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季节,花粉“小恶魔”和尘螨“大军”正悄悄发起攻势,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该怎么应对?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药剂科席宇飞副主任药师来给大家支招,赶紧来看看吧~
留意眼睛“求救信号”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若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过敏性结膜炎。
眼痒:这是该病最突出的表现,揉眼可能加重症状。
结膜充血:表现为眼白发红、血管扩张。
白色黏液性分泌物:不同于细菌性结膜炎会分泌黄绿色脓液,该病的分泌物多呈白色黏液性。
异物感:眼睛感觉有灼热感、畏光、流泪。
药物治疗“精准打击”
PART.01
首选药物,快速缓解症状
抗组胺药
适用于以眼痒为主要症状的轻中度过敏患者。代表药物有0.05%依美斯汀滴眼液(每日2-4次),滴眼后3分钟起效,作用稳定持久,3岁以上儿童也可应用。需要注意的是,氯雷他定等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加重干眼,请遵医嘱使用。
肥大细胞稳定剂
适用于预防性用药或发作期间的病情控制。代表药物有2%~4%色甘酸钠滴眼液(每日4-6次),2岁以上儿童可应用。需注意的是,由于该类药物起效较慢,应提前3-5天使用。另外,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干眼。
双效药物(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
这类药物既能快速止痒(抗组胺),又能长期预防炎症(稳定肥大细胞),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选基础药物,建议急性期患者使用。
代表药物有0.1%奥洛他定滴眼液(每日2次),滴眼后3-5分钟起效,疗效持续12小时以上,3岁以上儿童可应用;0.05%氮卓斯汀滴眼液(每日2-4次),滴眼后约3分钟起效,作用至少可维持12小时,4岁以上儿童可应用。
PART.02
进阶治疗,控制重症与反复发作
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适用于严重过敏性结膜炎和病程长且反复的患者。
如0.02%氟米龙滴眼液(每日2-4次,短期使用1-2周),用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
1%泼尼松龙滴眼液(每日4-8次,1周后逐渐减量),适用于春季角结膜炎或特应性角结膜炎急性加重患者。
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必须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随访眼压。
免疫抑制剂滴眼液
适用于重度过敏性结膜炎,尤其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可作为春季角结膜炎或特应性角结膜炎首选用药。包括0.1%他克莫司滴眼液(每日2次)和1%环孢素A滴眼液(每日2-4次)。在病情缓解后,可遵医嘱调整用药。
PART.03
其他药物,减轻不适
人工泪液
可稀释过敏原,润滑眼表,如玻璃酸钠滴眼液。
非甾体抗炎药
可抑制前列素产生,适用于部分轻度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
日常“三招”主动预防
远离过敏原:花粉季节注意关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尘螨过敏者,要勤换床品。
重视眼部防护:建议外出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或框架眼镜。
做好眼部清洁及凉敷:能一定程度减缓眼痒等不适。
封面及配图来源:摄图网
更多阅读☞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