在原乡》,分上中下3册,免费发放给全市25万名中小学师生使用。”徐鸣介绍,这套地方教材读本对屈原文化进行了全面挖掘、系统梳理。教材从知、情、意、行4个维度,构建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让他们在阅读中丰盈心灵,在思考中升华气宇,用满腹经纶绘就未来佳景。”宜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玉华展露期冀。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4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黎磊 刘晓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