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走进民勤县东坝镇田间,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开展大规模马铃薯种植,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马铃薯种植基地,现代化农机设备往来穿梭,伴随阵阵轰鸣,集开沟、起垄、播种、施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播种机匀速前行,所经之处,一道道规整的沟壑顺势而成,马铃薯种薯与肥料精准落入土中。随着一排排整齐的田垄延伸向远方,孕育丰收的希望也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马铃薯种植现场 胡蓉 摄
机械作业的另一侧,三十余名工人形成了一条高效的“人工生产线”。薯块精准分割后,负责抹药的工人小心翼翼地为每一块种薯裹上防护“外衣”,他们分工明确、配合紧密。
马铃薯种植基地负责人达宁国介绍道,“今年我们在东一村流转土地1500亩,全部种植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种植基地从前期的筹备、播种,到后期的管护、收获,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众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田垄间,东一村村民田祥年正忙着搬运种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在马铃薯种植基地打工,一天能挣180元,离家近,还方便,能照顾家,我觉得特别好。”田祥年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今年东一村引进的甘肃禾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无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产业注入了“科技活水”。
“今年,东一村坚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东一村三四社打造马铃薯高效节水示范点1500亩,全面推行无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马铃薯单方水效益达28.8元,亩均收入可达7200元。”东坝镇东一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朝伟说。
现代化农机与人工协作的高效模式,节水技术赋能的创新路径,正成为东坝镇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随着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这片希望的田野正孕育着无限可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胡蓉)
编辑:李筱
审校:周旦
责任编辑:李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