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曾这样告诉我,我却未曾懂得其中深意。

直到那天,我站在她家门前,手中捧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内心忐忑不安。

门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位陌生中年男子,我顿时愣住了。

“你就是李明吧?”他疲惫的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顾老师她…”他欲言又止,终于道出那个惊人的真相。

刹那间,我仿佛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01

一九八八年春,我因工作出差路过家乡,春风拂面,勾起了无数回忆。十年了,自从高中毕业,我几乎再没踏上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这是城市里闻不到的气息。

远处,翠绿的山峦起伏如画,山脚下是错落有致的村落,炊烟袅袅,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这景色与我记忆中的家乡别无二致,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了一般。

如今的我,已是北方某设计院小有名气的工程师,成功地实现了当年的梦想。

办公室里挂着的奖状,领导的赞许,同事的尊重,都是我努力的见证。我设计的几座桥梁已经在各地拔地而起,连接着山川与城市,正如当年我所憧憬的那样。

站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段青涩岁月。路边的野花摇曳,蜜蜂嗡嗡地飞舞,一切都像是在欢迎我这个游子归来。

那时的我,是个家境贫寒的高中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几次,每次回来都带着满身的疲惫和几百元微薄的积蓄。

母亲在家务农,起早贪黑,弯曲的背影是我童年最深刻的印象。每当看到母亲粗糙的双手和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庞,我心中就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一九七八年的夏天,我以不算出众的成绩,考入了县里唯一的一所高中。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

记得报到那天,父亲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载着我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背后已被汗水浸透,却始终保持着笔直的坐姿,仿佛担负着全家的希望。

校园不大,几栋低矮的教学楼围成一个方形,中间是一片黄土操场。操场上零星地生着几丛野草,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在打篮球,欢笑声回荡在空气中。那简陋的环境对现在的我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当时的农村孩子而言,却是知识的殿堂,梦想的起点。

“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别像你爹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拍着我的肩膀说,声音里透着坚定与期许。

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眼角的皱纹和手掌的茧子,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印记。

我用力点头,不敢让他看到我眼中的泪光。内心深处,我暗自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的命运,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了支撑我走过艰难岁月的动力。

就是在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顾清华老师。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进来,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她站在讲台上,一袭素雅的连衣裙,乌黑的长发束成一个马尾,年轻的脸上带着恬静的微笑。那笑容如春风般温暖,驱散了我心中的忐忑。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顾清华。”她的声音清亮,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希望大家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简单的开场白,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那时的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低着头,不敢与人交流。破旧的衣服,满是补丁的书包,这些都让我自卑不已。

其他同学大多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衣着整洁,笑容满面,而我却像是一个局外人,默默地缩在角落里。

每当下课铃响,其他同学三五成群地嬉戏玩闹,我却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翻看书本,或者站在操场边缘,羡慕地看着他们打闹。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至今想来仍让我心头一紧。

高一那年,我常因家里的农活而迟到。春种秋收,家里的田地需要照料,而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

每次在学校住了几天,周末回家,看到田里的杂草丛生,我就会主动留下来帮忙。有时忙到深夜,第二天清晨赶往学校,常常错过了早读或第一节课。

每当这时,其他老师会严厉训斥,有时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羞辱我。“又是你!知不知道纪律是什么?这样下去怎么考得上大学?”

“家里有事是借口,学习才是正事!”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刺进我的心,让我更加自卑。

唯独顾清华只是轻轻说一句:“进来吧,下次注意。”她的眼神中没有责备,只有理解和鼓励。

她从不当众羞辱我,而是在课后悄悄找我谈心:“李明,我知道你家里不容易,但求学之路上,自己也要坚持啊。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告诉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

她的话语虽然简单,却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顾清华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梦想》。那天的课堂格外活跃,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许多同学写了当科学家、当医生之类的宏伟志向,有的甚至说要当作家、当明星,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轮到我发言时,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捏着发皱的作文本,声音微微发颤:“我想当一名工程师,修桥铺路,让乡亲们出行方便些。”说完,我迅速坐下,脸颊发烫,心跳加速,不敢抬头看同学们的反应。

交上去后,我忐忑不安,深怕被嘲笑理想太小。

谁知,顾清华在讲评时表扬了我的作文:“李明同学的梦想也许不够宏大,但他脚踏实地,关心身边人的疾苦,这种品质非常可贵。梦想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它是否发自内心,是否能为他人带来幸福。”

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多年的自卑感似乎被冲淡了一些。顾老师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

下课后,她特意找我谈话:“梦想不分大小,关键是你敢不敢坚持。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实现。人生的路很长,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现在的你,只需要专注于学习,积累知识和能力,为将来实现梦想打下基础。”

那一刻,我心中仿佛有一盏灯被点亮,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顾老师的眼神中饱含着真诚和期待,让我感到自己是被看重的,是有价值的。

这种感觉对一个自卑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啊!

