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1988年,我升副营长后嫁给煤矿老板。

本以为是遇到救赎,可谁知竟是命运的捉弄。

直到结婚当天晚上,我偶然打开床头柜的抽屉找计生用品,可却不小心发现他的真实身份:

"这...这是什么?"

01

1988年的夏天,军营里的白杨树挺拔如同士兵,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光影。

顾小瑾站在部队操场的正中央,迎接着她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

"顾小瑾同志,经上级批准,任命你为本营副营长!"

营长宣读完任命书,将一枚闪亮的肩章郑重地别在她的肩膀上。

顾小瑾挺直腰板,朗声回应:"保证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阳光照在她棱角分明的脸庞上,二十八岁的顾小瑾已经在军营中度过了整整十年。

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姑娘,到如今独当一面的副营长,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晋升仪式后,战友们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表示祝贺。

"小瑾姐,你可是咱们女兵连出来的骄傲啊!"年轻的女兵小刘崇拜地看着她。

顾小瑾笑着揉了揉小刘的头发:"什么骄傲不骄傲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小瑾啊,这回你可真给咱们女兵争气了。这么多年,你没白吃这份军粮。"

老班长王姐拍着她的肩膀,眼里满是欣慰。

回到宿舍,顾小瑾独自坐在床边,摩挲着新配发的副营长证件。

镜子里的自己,眉眼间已经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坚毅。

她想起十年前离开村子时,母亲在村口依依不舍的目光。

"瑾儿,你要是在部队待不下去,随时可以回来。"

"妈,您放心,我一定会让您骄傲的。"

十年了,她不仅没有回去,反而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军营成了她的第二个家,严明的纪律和艰苦的训练塑造了她的性格:

雷厉风行、公正果断,却也不失女性的细腻。

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夜里十一点熄灯,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工作,顾小瑾从未有过怨言。

在训练场上,她能和男兵一样负重奔跑;在文化课上,她总是认真记笔记,争取每一分;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她踊跃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渐渐地,顾小瑾成了女兵连的标杆,连队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她。

每逢节假日军营文艺汇演,顾小瑾那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总能唱得战友们热泪盈眶。

连长常说:"小瑾这嗓子,要不是来当兵,准能当文工团的台柱子。"

就这样,顾小瑾在军营的青葱岁月里,像一株挺拔的白杨,一天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顾副营长,你可别推辞,这次军民联欢会非得你去不可!"

这天一大早,文娱委员赵晓杰就堵在了顾小瑾的办公室门口。

顾小瑾头也不抬地继续写着手中的报告,"我这儿还有一堆工作没完成,你找别人去吧。"

"这不成啊!上级特意嘱咐,要展示咱们部队的精神风貌,您是咱们的金嗓子,这次不露一手,说不过去啊!"赵晓杰苦口婆心地劝说。

顾小瑾放下笔,无奈地笑了笑,"行吧,我就唱一首,唱完立马回来处理文件。"

这年的春天,市里组织了一场军民联欢会。

名义上是增进军民情谊,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地方企业和部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联欢会在市文化宫举行,红色的横幅上写着"军民一家亲,共筑中国梦"几个大字。

顾小瑾穿着整齐的军装,在后台做着准备,选了一首《绒花》。

这首歌她已经唱了无数次,早已烂熟于心。

"下一位,来自某部的顾小瑾同志,为大家带来歌曲《绒花》!"

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顾小瑾大步走上舞台。

灯光下,她挺拔的军姿和明亮的眼睛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清亮的歌声响起,仿佛春风吹过山谷,清澈见底。

"绒花,绒花,风雨中开放的绒花..."

歌声中,顾小瑾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台下。

在第三排靠左的位置,一个穿着深蓝色西装的男人正专注地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一丝惊艳。

与其他听众捧场式的掌声不同,那个男人的眼神中似乎有着更深的东西。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顾小瑾谢幕后准备离开,却被一个工作人员拦住了。

"顾同志,有位郑先生想请您过去一叙。"

顾小瑾皱了皱眉,"什么郑先生?"

"是市里煤矿的负责人,郑江同志,也是今天活动的赞助方之一。"

出于礼貌,顾小瑾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一个休息室。

推门进去,正是刚才她注意到的那个穿深蓝色西装的男人。

"顾营长,您好,我是郑江,久仰大名了。"郑江站起身,伸出手来。

顾小瑾客气地握了握手,"郑先生客气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军人。"

"不普通,一点也不普通。能在这个年纪当上副营长的女军官,全市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

顾小瑾有些惊讶,"郑先生似乎对我很了解?"

"是啊,你们部队最近的军民共建活动我都有参加,只是一直没机会和你认识。今天听了你的歌,更是佩服,军营里能培养出你这样多才多艺的军官,真是了不起。"郑江坦率地说。

顾小瑾被他直率的态度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军人的警惕性让她保持着距离,"郑先生过奖了。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还要回部队。"

"别急着走,"郑江递给她一张名片,"我们煤矿最近在搞安全生产月活动,想邀请你们部队的同志过来做个报告,谈谈军队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如何?"

