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猫叔儿,喜欢人文历史,换一个视角为大家解构历史故事【上方点击关注】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770年,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严重残破不堪。

并且,镐京靠近近戎、狄,又存在外患威胁。

于是,权衡之下,周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东都洛邑。



自此,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

平王东迁不仅是地理上的都城转移,背后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交易……

一场不光彩的“弑父上位”

公元前771年,申侯因不满申后和太子宜臼被废,暗地里联络了缯国和犬戎与王室对抗。

最终,在申侯内应下,犬戎的铁蹄踏破镐京,新太子伯服被杀,周幽王战败死于骊山脚下。



周幽王一死,天下震动,宗周局势也变得十分混乱。

其子宜臼,在这位外祖父申侯的扶持下登基,史称周平王。

当然,幽王的支持者并不承认这个弑父上位的周平王。

幽王的弟弟余晨,在虢国、晋、卫等国的支持下上位,是为周携王。

周王朝,随即进入了两王相争的局面。

一开始的形势,对周平王极为不利。



因为他得位不正,又有联合戎狄弑君杀父的罪行,这是为中原诸侯所不齿的,很难在道义上占据主动。

周携王是在传统派的支持下,名正言顺继位的

此时,失去了组织的诸侯也如同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廓清局面。

对于周王室的家室,也不好言语什么,纷纷表示中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权力争夺战逐渐变成了一场耐力比拼。

申侯背后的“资本”运作

对于骊山之乱之初勤王的诸侯来说,战争初期的紧张感已经一扫而空。

他们的心态也难免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尤其是看着目前两王相争焦灼的局面。

这些原本要伸张正义的“勤王之师”,很快就变成了在乱中取栗、待价而沽的投机客



在这种情形之下,对于平王和携王而言,谁能够一再突破底线,以更诱人的条件笼络到更多支持者,才往往会成为制胜的关键

说到这,周携王的正统身份反而成了羁绊。

他要维护王室权威,不好也不愿意低头同这些诸侯们谈条件。

周平王则不同,自己本身地位就不正。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公卿大夫、东方诸侯,虽然都道貌岸然地打着维护王室正统的旗号对自己口诛笔伐,可只要他们心中还有欲望,就都是可以收买的

若是能用一些空头支票换来王位的永固,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职场老狐狸”的申侯自然也是深谙此道,早早地就开始用联姻手段拉拢那些具有影响力的诸侯了

为了拉拢幽王的司徒王子友,也即郑国开国之君郑桓公,申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

《史记》中的记载,郑桓公同幽王都死在了骊山之乱中,是一位忠于王室的英雄。

《竹书纪年》的出土,打破了郑桓公这一形象。

取而代之的是郑桓公并未因此而死,而是成为了一个发国难财的窃国大盗的形象。

他借着骊山之乱,利用自己司徒身份,调动成周驻军攻陷南虢、郐两国,将两国部分土地据为己有。

此时,他也急需得到王室的承认



于是,周平王与郑国完成了双向奔赴

晋文侯的妻子叫晋姜,也是姜姓女子,过去人们都认为她是齐国宗室之女。

可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局势,这个晋姜很有可能也是申侯家的女儿,这也为晋文侯杀周携王埋下伏笔。

周平王的东迁

骊山之乱前后,秦襄公一直率领他的部族在宗周以西抵抗戎狄。

势力渐渐发展壮大,进而产生了侵吞已然残破的宗周故土的念头。

恰好周平王也想以秦人的力量护送自己离开宗周,就干脆将这些已经无力收复的岐丰之地全部许给秦襄公。



册封其为诸侯,从而建立了秦国。

秦襄公当然知道这只是张充满了凶险的空头支票,但是为了获得诸侯的地位,实现他们几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还是没能经得住诱惑

有了郑国和秦国的护送和支持,周平王的东迁事业便已经遥遥在望了。

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迁的道路漫长而艰险。

尤其是此行的必经之地崤山通道,此时正掌控在携王的手中。



周平王又该如何克服这最为凶险的一环,得以顺利东迁呢?还是交易!

周平王许诺晋文侯可将晋国的势力扩展至河西之地,晋国的疆域从原来的绛都周围区区百里之地,沿着汾河谷地向西南方向延伸,一直扩展到黄河以西如今陕西大荔境内

周平王抛出了足够诱人的条件,使得晋文侯很快就背弃了携王,转而投入了平王的阵营,为平王东迁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公元前750年是晋文侯纪元的第三十一年,也是骊山烽火之后,两王相争局面的第二十一年。



晋文侯冒天下之大不韪,攻杀了他原本支持的周携王,并亲自到少鄂迎接平王,护送其穿过崤山谷地东迁洛邑。

至此,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动荡局面,终于在一群野心家的全面反叛中宣告结束,周平王也如愿以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

周平王的地位是靠着大量的利益交换获得的,使得西周王室赖以生存的礼制秩序瞬间崩塌

原本受王室挟制的东方诸侯对于平王地位的合法性不予认可,从此不再朝见天子,更不受王室的约束。



摆脱了王室压榨和束缚的东方诸侯,开始了互相之间的攻伐和兼并。

轰轰烈烈的春秋时代,正式开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