02

高二那年冬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几度。我的旧棉袄已经破旧不堪,袖口和领子都磨出了洞,棉絮时不时往外漏。上学时常常冻得瑟瑟发抖,手指僵硬得连笔都握不住,只能不停地搓手取暖。

有一天,顾清华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个包裹:“这是学校给家庭困难学生的补助,你拿去吧。”她的语气平淡,似乎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打开一看,是一件崭新的棉袄,款式虽然普通,但料子很厚实。

深蓝色的外表,内里是细密的棉絮,摸上去柔软温暖。我小心翼翼地穿上,感觉整个人都暖和了,不仅是身体,连心也被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包围。

“谢谢老师!我...我会好好学习的!”我结结巴巴地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

顾清华笑了笑:“别客气,这是你应得的。想要报答老师,就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好吗?”

我重重地点头,眼眶湿润。那一刻,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后来无意中听到其他老师议论,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学校补助,而是顾清华自己买的。

“你知道吗,清华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给那个贫困生买棉袄了,这孩子也太傻了吧?”一位女老师说。“

是啊,她自己的棉袄都穿了好几年了,袖口都磨破了还舍不得换。”另一位老师附和道。

她那时的工资不过几十元,却挤出钱来给我买衣服,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



每当穿上那件棉袄,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鼓励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坚强地走在求学路上。

那段时间,因为家境贫寒,我连完整的课本都买不起,只能借同学的抄写笔记。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留在教室,趁同学们离开后,翻开他们留下的书本,匆匆抄写重点内容。

有时写到深夜,学校的灯都熄了,我只能在月光下继续。手指冻得发麻,却还是一笔一画地记录着知识。

顾清华发现后,悄悄帮我买了一整套课本,还说:“别告诉别人,就当是老师奖励你的。这点小事不值得宣扬,你只管好好学习就是了。”

她的语气轻松,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知道,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套全新的课本对于一个普通教师来说,绝不是小数目。

有了自己的课本,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每天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地学习,生怕辜负了老师的心意。渐渐地,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从班级的后几名跃升到了中等水平。

高二下学期,我在顾清华的鼓励下,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语文,从班级中游跃升到了前列,有时甚至能得满分。

顾老师教我如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中心思想,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她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次考试后,顾清华总会在我的试卷上写下鼓励的话:“进步很大,继续加油!”“别骄傲,还有更高的山峰等着你攀登!”“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些简单的话语,却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想起老师的鼓励,我就能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向前。

那时的顾清华,在学校里很受欢迎。她年轻有活力,讲课生动有趣,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她不是那种死板的教条主义者,而是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即使是最枯燥的语法知识,在她的讲解下也变得生动有趣。

她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将深奥的文学作品与我们的日常经验联系起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语文。

有时下课后,她会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虽然技术不怎么样,却总是笑得最开心。

她穿着朴素的运动鞋,蹦蹦跳跳地在操场上追逐,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那时的她,就像是我们的大姐姐,亲切又随和。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组织春游,去了县城附近的一座小山。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山林间鸟语花香,同学们三五成群,欢笑着向山顶进发。

顾清华穿着一件淡黄色的衬衫,头发扎成马尾,走在队伍的最后,不时地回头查看是否有学生掉队。

登山途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坐在路边痛苦地呻吟。“老师,王明扭到脚了,走不了了!”有人喊道。

顾清华二话不说,背起那个比她还高的男生下了山。她的身材娇小,但背着一个高中生却健步如飞,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

那一刻,我看到了她柔弱外表下的坚韧与力量,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下山后,她立即帮王明处理伤口,冰敷按摩,动作轻柔却又专业。“没事的,休息一下就好了,别担心。”她安慰道,声音温柔如水,让人心安。

在返程的路上,有同学好奇地问:“顾老师,您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呢?您这么优秀,肯定有更好的工作选择啊。”