顾小瑾接过名片,"这事我需要请示上级。"

"当然,当然。"郑江点点头,"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听到你的歌声。"

就这样,一场看似偶然的相遇,成了顾小瑾人生轨迹转变的起点。

02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因为军民共建的关系,顾小瑾和郑江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

每次活动,郑江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对部队的工作充满敬意,更对顾小瑾的才能赞不绝口。

"郑先生看起来对你挺有意思啊,"战友小张在一次活动后打趣道。

顾小瑾摇摇头,"别胡说,人家只是尊敬军人罢了。"

"我看不仅仅是尊敬那么简单,你也不小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面对小张意味深长的打趣,顾小瑾没有接话,但心里却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是啊,今年她已经二十八岁了,在那个年代,早已是"大龄剩女"。

父母的来信中也常常旁敲侧击地询问她的婚事,只是她一直以工作忙碌搪塞过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江邀请顾小瑾参观他的煤矿。

那是一座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矿井,安全设施一应俱全,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比顾小瑾想象中要好得多。

郑江带着顾小瑾参观时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推进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技术改造,煤矿曾经是高危行业,但我相信,只要管理得当,技术过硬,同样可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顾小瑾对郑江的理念很是赞同,"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你能有这样的意识,工人们也就有了保障。"

参观结束后,郑江邀请顾小瑾共进晚餐。

在一家安静的餐厅里,郑江第一次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从小对我要求很严格。大学毕业后,他们希望我能出国深造,但我选择了留在国内,从基层做起。"

"为什么选择煤矿这一行?"顾小瑾好奇地问。




郑江笑了笑,"可能是因为想证明自己吧。煤矿是最艰苦的行业之一,如果能在这里做出成绩,就算对得起父母的期望了。"

那一晚,他们聊了很多,从各自的工作到人生理想。

顾小瑾发现,郑江不仅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他创办的煤矿不仅解决了当地数百人的就业问题,还设立了专门的基金,资助矿工子女上学。

"在我看来,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理念深深打动了顾小瑾。

在军营中,她一直被教导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郑江虽然是一个商人,却也有着相似的情怀。

随着接触的增多,顾小瑾对郑江的好感与日俱增。

郑江待人接物的方式、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都与顾小瑾心中的理想伴侣形象越来越吻合。

终于,在认识半年后的一个秋日傍晚,郑江在江边向顾小瑾求婚了。

郑江单膝跪地,掏出一枚钻戒:

"小瑾,我知道这有些突然,但我确信你就是我要共度一生的人。嫁给我好吗?"

顾小瑾的心怦怦直跳,她没想到郑江会这么快就提出求婚。

虽然内心已有答案,但军人的谨慎让她犹豫了一下。

"郑江,我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

"时间长短不是衡量感情的标准,重要的是,我们彼此了解,彼此欣赏,我相信我们能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看着郑江坚定的眼神,顾小瑾终于点了点头,"好,我愿意。"

郑江激动地将她抱起,在江边转了一圈又一圈,引来路人的阵阵掌声和祝福。

当晚,顾小瑾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她即将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开始一段全新的人生。这个决定让她既期待又忐忑。

第二天一早,顾小瑾就向上级提交了退役申请。

营长看着申请书,叹了口气:

"小瑾啊,你是我见过的最有前途的女军官,真的决定了吗?"

顾小瑾坚定地点点头,"是的,营长。我想尝试不一样的生活。"

"那个郑江,你了解多少?"营长关切地问。

"他是个好人,事业有成,对社会有责任心。"顾小瑾简单地介绍道。

营长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在申请书上签了字:

"好吧,既然你决定了,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过记住,部队永远是你的家,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回来。"

就这样,顾小瑾结束了自己十年的军旅生涯,准备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顾小瑾的退役手续办得很快,离开军营那天,整个连队的战友们都来送行。

老班长王姐红着眼眶,塞给她一个小包袱:

"这是我们大家凑的一点心意,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

顾小瑾抱了抱王姐,"放心吧,我会常回来的。"

走出军营大门的那一刻,顾小瑾回头望了望那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心中百感交集。



军营的青春,严明的纪律,艰苦的训练,友爱的战友,这一切都将成为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

郑江早已在门外等候,看到顾小瑾出来,立刻迎了上去,接过她的行李。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责任了。"郑江温柔地说。

顾小瑾点点头,跟着郑江上了车,向新生活驶去。

03

郑江在市中心有一套三居室的公寓,装修得简约而温馨。

顾小瑾一进门,就被客厅里那面书墙吸引了:

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从文学到历史,从经济到哲学,应有尽有。

"没想到你还是个藏书家。"顾小瑾惊讶地说。

郑江笑着解释,"闲暇时喜欢看看书,开阔视野。"

接下来的日子,顾小瑾逐渐适应着新的生活。

从军人到煤矿老板的未婚妻,身份的转变让她一时有些不适应。

郑江体贴地给了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并安排她在煤矿的办公室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和员工培训,这正好发挥了她在军队中积累的经验。

婚礼定在了退役三个月后的5月,郑江负责大部分的筹备工作,而顾小瑾则忙着适应新工作和准备嫁妆。

"妈,您和爸到时候早点来,提前熟悉一下场地。"顾小瑾在电话中对母亲说。

"好好好,我和你爸都等不及要见未来的女婿了。听说是煤矿老板?家里条件一定很好吧?"

