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何文正已经六十二岁了,朝安大学生物系这座象牙塔里最倔强的老橡树。
即使身形日渐消瘦,头发灰白稀疏,眼窝深陷,可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总让学生们不敢与他对视太久。
他办公室的橡木门总是半掩着,仿佛在诉说主人既不完全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不愿敞开心扉。窗台上常年堆放着各种玻璃瓶,里面浸泡着奇形怪状的植物标本,在阳光下折射出神秘的光芒。
青山,那座城郊的山脉,是他一生的研究对象。
三十年前,他凭借《青山生态系统解析》一书成名,那本厚重的砖头书不知怎的竟风靡一时,连门外汉都爱翻两页,说是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脉动。
那时的何文正,西装革履出入各种学术场合,被誉为"中国生态学的骄傲"。
照片上的他神采奕奕,右手总是下意识地抚摸着自己浓密的黑发,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
如今那些照片被他锁在抽屉最底层,与泛黄的奖状和证书作伴。
如今的何文正,在学术圈几乎成了隐形人。
不发论文,不参加会议,只固执地带着老旧的采样设备往青山跑,每次回来,裤腿上沾满泥土,手臂上常有不明的划痕。
他的野外工具箱有二十多年历史,木质把手被汗水浸透变形,金属部分锈迹斑斑,但他始终拒绝更换,坚称"这些老家伙们认识山里的每一寸土地"。
系里的年轻人笑话他是"痴心妄想的老顽固",说他守着三十年前的荣誉吃老本。
教工餐厅里,每当何文正独自一人踱步而入,窃窃私语便如涟漪般蔓延开来。
而林小溪是何文正视若珍宝的学生。
二十三岁,生物系大四,瘦高个子,戴着黑框眼镜,走路带风。她的笔记本总是鼓鼓囊囊,塞满了野外采集的草叶和手绘的植物速写。
休息日,当同龄人沉浸在购物中心和咖啡厅时,她却在实验室里对着显微镜兴奋地喊叫:"快看这个孢子结构!"她对生态学有种近乎偏执的热爱,能为了一棵稀有植物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
宿舍床头贴满了青山的地图和植被分布图,枕边放着何文正那本早已绝版的《青山生态系统解析》,书角已经翻卷发白,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何老师讲的东西,是书本里找不到的,"她常这样告诉嘲笑她的同学们,"野外经验才是真本事。"
她模仿何老师说话的神情,眼睛闪闪发亮,仿佛在传递某种神圣的使命感。
有次野外采样,她不慎踩空扭伤了脚踝,却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坚持完成了整个路线,只因何老师曾说过:"自然不会等人,错过了这个季节,有些奥秘就永远失去了。"
林小溪跟着何文正跑野外已经两年多了,从不嫌苦不嫌累。
早出晚归,风吹日晒,她总是笑嘻嘻地说:"老师,我还能再走十公里!"她的皮肤因长期户外活动变得黝黑,手指上布满了细小的伤痕和老茧,这些在其他女生眼中的"缺陷",她却视若勋章,骄傲地展示给每一位好奇的旁观者。
系里闲言碎语不断。
有人说林小溪是"投机分子",靠着讨好老教授混好处;
更有人暗示两人关系"不正常",毕竟何文正一把年纪了,妻子早在十年前就去了国外再没回来,独生女何雨心也跟他关系疏远,说不定是寂寞出了差错。
茶水间里,助教们常拿这对"怪异搭档"打趣,模仿何文正板着脸指点江山,林小溪则眼睛发光地记录每一个字。
对此,林小溪从不解释,何文正更不屑一顾。当流言传到他耳朵里时,他只是冷哼一声:"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后继续埋首于那堆发黄的纸张和标本中。
他们依旧每周去青山三次,风雨无阻。
青山的晨雾中,常能看见一老一少两个身影,缓慢而坚定地攀登,仿佛守护着某个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秘密。
02
最近这段日子,何文正变得越发古怪。
他时常半夜出现在实验室,对着青山的地形图发呆,手指在某几个点上反复划动,嘴里念叨着谁也听不清的话语。
实验室的灯亮到凌晨,清洁工见了都直摇头:"老教授怕是魔怔了。"
更可怕的是,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
一开始只在他疲惫时才出现,后来几乎成了常态。
握笔、倒水、操作显微镜,都变得困难。林小溪担心得不行,几次劝他去医院检查,都被他不耐烦地挥手拒绝。
"老毛病了,跟了我大半辈子,"何文正的声音干涩,"别操这份闲心。"
