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妈,听说政府要开发咱这片区域了,你家宅基地怎么也能拿一百八十万!」隔壁的赵婶激动地嚷嚷着。

「妈,这笔钱您打算怎么处理?」女儿小云轻声问道,眼神平静如水。

「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这钱当然得给你哥买婚房用。」林妈语气坚决。

「哥,恭喜你。希望这笔钱能帮你圆梦。」小云嘴角微扬,眼中情绪无人能解。

——"林妈拆迁款全给了儿子,女儿一言不发,六十五岁寿宴那天林妈彻底震惊了。"



夏末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线,洒在小李庄的土路上。老槐树枝叶繁茂,投下斑驳的树影。林妈站在祖传的老宅门前,双手支在腰间,目光扫视着院中那些堆积了几十年的旧物,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一声长叹从她干裂的嘴唇间溜出。

「岁月不饶人啊。」她喃喃自语。

这座承载了她大半生悲欢的老房子,再过不久就会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化为一堆碎砖烂瓦。

二十天前,镇里下发了开发通知,整个小李庄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湖面,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话题都离不开拆迁补偿和安置房的事。

赵婶提着刚从自家菜园摘来的茄子,倚在林妈家的篱笆门边,眼中闪烁着八卦的光芒。「老姐,你家那块地足有一百五十平呢,这次肯定能拿不少钱!」

林妈没有立刻回答。她抬眼望向远处那片曾与老林同甘共苦耕种了三十年的田地,如今插满了写着「支持政府规划,配合拆迁工作」的红色标语牌。

「能拿多少还两说呢。再多的钱也比不上这老宅的情分。」林妈轻声回应,语气中是掩不住的无奈,但眼底深处却闪烁着一丝期待。

赵婶搓了搓手,朝前迈了两步,压低声音说:「村支书林大壮亲口说的,按现在的政策算,你家至少能拿一百八十万!林姐,这可是笔大钱啊,得好好规划才行!」

一百八十万!这个数字如同一块巨石,激起了林妈心湖的波澜。她这辈子从未见过这么多钱,老林在世时最辉煌的时候,存折上也不过七八万元。如今,命运似乎突然向她抛来了一张横财的网,让她既心跳加速,又隐隐不安。

「妈,我回来啦!」熟悉的女声打断了林妈的思绪。她转身看到小云拎着几袋水果和蔬菜走进院子,身后跟着女婿张海。

「这孩子,又乱花钱!」林妈嘴上责备,眼角的皱纹却舒展开来。

小云今年三十二岁,在县农商银行做客户经理,工作稳定但薪水平平。她嫁给了邻村的张海,两人感情很好,只是婚后五年一直没能生育,这让林妈心里总是放不下。

「妈,村里要开发的事是真的吗?」小云放下东西,在林妈身边的石凳上坐下。

林妈点头:「是啊,上周村支书来量过房子了,说再有一个半月就要动工了。」

张海帮忙整理水果,插话道:「妈,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照现在的补偿标准,您这老宅能值不少钱呢!」

「可不是,赵婶刚才还说能拿一百八十万呢!」林妈语气中藏不住欣喜。

小云和张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惊讶。一百八十万,对他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妈,您想好这笔钱怎么用了吗?」小云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林妈的目光投向院子角落那棵老桃树,嘴角浮现一丝莫名的笑意:「还能怎么用?你哥马上要结婚了,正缺一笔钱买房子呢!」

张海的眉头瞬间皱起,随后又迅速恢复平静。小云则一直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只是右手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打着某种节奏。

「妈,这么大一笔钱,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比较妥当。」小云语气平静地说。

林妈摆摆手:「有什么好考虑的?家里就你和你哥两个孩子,你已经嫁人了,家里的事以后和你也没多大关系了。你哥是男孩子,得传宗接代,咱林家的根在他身上啊。」

这番话如同一把无形的刀,无声地划过小云的心。但她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反驳。张海看了看妻子,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开口。



「对了,你哥今天要回来,说有要紧事跟我商量。」林妈突然想起什么,站起身向厨房走去,「我去准备晚饭,你哥最爱吃的红烧肉好久没做了。」

小云和张海留在院子里,夏日的阳光穿过桃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你真的不打算说点什么吗?」张海低声问,眼中带着几分不满。

