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苏晓琳仔细涂好口红,对着咖啡厅的玻璃窗确认了一下妆容。今天是朋友给她安排的相亲,对方据说是个程序员。

“我真的需要找个条件好的,在北京买房太难了。”她在心里默念着自己的标准。

陈远准时出现了,穿着普通的衬衫和休闲裤,没有名表,也没有时下流行的潮牌,和她想象中成功男士的形象相去甚远。

两小时后,苏晓琳匆忙离开咖啡厅,拨通了闺蜜梁欣的电话。

“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梁欣惊讶地问。

“人还不错,但是...”苏晓琳压低声音,“他说他月薪才八千!在北京连个厕所都买不起,浪费我时间。”

“哎,你这标准也太...”

“别说了,我现在只想好好做我的行政主管,起码工资福利都不错。"苏晓琳打断了她,"哪像这种程序员,听起来就没前途。”

挂掉电话,她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人群,却不知道命运正在前方设下一个巨大的转折。

01

2023年春天,北京的三月,寒意渐退,街头的银杏树开始泛绿。

周日下午,在朝阳区一家名为“午后阳光”的咖啡店里,陈远坐在靠窗的位置,不时看向门口。他今年28岁,身高178cm,五官端正,留着短寸头,穿着一件深蓝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裤,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

“哎,陈远!老实交代,你到底有没有做好准备啊?”手机里,好友王浩的声音透着担忧,“这可是我费了好大劲才给你安排的相亲,别搞砸了。”

“放心吧,我就是来认识个朋友,有什么好紧张的。”陈远轻松地回道,眼睛却不自觉地盯着门口。

“那姑娘条件真不错,名校毕业,在外企做行政主管,长得漂亮,性格也好。你小子赶紧收起你那副'我就是来交朋友'的态度,认真点!”王浩在电话那头不停叮嘱。

“行了行了,我看到人了,挂了。”陈远匆匆挂断电话,站起身来。

苏晓琳推门而入,她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裙子,整个人看起来既有气质又不失时尚感。她的头发微卷,散落在肩上,显得柔和而有女人味。

“你好,是陈远吧?”苏晓琳走到桌前,微笑着伸出手。

“你好,苏晓琳。”陈远握了握她的手,“我已经点了咖啡,你想喝什么?”

“美式就好,谢谢。”苏晓琳落座,将包放在一旁。

初次见面,气氛有些拘谨。陈远率先打破沉默:“听王浩说你在外企工作?”

“嗯,在一家美国公司做行政主管,工作第三年了。”苏晓琳点头,“你呢?听说你是做技术的?”

“对,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软件研发,主要负责后端开发。”陈远回答。

两人聊了聊各自的工作、兴趣爱好,气氛逐渐融洽。陈远发现苏晓琳不仅外表亮眼,谈吐也很得体,言谈间流露出的自信让人印象深刻。而苏晓琳也觉得陈远虽然不算特别帅气,但谈起自己的专业时眼神中透露出的专注和热情很有魅力。



“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苏晓琳问道。

“我喜欢研究新技术,业余时间会写一些小程序,还喜欢打篮球、看书。”陈远想了想,“不过工作比较忙,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

“能自己支配的时间确实很宝贵。”苏晓琳赞同地点点头,“我平时喜欢旅游,去年趁着有时间,去了云南和西藏,风景特别美。”

她拿出手机,给陈远看了几张旅游照片。照片上的苏晓琳站在蓝天白云下,笑容灿烂。

“拍得真好!”陈远由衷地赞叹。

“谢谢。”苏晓琳显得很开心,“对了,你平时住在哪儿?”

“我住在回龙观这边,公司也在附近,上班挺方便的。”

“哦...”苏晓琳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回龙观啊,那边挺远的。”

陈远注意到了她表情的细微变化,笑了笑说:“是有点远,不过现在地铁挺方便的。你呢?”

“我住在国贸附近,公司就在CBD,走路上班。”苏晓琳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聊着聊着,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了工作和收入。

“你们公司福利待遇怎么样?”苏晓琳问。

陈远顿了顿,如实回答:“福利还可以,五险一金都有,每年有体检和一些节日福利。薪资的话,我现在月薪八千左右。”

“八千?”苏晓琳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眉头微皱。

“嗯,基本工资是这样。”陈远点点头,没有多解释。

苏晓琳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下来,她看了看手表,说:“哦,原来这样。其实八千在北京...确实有点低了。”

陈远注意到她的变化,但没表现出来:“每个行业不一样,我们技术岗位收入构成比较复杂。”

“嗯...”苏晓琳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然后看了看手机,“不好意思,我待会还有个朋友聚会,可能要提前走了。”

陈远看出了她的敷衍,点头说:“没事,那我们下次再聊。”

“嗯...其实...”苏晓琳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委婉地说,“我觉得我们可能不太合适,我现在工作比较忙,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处对象。谢谢你今天的咖啡。”

说完,她起身拿起包,礼貌地说了声“再见”,便离开了咖啡厅。

陈远看着苏晓琳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拿起手机给王浩发了条消息:“见面了,不合适,她不满意。”

很快,王浩回复:“这么快就结束了?出什么问题了?”