他在学校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系主任周明辉,那个四十多岁的精明男人,明里暗里地劝他退休。青山生态观测项目的经费被砍掉,理由是"多年无实质成果",连他的研究生名额都被削减。
何文正对此缄默不语,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林小溪看得出,老人的脊背又弯了几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那个星期二的傍晚,林小溪记得很清楚。她在实验室帮何文正整理样本,无意中发现一份水样分析报告。数据很奇怪,重金属含量远超正常值,但采样地点一栏却是空白。
"老师,这是哪里的水样?"她好奇地问。
何文正猛地从显微镜前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他迅速拿过报告,塞进抽屉,声音异常严肃:"有些事,知道了不一定是好事。"
林小溪愣在原地,心里涌起一阵不安。何文正从未对她保留过任何研究发现,这突如其来的神秘让她隐约感到恐惧。
她犹豫着问:"老师,您是不是在青山发现了什么问题?"
何文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让她想起冬日里冰封的湖面,寒冷而深不见底。
"小溪,记住我的话,"他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真相有时候会要人命。"
03
那个夜晚,林小溪在宿舍复习到凌晨一点,正准备关灯睡觉,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何文正发来的短信:"马上来青山东崖,带上手电筒和采样器,不要告诉任何人。"
她盯着手机屏幕,心跳加速。
何老师从未在半夜找过她,更不会用这种命令的口吻。她回了信息:"老师,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吗?"
没有回复。
林小溪咬了咬嘴唇,翻出衣柜里的户外冲锋衣和登山鞋。脑海中警铃大作,但对何文正的信任和担忧战胜了恐惧。她套上衣服,抓起背包,悄悄离开了宿舍。
夜晚的校园静谧如水,只有路灯投下孤独的光圈。她开着自己那辆破旧的小车,驶向城郊的青山。
到达山脚时已是凌晨两点,四月的夜风冰冷刺骨。林小溪打开手电筒,光柱在漆黑的山路上划出一道细线。她深吸一口气,沿着熟悉的小径往上走。
"谁?"
一个黑影突然从树丛中窜出,林小溪惊得差点叫出声。手电光照去,是一张熟悉的面孔——赵海洋。
"赵师兄?你吓死我了!"林小溪拍着胸口说。
赵海洋,三十岁出头,瘦高个子,戴着黑框眼镜,脸上总是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他是何文正早年的学生,现在做自由记者,专跑调查报道,有"拼命三郎"的外号。
"你才是吓人,大半夜一个女孩子跑山里来干嘛?"赵海洋低声问,神色紧张。
林小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何老师让我来的。"
赵海洋脸色一变:"何老师?他在山上?"
"你也是来找他的?"林小溪敏锐地察觉到赵海洋的不安。
赵海洋叹了口气,拉着她走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声音压得极低:"小溪,你知道青山的事吗?"
"什么事?"
"三个月前,我接到线报,说青山深处有家矿厂在偷排废水,"赵海洋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排出的都是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直接流进地下水系统。"
林小溪倒吸一口冷气,想起何文正抽屉里的那份水样报告。
"你觉得何老师发现了这件事?"她问。
赵海洋点点头:"不仅如此,我怀疑他掌握了更多。那家矿厂背后是谭家,谭市长的亲戚,根基深得很。何老师最近的举动太反常,我担心他..."
话没说完,林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人对视一眼,迅速噤声。
是何文正。
他穿着旧军绿色冲锋衣,背着样本箱,脸色苍白如纸,看起来疲惫不堪。
"老师!"林小溪冲上去。
何文正看见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为焦急:"你怎么这么快就来了?我让你明天再来的!"
林小溪愣住了:"您短信上说让我马上来啊。"
"什么短信?我手机丢了两个小时了!"何文正脱口而出,随即脸色大变,"不好,有人设局!"