小云摇摇头:「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妈的决定。」

「可这一百八十万里也有你的一份啊!你为这个家付出的不比大林少!」张海有些激动。

小云拍了拍丈夫的手,示意他冷静:「钱不是最重要的。妈这辈子不容易,她想怎么安排是她的自由。再说了,大哥确实需要这笔钱,我们现在日子过得也不差。」

张海还想说什么,但听到厨房里锅碗的碰撞声,只好暂时按下心中的不满。

傍晚时分,大林回来了。他比小云大三岁,在县建筑公司做项目主管,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笑容。

「妈,我回来了!」大林中气十足地喊道,随手将公文包扔在沙发上,径直走向厨房,「哇,红烧肉!太香了!」

林妈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知道你要回来,特意做的。快洗手吃饭吧,你妹和妹夫也在呢!」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气氛融洽。大林大口吃着肉,不时给林妈夹菜,嘴里讲着公司里的趣事,逗得林妈开怀大笑。小云和张海则相对安静,礼貌地听着,偶尔应和几句。

饭吃到一半,大林放下筷子,神秘地笑了笑:「妈,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林妈好奇地看着儿子:「什么好消息?快说来听听。」

「我谈了个对象!姑娘特别漂亮,性格也好,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护士长。」大林眼中闪烁着得意,「她父母明确表示,如果我能在县城买套像样的房子,就同意我们结婚。」

林妈闻言大喜:「真的?我儿子终于要成家了!房子的事你不用担心,等拆迁款到手,妈就把钱给你,你去县城买最好的房子!」

大林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妈,您同意了?太好了!我看中了县城东区那个新楼盘,环境特别好,离医院也近。」

「有了拆迁款,你想买哪里就买哪里!」林妈拍着胸脯保证。

席间,小云一直低头吃饭,没有参与这个话题。张海几次想插话,都被小云的眼神制止了。

晚饭后,大林迫不及待地拉着林妈去商量房子的事。小云和张海主动收拾碗筷,厨房里只有水流声和碗盘的碰撞声。

「你真的一点都不在意?」张海边擦盘子边低声问道。

小云沉默片刻,轻声回答:「在意又怎样?在妈心里,儿子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是她根深蒂固的观念,改不了的。」

张海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三天后,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来到林妈家,带来了正式的拆迁协议。根据测量结果和补偿标准,林妈家的宅基地和房屋共计可获得一百七十五万元的补偿款。

「林大姐,您看看协议内容,没问题的话就签字按手印。」戴着眼镜的年轻工作人员递过一份文件。

林妈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一百七十五万的数字让她心潮澎湃。她想叫大林来看看,但儿子今天加班没回来,小云也不在家。

「我签字,没问题。」林妈最终决定不再等孩子们的意见,直接在协议上签了字,又郑重地摁下了大拇指的红手印。

十天后,拆迁款打到了林妈的银行卡上。站在ATM机前,看着那一长串数字,林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第一时间给大林打电话,让他回家一趟。

大林闻讯立即请假回来了。林妈将银行卡交给他,说道:「儿子,这钱你全部拿去吧。只要你娶个好媳妇,给妈生个孙子,妈这辈子就值了。」



大林接过银行卡,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妈,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用这笔钱,给您娶个好媳妇回来!」

「妈,我能问您件事吗?」大林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

林妈点点头:「说吧,什么事?」

「这笔钱,您不打算给小云一部分吗?」大林面露难色,似乎不太情愿问这个问题。

林妈的脸色变了变:「给小云?她都嫁人了,家里的钱凭什么给她?再说了,她和张海两个人都有稳定工作,日子过得也不错,不是吗?」

大林见状,没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妈,您说得对。那这钱我就全收下了,会好好用的。」

大林离开后,林妈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田野,思绪万千。虽然她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一丝不安。

小云是她的女儿,从小懂事,长大后更是孝顺,可她却一分钱都没给女儿,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但转念一想,她又觉得自己的决定没错。在她那一代人的观念里,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的财产就该留给儿子。再说了,大林确实需要这笔钱,没有房子,怎么娶媳妇呢?