“我说了实话,月薪八千。”

“你小子!就知道你会这样!你怎么不说你...算了,你这个技术宅...”

陈远没再回复,将手机放回口袋,静静地望着窗外。

02

周一早晨,陈远照常来到位于回龙观的公司——未来科技。

未来科技是一家成立五年的互联网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行业内有着不错的口碑,主要业务是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开发。

陈远在公司担任技术组长,负责一个核心项目的开发。他的工位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周围摆放着几本厚厚的技术书籍和一个写满代码的小白板。

“陈远,周末相亲怎么样?有戏吗?”同事小李走过来,一脸八卦。

“别提了,人家嫌我穷。”陈远笑着摇摇头。

“啊?你穷?”小李一脸不可思议,“全公司谁不知道你是...”

“行了行了,干活吧。”陈远打断他,转向电脑屏幕,开始埋头编码。

其实陈远在公司的地位不一般。作为公司创立初期就加入的元老级员工,他不仅是技术骨干,还持有公司不少股份。更重要的是,他负责的核心项目“智能云平台”是公司的摇钱树,为公司带来了大量利润。

只是陈远为人低调,加上生活简朴,很少在同事面前提及这些。

这段时间,公司准备扩大规模,成立新的产品部门,而陈远的“智能云平台”项目表现出色,引起了公司高层的关注。



“陈远,来我办公室一下。”中午时分,公司CEO赵总给陈远发了条消息。

赵总办公室里,除了赵总,还有公司的人力总监和产品总监。

“陈远啊,最近'智能云平台'的进展不错,客户反馈也很好。”赵总开门见山,“公司决定成立新的产品部门,专门负责'智能云平台'的后续开发和市场拓展,我们想让你来担任这个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你觉得怎么样?”

陈远有些意外:“我?担任部门负责人?”

“没错,你是这个项目从零开始的核心开发者,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这个系统。”赵总肯定地说,“而且你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潜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人力总监王姐补充道:“新部门会有独立的办公区域,初期配备15人的团队,其中包括5名开发人员,3名测试,4名产品经理,2名市场,1名行政。薪资福利也会相应提升,基本工资翻倍,加上项目提成和股权激励。”

陈远思考了一会儿,问:“新部门什么时候成立?”

“下周就要开始组建,先进行内部调整,然后对外招聘。”赵总说,“所以今天找你商量,如果你同意,明天我们就发正式任命。”

陈远点点头:“好,我接受这个挑战。”

“太好了!”赵总拍了拍陈远的肩膀,“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新部门一定能做出成绩。对了,下周我们会面试几个外部候选人,你作为部门负责人也要参与,好好挑选你的团队成员。”

离开赵总办公室,陈远心情有些复杂。升职加薪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他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投入到了工作中。

03

与此同时,CBD某写字楼,苏晓琳坐在自己的工位上,心情烦躁。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北京分公司的行政主管,苏晓琳的工作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却充满了压力。上司是个事事亲力亲为的美国人,经常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也让她疲于应付;最重要的是,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三年,薪资涨幅有限,职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晓琳,昨天相亲怎么样啊?那个程序员还行吗?”闺蜜梁欣在微信上问道。

“别提了,长得还算可以,聊天也挺来电,但一听说月薪只有八千,我就没兴趣了。”苏晓琳回复。

“啊?在北京才八千?确实有点低了...”

“可不是嘛,还住在回龙观那种地方,通勤得多久啊。”苏晓琳有些抱怨,“我都28了,再找对象不能只看眼缘,条件也很重要啊。”

“也是,你条件这么好,肯定能找到更合适的。”梁欣安慰道。

苏晓琳放下手机,继续处理桌上堆积的文件。下午,她的上司Ellen召集部门开会,宣布了一个消息:由于公司业务调整,行政部门将裁减20%的人员。

会后,苏晓琳忐忑不安地回到座位。虽然她作为主管可能不会在裁员名单上,但这个消息还是让她感到危机感。她决定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回到家后,苏晓琳打开招聘网站,开始浏览适合自己的职位。突然,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了她的注意:

“未来科技招聘行政主管,负责新成立产品部门的日常行政工作,要求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办公软件,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薪资面议,有竞争力。”

苏晓琳仔细阅读了职位描述,感觉很符合自己的经历和能力。虽然没有写明具体薪资,但“有竞争力”这几个字让她心动。而且“未来科技”虽然不是大公司,但她通过搜索了解到,这是一家发展势头不错的科技公司,最近几年业绩增长迅速。