顾清华笑了笑,眼神望向远方:“因为我喜欢看到年轻人成长的样子,他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见证他们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她的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那份真挚和热爱。

高三那年,学习压力陡然增大,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做题,连吃饭的时间都要计算得精确到分钟。

我的成绩稳步提升,已经能够排到班级前十。这些进步让我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我考大学的决心。

顾清华经常鼓励我:“李明,你很有悟性,只要再努力一把,考上大学不成问题。相信自己,你已经走了这么远,剩下的路程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一定能到达终点。”

有时,她会在晚自习后单独给我补课,讲解我不懂的问题。她的眼睛因为长时间备课而显得疲惫,声音也有些沙哑,但依然耐心地解答每一个疑问。

“懂了吗?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她总是这样说,语气中满是鼓励。

03

正当我为未来憧憬时,家里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五月的一场暴雨,山洪爆发,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家里的房子和田地,父亲又在抢救财物时受了重伤,住进了医院。

接到消息的那天,我正在上自习课。老师把我叫出教室,告诉我这个噩耗。

我感到天旋地转,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请了假后,我连夜赶回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村里的道路被冲毁,到处是泥泞和瓦砾。

家里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每天光是医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跑前跑后,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帮母亲收拾残局。整整一周没有去学校,落下了许多功课。

母亲含着泪对我说:“小明啊,学也上不起了,回家帮忙吧。这日子太难了,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供你念书了。等你爸好了,明年再说吧。”

她的声音中透着无奈和心疼,眼角的皱纹似乎在一夜之间深了许多。

我知道家里的难处,心如刀绞,却又不甘心就此放弃求学之路。高三这一年已经念了大半,眼看就要高考了,如果现在辍学,所有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可是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和憔悴的母亲,我又怎么忍心继续花费他们的血汗钱?

这种两难的处境让我夜不能寐。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无声地流泪。

那段时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无助,仿佛所有的希望都被洪水冲走了。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顾清华找到了我。那天,天气阴沉,乌云密布,似乎随时会下起雨来。我正在医院照顾父亲,突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顾清华穿着一件朴素的灰色外套,手里提着一个布袋,脸上带着关切的表情。

“李明,听说你家里出事了,我来看看。”她走到病床前,轻声问候父亲和母亲,然后从布袋里取出一些水果和营养品,放在床头柜上。“这些是我和其他老师凑的,不成敬意,请叔叔阿姨别嫌弃。”

父亲努力撑起身子,想要道谢,却被顾清华轻轻按了回去:“别动,好好休息。李明是个好学生,我们都很欣赏他,这点心意不算什么。”

看过父亲后,顾清华和母亲聊了几句,然后拉着我来到走廊上。“这段时间别太担心,学校的事我已经和校长说了,请了假。不过,你也不能落下太多课程,我给你带来了一些讲义和习题,有时间就看看。”

她从包里拿出一叠整齐的笔记和试卷,递给我:“这是最近的课程内容,我都做了详细的笔记。有不懂的地方,等你回学校了再问我。”

我接过笔记,心中感激万分,却又忍不住告诉她母亲的决定。“老师,我可能...可能要辍学了。家里现在这样,实在没有能力继续供我上学...”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变成了耳语。

顾清华闻言,神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先别着急做决定,等叔叔的情况稳定了再说。你现在的任务是照顾好家人,其他的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

几天后,父亲的情况有所好转,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静养了。我们租了一间村里的破旧小屋暂住,准备等父亲康复后再重建家园。



就在这时,顾清华再次来访。那天,她来到我家那间租来的破旧小屋,看到屋内的景象,眼眶瞬间红了。

房间狭小昏暗,墙角已经有了裂缝,天花板上的木梁也有些下垂,看起来摇摇欲坠。简陋的家具只有一张木床和一个小桌子,父亲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脸色苍白。

母亲正在用破旧的炉子煮稀粥,锅里只有几粒米在水中沉浮。看到顾清华进来,她连忙擦了擦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顾老师来了,家里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

顾清华二话不说,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学校的助学金,刚批下来的,正好可以解决李明的学费问题。”她的语气自然,仿佛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母亲不敢接:“这…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家已经欠了学校那么多人情,实在不好再拿了。”