「等大林成家立业,有了出息,我再从他那要点钱给小云补补。」林妈自我安慰道。

晚上,小云来电话询问拆迁款的事。林妈吞吞吐吐地告诉她,钱已经给了大林,让他去买房子结婚。

电话那头,小云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妈,您做决定就好,我尊重您的选择。」

林妈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本以为女儿会有意见,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接受了。

「小云啊,妈也是为了这个家好。你哥需要这笔钱娶媳妇,等他有出息了,会孝顺我的,到时候也会照顾你的。」林妈解释道。

「嗯,我明白。」小云的声音平静如水,听不出喜怒,「妈,您别担心我,我和张海过得很好。」

挂了电话,林妈长舒一口气。她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小云这么理解她,更让她觉得欣慰。

第二天,大林就请假去县城看房子了。一周后,他兴冲冲地回来告诉林妈,已经选好了房子,准备付首付,剩下的钱打算做婚礼和添置家具用。

「妈,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大林邀请道。

林妈摇摇头:「我对这些不懂,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只要房子好,能让你媳妇满意就行。」

「那您以后跟我们一起住吧?我买的是三室两厅,空间够大。」大林提议道。

林妈犹豫了:「这个再说吧,我还是习惯在村里。等你结婚了,我再考虑搬过去。」

拆迁后,林妈被安置在村委会旁边的临时房里。虽然条件比不上原来的老屋,但也算干净整洁。大林很少回来看她,忙着装修新房和筹备婚礼。倒是小云,每周都会来看望,带些水果和生活用品,有时候还帮她打扫房间,陪她聊天。

「妈,您最近身体还好吧?」小云一边整理衣柜一边关切地问道。

林妈点点头:「挺好的,就是有点不习惯这新地方,晚上睡不太安稳。」

「那您要不要考虑搬到县城来住?我和张海那里有个空房间,虽然不大,但住着挺方便的。」小云提议道。

林妈笑了笑:「不用了,我住这挺好。等你哥结婚了,我再搬过去跟他们住。」

小云的手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继续了整理的动作:「您开心就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林的婚期定在了三个月后。林妈眼看着儿子越来越少回家,打电话也总说忙,心里有些失落,但她安慰自己,儿子是为了成家立业,等结婚后就好了。

婚礼那天,林妈穿上了新买的大红色绸缎旗袍,头发也特意去镇上的理发店做了一个简单的发型。小云和张海一大早就来接她,三人一起赶往县城。

婚礼在县城一家四星级酒店举行,布置得喜气洋洋。新娘子叫李琳,长得确实水灵,说话做事都很大方得体。林妈看着儿子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漂亮的新娘旁边,心里满是自豪。

「妈,您看嫂子漂亮吗?」小云挽着林妈的手臂问道。

林妈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漂亮,真漂亮!你哥有福气。」

婚礼上,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李琳的父母接过酒杯,笑容满面地说了些祝福的话。轮到林妈时,大林和李琳也端着酒杯走到她面前。

「妈,这是我们敬您的酒,谢谢您这些年的养育之恩!」大林大声说道,李琳也甜甜地喊了声「妈」。

林妈接过酒杯,心中百感交集:「好好好,妈祝你们白头偕老,早生贵子!」

婚礼结束后,大林忙着招呼宾客,几乎没时间陪林妈说话。倒是李琳过来陪了一会儿,叫了几声「妈」,说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林妈连连点头,心里美滋滋的。

「妈,您累了吧?要不我和张海送您回去休息?」小云看出母亲的疲惫,关切地问道。

林妈摇摇头:「不用,我想再看看你哥和弟媳。」

最终,林妈还是在小云的劝说下,提前离开了婚宴。小云和张海送她回到临时安置房,林妈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场景,心里满是骄傲和期待。

「大林总算成家了,以后肯定会更有出息。等他们安顿好了,我就搬过去跟他们住,享享清福。」林妈美滋滋地想着。

大林婚后,很少回村里看望母亲。林妈打电话去问,总是说工作忙,或者新房子还在收拾,等收拾好了就接她过去住。林妈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理解儿子,毕竟刚结婚,有很多事情要忙。

相比之下,小云和张海倒是常来看她,每周都会来一次,有时候还会接她去县城住几天。林妈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感动的。

一天,小云来看望母亲,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水果和一件厚实的毛衣。

「妈,这毛衣是我织的,天气越来越冷了,您穿上试试合不合身。」小云说道,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

林妈接过毛衣,触感柔软温暖。她记得小云从小就喜欢织毛衣,这些年来,每年冬天都会给她织一件。她试穿了一下,大小正合适。

「很好看,也很暖和。谢谢我的好女儿!」林妈笑着说道,心里有一丝愧疚。

小云看着母亲,犹豫了一下,问道:「妈,您有没有考虑过去大林那里住一段时间?毕竟他们结婚都快三个月了,新房子应该也收拾好了。」

林妈的笑容僵了一下:「我也想去,可你哥说他们还没收拾好,等收拾好了就来接我。」

小云欲言又止,最后只是点点头:「那好吧,等他们准备好了再说。」

又过了半个月,林妈终于忍不住给大林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去他们家住。

大林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最后说道:「妈,其实是这样的,李琳她妈最近生病了,暂时住在我们家。等她好了,我立马接您过来。」



