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K326中上部叶过于肥大不利于烘烤,且氮素偏高易诱发野火病,要通过合理密植改善烟株个体性状与群体状态,采用三角定苗,品字形栽烟。”在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大平村的烟田里,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芒场烟站站长田靖正在组织烟农进行烟叶移栽培训教学。

移栽在烟叶种植过程中作用关键,移栽水平直接影响着烟苗是否能存活和健壮成长,也关系着烟农是否能种出“黄金叶”。

为了提高移栽质量,南丹烟草严格把控移栽技术要求,采用“培训+N”模式,引导烟农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移栽,提高移栽效率和水平,为烟苗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烟农正在移栽。杨绍基摄

“莫姐,这几天天气好,领完苗后争取三天内要全部完成移栽。”烟技员邬雪江正提醒领烟苗的莫祖丹。

根据K326易受低温和干旱影响而不能早生快发的特点,南丹烟草针对各烟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制定了每个烟区的详细的移栽时间表,并在发放烟苗时,让烟技员进行重点提醒。同时,成立督导小组,不定期对各烟区的移栽进度进行监督,确保不误农时推进烟叶移栽进度。

“井窖式移栽要选择茎高3至5厘米的壮苗,保证烟苗根系处于垄面8厘米以下,株距要控制在50厘米左右。”烟技员黄朝江正手把手地向烟农韦汉流进行指导。

为了提高移栽的效率和质量,南丹烟草积极推广井窖式移栽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烟农“请工难”的问题,提高了烟叶移栽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

“从打孔、放苗到提起填土,整个过程只需要短短几秒,移栽现在省心多了。”

“两个人配合一天就能轻松完成七八亩移栽,人工成本减少了,而烟苗成活率和移栽效率却提升了。”

烟农们纷纷对井窖式移栽技术赞不绝口。


党员正在烟田帮助烟农开沟起垄。杨绍基摄

“将肥料按合理比例溶解在水中后,通过使用滴灌管道直接运输水肥到烟株根部,减少了水分和肥料的流失,实现了精准灌溉和施肥,推动了烟叶绿色生产。”烟叶股股长李世勇介绍。

南丹烟草通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出了一套适宜的水肥配比方案,大大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改变了传统“逐浇施肥”模式,节水率、节肥率都达到了40%以上。

“现在只需要一个开关,几十亩烟田就能给烟苗浇上‘保命水’,今年种烟更有信心和把握了。”烟农岑秀龙干劲十足地表示。

通过引用新技术、新设备,既减少了烟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让烟农吃上“定心丸”,又让移栽跑出“加速度”。


烟农正在开沟。韦钦泉摄

为了不耽误移栽进度,抢抓农时,南丹烟草成立党员服务队,由支部书记带头深入田间地头,为烟农提供移栽技术指导,帮助烟农解决移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烟农的移栽水平。

“太感谢你们了,真是我的‘及时雨’,我正愁找不到人移栽。”看着党员在烟田里忙碌的身影,烟农席敬猛感激地说。

南丹烟草还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帮扶烟农活动,在移栽期间,党员干部实地来到烟农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确保烟农放心种、种好烟,为烟农种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要求党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设立党员示范田,定期组织烟农到示范田进行参观学习,向烟农传授先进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有烟技员的指导服务,还有党员帮助我们解决人工问题,种烟更放心了。”烟农刘忠文笑盈盈地说。

“我们不仅要让烟农种得下、种得好,更要让烟农种出‘黄金叶’,鼓起钱袋子,让更多烟农绽放笑脸。”南丹烟草负责人何明雄坚定地表示。(杨绍基、覃文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