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实验的奇妙世界里,漏斗是一类不可或缺的实验仪器,它们形状各异,功能也不尽相同。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漏斗。

一,普通漏斗:基础过滤好帮手

普通漏斗是大家在实验室中最常见到的漏斗类型,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 。它的造型简单,呈倒圆锥状,漏斗颈较短。在实验中,普通漏斗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过滤。当我们需要将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就会用到它。比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把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粗盐水通过普通漏斗,并用滤纸进行过滤,就能得到较为澄清的盐水溶液,将不溶性的泥沙留在滤纸上 。

使用普通漏斗进行过滤操作时,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注意。首先,要选择合适大小的滤纸,将滤纸对折两次,呈 90° 圆心角形状,然后展开成一边三层、一边一层的漏斗状,放入漏斗中,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接着,用少量清水湿润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把多余的水倒掉。将漏斗放在漏斗架上,漏斗颈尖端要紧靠下方接纳滤液的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 。倾倒待过滤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烧杯杯口紧贴玻璃棒,让液体缓缓流入漏斗,且液面高度不能超过滤纸高度。

二,长颈漏斗:气体制备好搭档

长颈漏斗,如其名,有着长长的漏斗颈 。它也是玻璃材质居多,在实验室中主要用于气体的制备实验 。比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我们将长颈漏斗的下端插入到反应容器的液面以下,通过它向容器中添加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口逸出,确保反应顺利进行,高效地制备出所需气体 。

使用长颈漏斗时,一定要确保其下端插入到反应液体中足够深,形成有效的液封。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气体就会 “跑掉”,导致实验失败。同时,在添加液体时,也要注意控制流速,避免液体添加过快,引起反应过于剧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