林妈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宽慰地说:「没事,你照顾好你丈母娘,我这边不着急。」

挂了电话,林妈独自坐在屋子里,心里空落落的。她把全部积蓄都给了儿子,就等着享清福,可现在儿子的家里却住着丈母娘,没有她的位置。

正想着,小云又来电话,说周末要带母亲去县城住两天。林妈勉强答应了,心里想着或许可以顺便去看看大林的新家。

周末,小云和张海如约来接林妈去县城。路上,林妈提议去看看大林的新家。

「妈,您要是想去,我们就去。不过您最好先给大林打个电话,看他们在不在家。」小云建议道。

林妈拨通了大林的电话,对方响了很久才接起来。

「妈?怎么了?」大林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大林啊,我在县城,想去看看你们的新家,可以吗?」林妈轻声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大林说道:「妈,今天不太方便,李琳她妈病情加重,我们刚从医院回来,家里也很乱。」

「那行吧,你们忙,我改天再去。」林妈强装轻松地说道,挂了电话。

小云看着母亲失落的表情,安慰道:「妈,没关系,等他们有空了再去。今天我带您去我家住,我做了您爱吃的冬瓜排骨汤。」

在小云家里,林妈受到了热情的款待。张海的父母也住在县城,特意过来看望她,几个人聊得很开心。晚上,小云给母亲准备了干净舒适的房间,还把早已洗好的棉被拿出来给她盖。

「妈,您睡这床被子暖和,我特意给您晒过了。」小云细心地帮母亲铺好床。

看着女儿忙前忙后的身影,林妈心里涌起一阵暖意,同时也有一丝愧疚。她想起了拆迁款的事,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或许有些偏颇。

第二天中午,林妈正在小云家吃饭,突然接到了村支书林大壮的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通知她。

「林姐,是这样的,咱们村新的安置房已经建好了,下周就可以分配了。按照您家的宅基地面积,您可以分到一套八十平米的两室一厅。」林大壮在电话里说道。

林妈闻言大喜:「真的?这么快就建好了?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去看看?」

「随时都可以,您有空就来村委会,我带您去看看。不过这房子只能您本人住,不能转让给子女。」林大壮特意强调道。

林妈点点头:「我明白,这房子我自己住,够用了。」

挂了电话,林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云和张海。小云也为母亲高兴,说等房子分下来,一定帮她好好收拾一番。

下午,小云和张海送林妈回村里。路上,林妈突然说道:「小云啊,妈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小云看了母亲一眼:「妈,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林妈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口道:「这安置房分下来后,妈想过些日子卖掉,再凑些钱给你买套房子。当初拆迁款全给了你哥,妈心里一直有些过意不去。」

小云听后,急忙摇头:「妈,您别这么想。那钱是您的,您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再说了,我和张海现在住的房子虽然不大,但也够用了。您的安置房自己留着住最好,千万别卖。」

张海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妈,您别有心理负担。我和小云日子过得挺好的,不需要您操心。」

林妈看着女儿和女婿,心里更加惭愧了。她当初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儿子,一分没给女儿,可女儿不仅没有抱怨,反而一直孝顺体贴,这让她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回到村里,林妈去村委会找林大壮,看了即将分配的安置房。房子虽然不大,但布局合理,采光良好,比她现在住的临时房好多了。

林大壮说再过两周就可以办理入住手续,到时候会发钥匙给她。

林妈心情大好,当晚就给大林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大林在电话里也表示祝贺,但当林妈提出要不要来看看新房时,大林又推说工作忙,改天再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林妈已经搬进了新的安置房。小云和张海帮她把简单的家具都搬了进去,又买了一些新的生活用品,把房子布置得温馨舒适。

大林来看过一次,带着李琳匆匆忙忙地来,又匆匆忙忙地走,只留下一句「妈,有空常联系」。林妈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安慰自己,儿子工作忙,能抽空来看她已经很不错了。

安置房住了半年后,林妈越来越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村里的老姐妹们常常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日子过得也算悠闲。小云每周都会来看她,有时候还会接她去县城住几天。