“阿姨,李明是个好学生,这次期中考试全班第三,眼看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辍学太可惜了。”顾清华诚恳地说,眼神中满是关切。“这笔钱不算多,但足够他度过高三最后这段时间了。如果他能考上大学,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您和叔叔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父亲从床上艰难地坐起来,望着顾清华,眼中闪烁着泪光:“顾老师,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钱,我们实在不能收。我李家虽然穷,但还有骨气,不能让孩子的老师倒贴钱供他读书。”

顾清华看了看父亲坚毅的面容,又看了看母亲憔悴的双眼,沉默了片刻,然后柔声说道:“叔叔阿姨,我理解你们的顾虑。但这钱确实是学校的助学金,是专门用来帮助像李明这样的贫困学生的。如果你们实在过意不去,可以等李明大学毕业工作后再还。现在最重要的是让他继续学业,不要中断。”

她的诚恳打动了父母,在顾清华的劝说下,母亲终于松口,让我继续上学。那一刻,我看到父母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那是对未来、对儿子的期待。

回学校的路上,我忍不住问道:“老师,学校真的有助学金吗?”虽然我很感激,但内心深处,我对这笔突然出现的“助学金”仍存有疑虑。

顾清华笑了笑:“你只管好好学习,这些事不用操心。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全力以赴,争取考出好成绩,给家人一个交代,这才是最重要的。”她的回答模糊不清,却让我更加确信,这所谓的“助学金”很可能是她自己的钱。

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既感动又惭愧。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她的恩情。

04

回到学校后,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休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备战高考。

顾清华也给了我许多帮助,有时会额外给我补课,讲解难题,有时则给我一些鼓励的话语,让我保持信心。

高考前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紧张也最充实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宝贵,我努力不让任何时间白白流逝。

顾清华的支持和鼓励,成了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每当我感到疲惫想要放松时,想到她的付出,就会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奋斗。

得益于顾清华的帮助和鼓励,我顺利地度过了高三,以全校第五的成绩考入了省城的大学。那天,成绩公布,我兴奋地跑到顾清华办公室,将喜讯告诉她。

她听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我就知道你能行!这个成绩很好,完全可以上重点大学了。恭喜你,李明,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哽咽着道谢,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激。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可能早已辍学回家,哪还有机会站在大学的门槛前?



临行前,顾清华送了我一支钢笔作为礼物。那是一支普通的英雄牌钢笔,但在我眼中,它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珍贵。

她嘱咐我:“出去了,好好学习,将来学成回来,为家乡做贡献。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

我拼命点头,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那天离别,她站在校门口目送我远去,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

当时的我没有回头,不知道她的眼中是否含着泪水,不知道她心中是否有千言万语想要嘱咐。

大学四年,我勤工俭学,努力学习,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了设计院工作。那是一家在业内颇有名气的设计院,能被分配到那里,是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机会。

初到单位,我兢兢业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第一次领到工资时,我立刻寄了一部分回家,帮助父母重建家园。剩下的钱,我想着要给顾老师买件礼物,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但工作后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渐渐地,我很少想起故乡和顾老师。

设计图纸、会议汇报、工地检查,这些事情占据了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每年春节,我都会给家里寄些钱,但因为工作忙碌,很少回家。

对顾老师,更是只在最初几年寄过几封信,表达感激之情,后来工作渐忙,连这点联系也断了。

我的生活重心完全转移到了事业上,成了一个典型的“北漂”,为了工作和前途,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根在何处。

如今十年过去,站在这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我心中满是愧疚。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忘记了是谁给了他起飞的翅膀。

这次出差途经家乡,我决定一定要去看看顾老师,感谢她当年的帮助与鼓励。

也许是因为岁月的冲刷,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愧疚,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我欠顾清华一声谢谢,一声迟到十年的谢谢。

我在县城的小商店买了些水果点心,又精心挑选了一方上好的丝巾,这才向顾老师家走去。那是一条印有淡雅山水画的丝巾,质地柔软,色彩典雅,很适合顾老师的气质。

尽管如此,我仍觉得这礼物太过寒酸,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记忆中的小路似乎变窄了,两旁的矮墙上爬满了春藤,偶有早开的小花点缀其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这一切都如此熟悉,仿佛时光倒流,我又回到了那个懵懂的少年时代。

过了桥头的杂货店,我向几位在树下乘凉的老人打听顾老师的住址。那些老人大多是我小时候就认识的长辈,如今都已满头白发,佝偻着背,但看到我时,眼中仍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顾老师啊,还住在老地方呢,这么多年没换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指了指村尾的方向,“前些日子听说她身体不太好,经常去县医院看病。你是她学生吧?难得有学生回来看她,她肯定高兴。”