思考再三,苏晓琳决定投递简历。当天晚上,她精心修改了简历,强调了自己在外企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并在第二天上午投了出去。

令她惊喜的是,当天下午她就收到了未来科技HR的电话,邀请她三天后前去面试。

“这么快就通知面试,看来他们很缺人啊。”苏晓琳心里想着,开始准备面试。

接下来的两天,苏晓琳查阅了大量关于未来科技的资料,了解了公司的业务、文化和发展历程。她还特意买了一套新的职业装,打算在面试当天穿。

面试前一晚,苏晓琳紧张地准备着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并模拟了回答。她对这次面试充满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跳槽到一个更好的平台。

04

周四上午九点半,苏晓琳提前半小时到达了未来科技的办公楼。这是一栋位于回龙观的现代化写字楼,周围绿树环绕,虽然位置有些偏远,但环境比她想象中好很多。

在前台登记后,苏晓琳被引导到一个玻璃隔断的会议室等待。她今天特意穿了新买的藏青色职业套装,头发扎成一个干练的马尾,化了淡妆,看起来精神又专业。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包包,内心有些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跳槽面试。

她透过玻璃墙看到公司员工来来往往,氛围看起来很活跃,与她当前沉闷的外企工作环境截然不同。

十点整,一位面带微笑的中年女性推门而入:“你好,我是人力资源部的王丽,你可以叫我王姐,很高兴见到你。”

王姐的亲切让苏晓琳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苏小姐,我看了你的简历,在外企担任行政主管三年,相当不错。能具体谈谈你负责的工作内容吗?”王姐问道,同时打开了一个记事本。

苏晓琳早有准备,她侃侃而谈,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外企负责的各项工作,从日常行政管理到跨部门协调,再到重要活动策划,条理清晰,言之有物。王姐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如果你来我们公司,会面临从外企到本土互联网企业的环境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个挑战?”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苏晓琳自信地回答,“外企的工作流程确实规范,但有时也显得僵化,决策周期长。本土企业更加灵活,我对此很期待。而且,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创新精神也是我选择贵公司的原因之一。”

第一轮面试进行得很顺利,大约持续了四十分钟。结束后,王姐告诉她:“初步来看,你的条件很符合我们的要求。接下来是部门负责人的面试,请再等十分钟,他刚结束一个视频会议。”

苏晓琳点点头,喝了口水调整状态,打开手机查看准备好的问题,为下一轮面试做最后准备。

大约十五分钟后,王姐回来带苏晓琳去另一个会议室:“部门负责人已经准备好了,这位是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人才,刚刚被提拔为新部门的负责人,人很好,别紧张。”

苏晓琳跟随王姐穿过一条长走廊,来到位于楼层尽头的一个宽敞会议室前。这个位置看起来就很重要,窗外是整片城市的景观。

王姐敲了敲半开的门:“陈总,应聘者到了。”

苏晓琳挺直腰背,整理了一下衣领,准备以最专业的姿态迎接这位可能的未来上司。她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会议室。

会议室里,一个男人正背对着门口,站在落地窗前接电话。听到动静,他说了句“先这样,我有面试”,然后挂断电话,转过身来。

就在那一瞬间,苏晓琳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是陈远。

就是上周日在咖啡厅里,被她因“月薪八千”而当场拒绝的那个男人!

此刻的陈远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内搭浅蓝衬衫,打着简约的领带,手腕上戴着一块她认得出是某名牌的手表,整个人气场全开,与咖啡厅里那个穿着普通、说话温和的程序员判若两人。

更让她震惊的是,会议室的墙上挂着几张奖状和照片,其中一张是陈远与几位看起来像是公司高层的人在某个颁奖典礼上的合影。

苏晓琳只觉得双腿发软,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脑子里嗡嗡作响。她几乎想要转身逃离,但多年的职业素养和对新工作的渴望让她强迫自己站在原地。

陈远也明显愣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的嘴角甚至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让苏晓琳更加不安。

“苏小姐是吧,请坐。”陈远语气平静,伸手示意会议桌前的椅子。

王姐似乎没有注意到两人之间诡异的氛围,简单介绍后便离开了:“那我先出去了,你们聊。有需要随时叫我。”

门关上的声音在苏晓琳听来如同末日审判的钟声。会议室里只剩下她和陈远两人,空气仿佛凝固了。



苏晓琳僵硬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一起,指关节都泛白了。她完全不敢抬头直视陈远,只能盯着桌面上的一份文件,心里乱成一团。

“怎么这么巧?”

“他会报复我吗?”

“这工作肯定没戏了...”

“我该不该主动解释那天的事?”

各种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应对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