就在这时,赵海洋从暗处走出:"老师,是我。"
何文正神色复杂地看着赵海洋:"你还是来了。"
赵海洋苦笑:"我跟了您多少年,您的异常我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何文正沉默片刻,忽然抓住林小溪的肩膀,语气急促:"听着,你们两个必须马上离开这里,越远越好!我已经把证据交给了可靠的人。"
"什么证据?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林小溪焦急地问。
何文正没来得及回答,远处突然亮起几道手电光,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
"走,快走!"何文正推着他们往林子深处走,"分开走,别回头!"
林小溪刚要反对,何文正突然低声咒骂一句,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塞给她:"如果我出事,把这个交给我女儿何雨心。记住,别相信任何人!"
04
一切发生得太快。
手电光越来越近,至少有五六个人向他们逼来。林小溪本能地想躲,却被何文正一把推向相反的方向:"跑!别管我!"
赵海洋拉着她刚跑出几步,身后传来何文正的怒吼:"你们是谁?谭家派你们来的?"
随即是一阵混乱的打斗声和痛呼。
林小溪挣脱赵海洋,转身冲回去。借着月光,她看见何文正被三个蒙面人围住,一人手持棍棒,正往老人身上招呼。
"住手!"她尖叫着冲上去。
一个蒙面人回头,手电光直射她的眼睛,刺得她睁不开眼。她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冷冷地说:"带走女孩,老头子解决掉!"
赵海洋不知从哪里冲出来,一头撞向那个说话的人,两人扭打在一起。林小溪趁乱跑向何文正,却见老人已被逼到了崖边。
月光下,何文正的脸惨白如鬼,额头上有血流下。他看见林小溪,眼中闪过一丝绝望的温柔,随即变得坚决:"小溪,别过来!去找雨心!"
还没等林小溪反应过来,一个蒙面人一棍子打在何文正的腿上。老人身子一晃,整个人向后倒去,坠入崖下的黑暗中。
"不!"林小溪撕心裂肺地喊道,不顾一切地冲向崖边。
她没看见身后的蒙面人举起了棍子,重重地砸在她的后脑上。一阵剧痛后,她的世界陷入黑暗。
最后的意识里,她似乎听见赵海洋在呼喊她的名字,还有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05
林小溪是被刺眼的白光唤醒的。
她眨了眨眼,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浑身疼得像被车碾过。
"醒了?感觉怎么样?"病房门口站着一位中年警察,手里拿着记事本。
记忆如潮水般涌回。崖边、蒙面人、何文正坠崖的画面。她猛地坐起,剧痛让她倒吸一口气:"何老师!何老师怎么样了?"
警察的表情告诉了她一切。
"何文正教授当场死亡,"警察的声音平板而公式化,"我们在你旁边找到了他。你能告诉我你们凌晨三点在青山东崖干什么吗?"
林小溪的眼泪夺眶而出。何文正死了?那个倔强的老人,那个总是说"真相在自然中"的导师,就这样消失了?
她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何文正短信召唤她去青山,以及遇袭的经过,但隐瞒了U盘的事。
警察记录着,时不时皱眉:"所以你说有蒙面人袭击了你们?"
"是的!他们把何老师推下崖的!这是谋杀!"林小溪激动地说。
警察合上本子,表情复杂:"林同学,现场没有任何打斗痕迹,也没有第三方足迹。初步调查显示,何教授可能是在采集样本时不慎坠崖,你去救他时也摔了下去,但被树枝挂住了。"
"不可能!"林小溪激动得撕扯着点滴管,"我亲眼看见他们打人!赵海洋也在,他可以作证!"
"赵海洋?"警察挑眉,"我们没在现场发现第三个人。"
林小溪如坠冰窟。赵海洋去哪了?他为什么不出来作证?
警察离开后,她颓然靠在枕头上,泪水无声地流下。何文正最后的眼神和话语在她脑海中回荡:"去找雨心...别相信任何人..."
正当她陷入绝望,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真相在青山深处,别回头。"
林小溪心跳如鼓,这是何文正的口吻!可短信时间是今天凌晨四点,何文正坠崖后整整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