顾小瑾笑了笑,"条件是不错,但最重要的是人品好。"

"那就好,那就好。"母亲欣慰地说,"对了,他家里人什么时候来见面?"

顾小瑾沉默了一下,"他父母在国外,可能赶不回来参加婚礼。"

"这么大的事,父母不回来?"母亲有些惊讶。

"他说他父母年纪大了,长途旅行不方便,等以后有机会再带我去见他们。"

顾小瑾解释道,虽然心里也有一丝疑惑。

婚礼前一周,顾小瑾的父母从老家赶来。

第一次见面,郑江表现得彬彬有礼,给未来的岳父岳母准备了丰厚的见面礼,并带他们参观了自己的煤矿,介绍了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

顾父是个实在人,见郑江事业有成,为人也谦虚,很是满意这个准女婿。

只是晚上单独和女儿聊天时,还是提出了疑问。

"小瑾啊,郑江这孩子看着不错,就是父母不来就算了...怎么他家里人一个都不来,是不是有点奇怪?"

顾小瑾安慰道:"爸,他说了,父母在国外赶不回来,其他亲戚关系疏远,所以就没通知。"

"那你有没有见过他父母的照片什么的?"顾父追问。

顾小瑾摇摇头,"他很少提及家人,我也不好多问。"

顾父叹了口气,"也罢,婚姻是你们自己的事,只要你们真心相爱,其他的都是小事。"




婚礼当天,宾客如云。

除了顾小瑾的家人和原部队的战友外,郑江这边的宾客多是商界和政界的人士,个个西装革履,谈吐不凡。

这让顾小瑾的父母有些不自在,总觉得格格不入。

"今天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正式结为夫妻!"

在司仪的引导下,郑江和顾小瑾交换了戒指,相互承诺彼此忠诚,相守一生。

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此起彼伏。

婚宴上,郑江的朋友敬酒时,常常提到一些顾小瑾不了解的往事和人物,郑江总是巧妙地转移话题,避而不谈。

这引起了顾小瑾的注意,但在喜庆的氛围中,她并没有多想。

婚礼结束后,郑江带顾小瑾回到了新房——一栋位于市郊的别墅。

这是郑江的婚礼惊喜,顾小瑾之前并不知道他还有这样一处产业。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郑江拉着顾小瑾的手,带她参观着宽敞明亮的新居。

别墅里的陈设简约而高雅,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主人的品位。

顾小瑾尤其喜欢那个面向花园的书房,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温暖而静谧。

"老婆,喜欢吗?"郑江从背后环抱住顾小瑾。

"喜欢,太喜欢了。"顾小瑾靠在郑江怀里,感受着幸福。

这一刻,所有的疑虑都被抛到九霄云外,顾小瑾只想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

"累了吧?要不要先休息一下?"郑江体贴地问。

顾小瑾摇摇头,"还好,就是有点渴。"

"我去倒水,你先坐会儿。"郑江转身走向厨房。

顾小瑾再次环顾着这个即将共度余生的家,心中满是甜蜜。

郑江端着水回来,递给顾小瑾:"来,喝点水。对了,我去客房洗个澡,你占主卧?"

顾小瑾点点头,"好。"

04

等换好‘特意准备的睡衣’,反复做好心理建设后,顾小瑾才磨磨蹭蹭走出。

此时,郑江已经躺在床上,看到顾小瑾出来,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

"过来,怎么洗这么久。"

郑江倚在床头,柔情地看着顾小瑾,"今天真漂亮,我的军营玫瑰。"

顾小瑾脸上泛起红晕,"少贫嘴,大喜的日子,累死我了。"

郑江拍拍身边的位置,"过来,新婚之夜才刚刚开始呢。"

顾小瑾轻轻坐在床边,郑江的手臂环绕过她的肩膀,两人相视而笑。

一天的疲惫似乎在这一刻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新婚的甜蜜与期待。

郑江轻抚着顾小瑾的发丝,吻了吻她的额头,然后是鼻尖,最后是嘴唇。

顾小瑾闭上眼睛,回应着丈夫的亲吻。两人的呼吸逐渐急促起来,气氛渐渐升温。

"等一下,我去拿点东西。"郑江轻轻推开顾小瑾。

他俯身探向床头柜,拉开抽屉。

顾小瑾知道他要找什么,军营的健康教育课上早就普及过这些知识。




她害羞地别过脸,听着抽屉拉开的声音。

"奇怪,怎么不在这儿?"郑江嘀咕着,继续在抽屉里翻找。

顾小瑾转过头,好奇地看着郑江的动作,"找不到了?"

"应该是放在这个抽屉里的..."郑江的声音透着困惑。

"让我来吧。"顾小瑾欠身探过去,接替郑江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摸索。

忽然,她的手指触碰到一个方形的小盒子,"找到了!"她欣喜地说,将盒子拿出来。

但当她打开盒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