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年身着一件破旧棉袄,却被国民党悬赏重金。被捕之后,蒋介石亲自劝降,许诺给予省主席和副总司令的高位,然而他不为所动。他凭借非凡的能力,将一个小小连队发展成一支强大军队,把遭受封锁的根据地建设得繁荣昌盛。他就是方志敏,时常经手数千两黄金,科被捕时身上却仅有一块表和一支钢笔。
入狱后,方志敏天天呕血,还戴着十斤重的脚镣,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他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了14万字的著作。甚至在被处决之前,国民党生怕他喊出口号引发事端,竟在他嘴里塞着毛巾。
大家最早听闻方志敏,大多是在小学课本中,他正是《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的作者。起初,很多人以为他只是一介文人,可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实则是个全才,集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于一身。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弋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虽不算富裕,但也尚可维持生计。他的祖父方长庚是当地的一位绅士,父亲也从事茶叶生意,这使得方志敏小时候有机会到私塾读书。方志敏天资聪颖,以全县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业优异,还展现出了演戏的天赋。他自编自导自演了话剧《旧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其精彩表演轰动了整个南昌。当时的学校校长赵宝鸿,看完表演后,听闻方志敏家境贫寒,便让班主任将方志敏列入享受免费待遇的名单,即刻批准。而且,赵校长的侄女赵婷婷也因方志敏的才华而心生爱慕,可惜被方志敏婉拒。
你或许会问,这演技对革命能有什么帮助?实际上,还真有。1922年,方志敏计划创办南昌文化书社,以宣传革命思想,可办书社需要资金,那时大家都囊中羞涩。这时,一位曾在印刷厂工作的编辑想出一个办法,不过这个办法若实施失败,可是要掉脑袋的。原来,他之前在印刷厂工作时,印刷厂曾为军阀印制债券,他偷偷多印了一些。但这些债券无法轻易兑现,因为银行一看,一个小职员怎会有这么多债券,明显是假的。于是,大家让方志敏扮演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阔少去兑现债券。方志敏一口流利的英语,直接把银行行长震住了,不费吹灰之力就成功兑现了债券,兑得2500元。由此可见,方志敏的表演天赋之高超。
不仅如此,方志敏还是一位极具前瞻性的经济学家。当时,根据地一直遭受国民党的封锁,他提出要打破封锁,必须建立完整的根据地经济体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内循环”。可怎样才能实现内循环呢?首先得有钱。打土豪分田地能获得一时之财,但并非长久之计。于是,方志敏决定自己成立银行印钱。1930年10月16日,方志敏创办了赣东北根据地第一所银行,也就是特区贫民银行,这也是第一个股份制的苏区银行。银行发行的货币叫“红票”,一开始印了4万元,后来因形势困难,又增发了3万。
印钱只是第一步,到了1933年,方志敏又发行了第一只红色股票,一股股价为1块钱,也可以用农产品来认购,50斤谷物算作一股,一年利息6厘。当时共发行了10万元的股票,老百姓踊跃认购,很快便全部认完。有了资金支持,根据地发展迅猛,创办了规模不等的煤矿、铁矿、发电厂、兵工厂等,工业从县一级扩展到了省一级。
方志敏还首创对外开放边贸区,在一些边境村庄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要知道,以前白区和苏区相互隔绝,难以互通,他却巧妙地打开了一个交流的口子。而且,当时根据地的企业发展模式多样,政府投资、集体集资、个人入股、外地客商投资等方式百花齐放。在当时的赣东北根据地,公有制企业仅占三分之一,其余大多为民营、个体、合股以及外地客商投资的企业。这种超前的经济发展理念,令人赞叹。也正因如此,1932年中共赣东北省委关于财政问题向中央的报告显示,方志敏领导的根据地至少两次向位于上海的党中央上缴黄金,以支持其正常运转,1931年1月上缴350两,1932年2月上缴650两,两次共计1000 多两黄金。
方志敏在经济建设上成就斐然,在军事指挥方面同样是一把好手。很难想象,一个高度近视眼竟如此擅长打仗。作为红十军的领导人,他为红十军制定的战术原则是“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打不打操于我,吃得下就吃,吃不下就跑”,这与毛主席的军事主张高度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1928年,红十军的前身还只是一个小连队,即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十四团一营一连。仅仅两年后,这支小连队就发展成了拥有4000人的大军团。方志敏率领这支部队南征北战,历经无数战斗,如金鸡山战斗、冷水坑战斗、龙江坞战斗、团林战斗、长茅岭之战、贵溪之战,攻克德兴、弋阳、横峰、铅山、广丰、玉山、浦城、开化、常山、遂安等县城,多次粉碎敌人的进剿和围剿。他还创造了一种新战法 ——“s炮”。“s炮”用铁铸成球形,内部装填火药,发火装置由铁丝控制,一碰到铁丝,就会瞬间引爆,类似于后来的地雷,堪称最早的地雷战。原本“s炮” 是用来对付猛兽的,后来被方志敏运用到打击国民党军队上。1934 年,中央还下令,全苏区都要学习方志敏的“s炮”技术。
然而,不幸的是,1934年方志敏在怀玉山区突围时,因叛徒出卖而失败被捕。其实,当时他本可以和粟裕一起先行撤离,但为了接应主力部队,他毅然折返,最终陷入敌手。多年之后,粟裕为他报了此仇。被捕后,蒋介石亲自劝降,以高官厚禄诱惑,方志敏却坚定回应:“谢谢蒋先生,我的生命只有36岁。”这句话气得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方乃真铁石,不可夺其志”。后来,方志敏怀有身孕的妻子也被捕,被关押在南昌女子监狱,与方志敏关押地直线距离仅800米。敌人告知方志敏,只要他公开投降,马上就能与妻子见面,方志敏却斩钉截铁地说:“为了革命,不见!
最令人感动的,当属方志敏所写的《可爱的中国》。方志敏并未亲眼看到一个美好的中国,他目睹的是祖国的满目疮痍:他最爱的舅舅给地主抬轿子,不幸摔死;外婆在地主家洗衣服,溺亡于河边;男人在地主家做了一辈子工,最终累瞎双眼,还还不上利滚利的债务;地主家的打手上门逼债,致使男人的妻子上吊自杀;对他极好的寡妇老人,其儿子新婚之夜,新娘被警察强暴,新郎反抗,结果新郎新娘被一同砍死,老人为儿子讨公道,却在警察局门口被活活打死。
方志敏看到的是如此黑暗的中国,可他为何还能写出《可爱的中国》这样充满希望的文章呢?他写道:“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敝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他还满怀憧憬地说:“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他凭什么如此坚信?唯一的答案就是对祖国深沉的爱。
幸运的是,方志敏找到了革命这条道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即使身陷囹圄,也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一个方志敏倒下了,却有千千万万个方志敏前赴后继,继续抗争、努力。正因为有他们,才能如方志敏在文章中所期盼的那样,“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或许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想想曾经那段无比艰难的岁月都已一步步走来,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呢?我们坚信,中国的未来必定如方志敏在文章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而且这一天不会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