听到顾老师身体不好,我心中一紧,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沿着熟悉的路,拐过最后一个弯,一座普通的砖瓦房映入眼帘,门前的石阶已被岁月磨得光滑。

房子看起来老旧但整洁,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随风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那扇斑驳的木门。“咚咚咚”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清脆。

片刻后,门开了,站在门后的却是一位从未见过的中年男子。他约莫四十出头,眼神疲惫,脸上带着岁月的痕迹,看到我时微微一愣。

身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朴素又整洁,双手粗糙,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痕迹。

我一时语塞,手中的礼物似乎变得沉重起来。原本准备好的话语,在看到陌生人时全都忘到了脑后。

“您好,请问…顾清华老师在家吗?我是她以前的学生。”我略显尴尬地说道,声音比预想的要小许多。

男人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既有惊讶,又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欣慰:“你是…李明?”

我惊讶地点点头:“是的,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个人,他如何能一眼认出十年未见的我?

“进来吧,我姐经常提起你。”男人侧身让我进入院子,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原来他是顾老师的表弟。我松了一口气,跟着他走进院子。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角落里种着几株月季,想必到了花期会很美。院墙边还有一小片菜地,种着一些常见的蔬菜,郁郁葱葱,显示出主人的用心照料。

“我叫刘海,是清华的弟弟。”男人边走边说,声音低沉而温和,“姐姐这些年一直很挂念你们这些学生,特别是你,她常说你是她教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之一。”

05

听到这话,我心中一阵酸楚。十年来,我几乎没有联系过顾老师,她却一直记得我,还对我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这份师恩,如何报答?

我跟着刘海穿过小院,走进了那间记忆中的老屋。屋内陈设简单,八仙桌,竹靠椅,墙上挂着几幅书法,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些小物件,像是学生们送的礼物。

一个小小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大多是文学和教育类的,还有一些看起来很旧的相册。

房间虽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处处体现着主人的素雅品味。阳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墨香和茶叶的清香。

“姐,有客人来了。”刘海朝里屋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兴奋和期待。

“是谁啊?”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从里屋传来,那声音虽然多了几分沙哑,但依然如我记忆中那般温柔,如同春风拂过湖面,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我的心突然颤动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炎热的教室,回到了那个坐在后排的自卑少年身上,聆听着台上年轻老师的谆谆教诲。

刘海没有回答,只是示意我跟他往里走,眼神中带着一丝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静自己加速的心跳,跟着刘海向里屋走去。

推开卧室的门,昏暗的光线中,窗边坐着一个瘦弱的身影

她背对着门,正低头看着一本书,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肩头,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她的身影看起来如此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

屋内摆设简单,一张小床,一个床头柜,一个书桌,还有一把摇椅,就是全部的家具了。墙上挂着一些照片,看起来是学生们的合影,其中就有我们那届的毕业照。床头柜上放着一些药瓶和一杯水,证实了我的担忧——顾老师确实身体不好。

“顾老师…”我轻轻唤道,声音哽咽。多少次梦回母校,多少次在睡梦中看到她在讲台上微笑的样子,如今终于再次相见,却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那身影微微一颤,缓缓转过身来。



时光是把残忍的刻刀,曾经那张年轻秀美的脸上,如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她的鬓角已经斑白,脸颊凹陷,身材也比从前消瘦许多。

曾经明亮的眼睛却依然清澈,只是多了几分沧桑和倦意。那目光如水般温柔,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坚毅和智慧。

顾老师看到我,先是一愣,随即眼中泛起了泪光:“李明,真的是你啊!”她的声音颤抖,满是难以置信。

我快步上前,单膝跪在她面前,将礼物放在一旁的小桌上:“老师,我…我来看您了。”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只剩下这简单的一句。多年来的亏欠,如何用语言表达?

