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山色如黛,楼畈联合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欢声阵阵。4月23日,信阳市教育体育局及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组织教师志愿者走进浉河区董家河镇楼畈联合中心小学,开展“四送一助力”活动,用趣味与创意点亮乡村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别样的成长之窗。



爱心捐赠:书香与希望同行



活动当日正值世界读书日,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向学校捐赠了涵盖科普、文学、绘本等类别的200余册图书,以及100余套包含文具盒、彩笔、笔记本等用品的学习礼包。孩子们接过崭新的书籍和文具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该校校长表示:“这些物资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图书角,更让每个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勇敢追梦。”



心理团辅:守护心灵健康成长

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了阶梯式心理团辅课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表达、建立自信、释放压力。

在一、二年级的《彩虹伞下趣多多》心理团辅课程中,教师通过“情绪变变变”“彩虹接力赛”等游戏,引导低龄儿童用色彩与动作释放情感;三、四年级《看我来投壶》活动环节中,教师结合古代投壶礼仪与现代心理激励法,让学生在“挑战—失败—再尝试”中领悟自信的真谛;五年级《竹竿舞动压力减》活动,则将节奏与运动结合,孩子们随着“开—合—开—合”的竹竿敲击声轻盈跳跃,在欢声笑语中卸下学业压力。

特色课堂: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



除心理团辅外,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送教团队还开展了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主题实践课,拓宽乡村学生视野。



1、 二年级的“魔法手指”魔方课上,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解锁颜色密码,旋转出七彩童年;三年级教室里茶香袅袅,茶艺老师通过温杯、醒茶、冲泡、奉茶等环节,带领学生在氤氲茶香里感悟“以茶明礼”的千年智慧;四年级“非遗戏服”手工课上,授课老师现场示范传统戏服“量体—裁剪—缝合”技艺,学生们手持小剪刀,在素色布料上勾勒水袖轮廓,用粘胶贴合衣边,亲身体验“指尖上的工匠精神”;五年级的课程充满现代气息,操场化身科技乐园。无人机在专业老师操控下腾空而起,引得孩子们连连欢呼,亲手操作时更是满眼星光。



“无人机比我想的还酷!长大后我想用它保护村里的茶山。”“我制作的漂亮戏服要送给在外打工的妈妈!”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围着老师分享收获。五年级学生罗紫嫣兴奋地说:“今天我不仅学会了操控无人机,跳竹竿舞时感觉烦恼都被踩飞了!”



浉河区教体局驻楼畈村第一书记张伟告诉记者:“此次送教老师们带来的特色课程和心理团辅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欲,对于培养阳光健康的心态很有帮助。乡村要振兴,教育要先行。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教育,让农村孩子们都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为美丽乡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我们不仅送物资、送课程,更希望送去视野和希望。”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主任朱晓辉表示,“我们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春风化雨,滋养更多乡村学子成长。”(通讯员 韩乐乐聂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