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存在,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花不完的钱财,享受不尽的锦衣玉食。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历史上居然有4位帝王是活活饿死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们的故事。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我们对齐桓公肯定不陌生。齐桓公即国君位后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存邢救卫,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被周天子尊为方伯。彼时的齐桓公,九合诸侯,号令天下,是何等的威风赫赫。管仲死前,告诫齐桓公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等奸佞小人。
齐桓公不解:易牙知道我爱美食,烹饪了自己的儿子献给我;竖刁阉割了自己侍奉我;常之巫为我驱鬼去魔;卫公子启方父亲死了都没回去,他们都很爱我。管仲说:“人之本性,爱亲、爱己,他们连这点都没有,对你又会有什么爱心,还不是想从你身上得到更多的东西?”
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忠告,在管仲死后,将放逐的几人又召回了。桓公晚年重病,五公子为乱,相互攻诘,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等人将桓公的宫室封死,曾经辉煌无比的齐桓公在疾病和饥饿中死去。死后尸体放了六七十天都没人管,尸虫都爬到了窗外,可谓凄惨之极。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提起赵武灵王,熟悉历史的人就会想起“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即位时,是战国中后期,秦国强大,齐楚燕韩魏五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赵国国力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中山国也时常进犯。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在当时战国风云际会之时,留下了赫赫威名。
公元前299年,年仅42岁的赵武灵王突然宣布退位,传位于太子何(即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主父。按说赵雍雄才大略,不会不明白稳定国家领导权的重要性。然而,四年后,他却荒唐地鼓动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章与惠文王抗衡,公子章遂生杀弟夺权之心。
赵惠文王提前得知,兵变后围困主父宫,命令宫中人全部出去,唯独严禁赵雍外出。赵雍欲出不得,宫内又没有存粮,竟到了掏鸟窝充饥的地步。三个月后,他活活饿死在沙丘宫。赵武灵王壮年退位,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引发内乱,兄弟父子相残,实在是咎由自取。
齐王建
齐王建(前280年─前221年),是齐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一位昏君。秦国为了灭掉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结好齐国,攻打周边的燕、赵等国。齐王建在位期间,对韩、魏等国的灾难视而不见,不肯出兵帮助他们,导致韩、魏、赵、楚等国接连被秦所灭。
楚国被灭之后,六国就只剩下了齐国。这个时候,齐王建终于慌了,他派人去秦国,想和秦国“永世结好”,换来了秦国的轻视。随后,秦王派王贲率兵攻打齐国。秦军兵临城下之后,齐王建崩溃了,得到了秦国600里土地的许诺后,齐王建选择不战而降。
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边远的共地 ,居处在荒僻的松树、柏树之间,不给供给齐王建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的时间,居然就眼睁睁地看着秦国一个一个的把六国灭掉,最后又天真的不战而降,真可谓愚蠢至极。
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枭雄,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之君。他勤于政务、推陈出新,称帝后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萧衍很勤政,据说寒冬腊月也是天不亮就起床办公。他常年吃斋念佛,不饮酒,不食肉,每天只吃一餐饭,过午不食。
他很节俭,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他很谦虚恭敬,对待官员彬彬有礼。他克制,五十岁以后就不过性生活,直到去世,再也没碰过女人。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
看上去梁武帝是一位好皇帝,然而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萧衍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由于一直没有儿子,萧衍过继侄子萧正德过继为子,封太子。501年梁武帝有了自己的儿子萧统,于是废萧正德为西丰侯。萧正德心有不甘,时时企图重获登基称帝的机会。
548年,梁朝将领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萧正德与之勾结,内外接应,攻占都城建康。549年侯景攻入台城皇宫,控制军政大权。萧衍被囚禁在台城皇宫,萧衍躺在台城皇宫净居殿,嘴里发苦,索要蜂蜜不得,在发出了两声”嗬,嗬!”的声音后,便在饥渴交加的惨况中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网上有句话叫作“不作不死”,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都曾是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雄主,可惜晚年都瞎折腾,搞得自己被活活饿死,再加上愚蠢至极的齐王建,他们都算是咎由自取。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