顾清华伸出手,轻轻抚摸我的脸庞,仿佛在确认这不是一场梦:“你能回来,老师真的很高兴。”她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指节因常年握笔而微微变形,但那触感却无比温暖。

刘海默默地退出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给我们留下独处的空间。

“老师,这些年您…”我看着她苍老的面容,心中充满了内疚和痛楚。十年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如此明显的痕迹,而我却没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陪在身边。

“没什么,只是老了些。”顾清华笑着说,那笑容依然如当年般温暖,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来,坐下说,你现在在哪里工作?结婚了吗?”她拉着我的手,示意我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我在她对面坐下,将这些年的经历一一道来。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方一家设计院工作,因为勤奋肯干,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重用。

参与过城市道路规划,也设计过跨江大桥,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如今,我已是院里的骨干,负责了几个重要项目,生活条件也比从前好了很多。

“结婚的事,还没顾上。”说到这里,我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工作太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

顾老师听完,欣慰地点点头:“你能有今天,真的很好。老师为你骄傲。”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老师,这都是您的功劳。”我真诚地说,声音哽咽,“如果不是您当年的帮助和鼓励,我可能早就辍学回家了,哪会有今天的成就?”

顾清华摇摇头:“这是你自己的努力,老师只是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会遇到帮助自己的人,关键是要珍惜这些机会,并且有朝一日,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聊了很多,从高中的趣事到如今的生活,仿佛要把这十年的空白一次填满。

她问我工作上的挑战,问我对未来的规划,甚至问我有没有喜欢的姑娘,就像当年在学校时一样,关心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屋外,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房间,为这简朴的空间镀上了一层金色。微风吹过窗帘,带来远处花草的香气,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老师,您这些年…过得好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触碰到什么伤心事。

顾清华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挺好的,一直在学校教书,去年才退下来。这辈子教了三十多年书,看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工程师,还有的成了老师,继续传递知识和智慧。这样的人生,很充实,也很幸福。”

她的话语平静,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和豁达。

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她背后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看到了她在讲台上挥洒汗水的身影,看到了她批改作业到深夜的孤独背影。

“您…”我刚想再问,门外传来了刘海的声音。

“姐,该吃药了。”刘海端着一杯水和几粒药片走了进来,眼中带着关切。

顾清华顺从地接过药片,一口吞下,然后喝了几口水。她的动作熟练,似乎这已经成了日常的一部分。

刘海看了看我,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转身离去,留下我和顾老师继续交谈。

06

“老师,您…生病了?”我担忧地问道,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没什么,就是老毛病,这些年总是犯。”顾清华轻描淡写地说,但我看得出她的勉强。那苍白的脸色,瘦弱的身躯,时不时咳嗽的症状,都表明她的病情可能比她说的要严重得多。

我心中一痛,低下头,不知该说些什么。十年来,我几乎没有关心过老师的近况,如今看到她身体不好,心中的愧疚如潮水般涌来,几乎将我淹没。

“对了,你吃饭了吗?留下来一起吃个便饭吧。”顾清华似乎想转移话题,声音中带着期待。

“好,好的。”我连忙点头,心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多陪陪老师,哪怕只是简单的一顿饭。

我跟着顾清华来到厨房,本想帮忙,却被她婉拒了。

“你是客人,坐着就好。”她笑着说,身影却显得那么单薄。

刘海看了看我,示意我跟他到院子里去。

春夜微凉,月光如水,院子里的花木在夜色中呈现出朦胧的轮廓。

刘海点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李明,我有些话,想跟你说说。”

我看着他严肃的表情,心中隐约有些不安:“刘大哥,您说。”

“姐姐的病…其实很严重。”刘海的声音低沉,“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时间。”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我一时站立不稳,扶住了身旁的矮墙。

“不…不可能,老师她才…”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白血病,晚期了。”刘海吐出一口烟,眼中的悲伤无法掩饰。

“为什么不去大医院治疗?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一定有办法的!”我急切地说。

刘海苦笑了一下:“钱的问题,治这病要花很多钱,姐姐的积蓄不够,我家里也…”

我立刻打断他:“钱不是问题,我可以…”

“你想得太简单了。”刘海看了我一眼,“我姐这人,你是知道的,她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麻烦别人。”

我沉默了,是啊,顾老师一向如此,永远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其实,姐姐这一生,为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刘海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他告诉我,顾清华这些年一直坚守在这所偏远的中学,尽管有很多次调往条件更好的学校的机会,她都放弃了。

学校里的老师来了又走,唯有她坚持了下来,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她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过无数贫困学生,有时甚至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把钱给最需要的孩子。

“我常劝她,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可她总说:'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看着他们一个个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听着刘海的叙述,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李明,你可能不知道,当年姐姐为了你,付出了多少。”刘海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我心中一震:“什么意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