唯一让林妈心里不舒服的是,大林来得越来越少,打电话也总是说忙。有一次,她主动提出去县城看看大林,大林在电话里支支吾吾,最后说家里在装修,不方便住人。

「大林,你们不是早就装修好了吗?怎么又装修?」林妈疑惑地问道,手指紧握着电话。

「哦,是卫生间出了点问题,需要重新装修。妈,等修好了我再接您过来住几天。」大林随口应付,语气中透着不耐烦。

林妈轻叹一声,不再多问。挂了电话,她坐在窗前的藤椅上,望着窗外的夕阳,心情如同那即将西沉的太阳一般黯淡。儿子结婚一年多了,她还没在他家住过一晚,这与她当初的期望相差甚远。

落日的余晖洒在林妈布满皱纹的脸上,映出一片茫然和失落。她想起当年把一百七十五万全部给了儿子,期望他成家立业后能赡养她,可现在看来,这似乎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幻想。



夜深人静,林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脑海中不断浮现儿子冷淡的态度和女儿关切的眼神。她开始反思,当初把钱全给儿子的决定是否正确。

可思来想去,她又觉得即使重来一次,自己可能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在她那一代人的观念里,儿子永远是家里的「根本」。

此时,林妈卧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那是老林还在世时拍的。照片中的大林站在父亲身边,挺直腰板;小云则依偎在母亲身旁,笑容甜美。看着这张照片,林妈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住了。

「老林啊,你看我们的儿女现在怎么样了,你可知道我的选择对不对?」她喃喃自语,眼角湿润。

邻居王大娘的外孙女小雯,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如今在省城做了教师。每次回村,小雯都会带着一堆礼物,孝顺地陪王大娘说话,看病,打扫卫生。村里人都羡慕王大娘有个好外孙女,林妈也时常感叹:「女孩子倒是比男孩子更念旧情啊。」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林妈的六十五岁寿辰即将到来,这在农村是个重要的日子,意味着人生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个月前,小云来看望母亲时,提起了这件事:「妈,您的六十五大寿快到了,我和张海想给您办个寿宴,您看怎么样?」

林妈摆摆手:「不用麻烦了,就咱们家人吃顿饭就行。」

「不行,六十五大寿是重要的日子,怎么能随便过?我已经跟大林商量过了,他说他来安排。」小云坚持道,眼中闪烁着期待。

林妈一听儿子要操办,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真的?大林愿意操办?那太好了!」

小云点点头:「是啊,他说这是您的大日子,一定要隆重一些。」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妈每天都盼着大林的电话,想知道寿宴的安排情况。但直到寿辰前一周,大林都没有任何消息。林妈按捺不住,主动打电话询问。

「大林,我的寿宴准备得怎么样了?」林妈直接问道,声音中带着期待。

电话那头,大林明显一愣:「寿宴?哦,对,您的寿宴。妈,我最近工作太忙,还没来得及安排,不过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林妈听出儿子语气中的敷衍,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抱有希望:「那你打算在哪办?请哪些人?我这边有几个老姐妹,一定要请的。」

「妈,这些细节我来安排就好,您别操心了。等有了具体安排,我再告诉您。」大林含糊其辞地说道。

挂了电话,林妈坐在沙发上,心里七上八下。她总感觉儿子不太上心,但又不愿往坏处想。也许儿子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呢?

寿辰前三天,小云来看望母亲,顺便询问寿宴的事情。

「妈,大林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地点定了吗?」小云边泡茶边问道。

林妈尴尬地笑了笑:「他说他在安排,具体我也不清楚。你有空的话,给他打个电话问问吧。」

小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拿出手机拨通了哥哥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兄妹俩聊了好一会儿。林妈在一旁看着女儿的表情由期待变成严肃,再到失望,心里不禁一沉。

「大林怎么说?」等小云挂了电话,林妈迫不及待地问道。

小云犹豫了一下,勉强笑道:「他说他会安排的,让我们不用担心。」

林妈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但还是选择相信儿子的承诺。她甚至开始准备寿宴要穿的新衣服,想着到时候儿子肯定会风风光光地给她庆祝生日。

寿辰前一天晚上,林妈接到了大林的电话。她满心期待地接起来,以为儿子是来告诉她明天寿宴的具体安排。

「妈,我有点不好的消息要告诉您。」大林的语气低沉。

林妈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公司临时有个重要项目,明天我必须去省城出差,没法参加您的寿宴了。」大林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但林妈总觉得这歉意不太真诚。

「那寿宴怎么办?」林妈问道,声音微微发颤。

「这个,我想可能需要推迟了。妈,您知道的,工作重要,等我回来再给您补办,好吗?」大林敷衍道。

林妈沉默了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好吧,你工作要紧。」

挂了电话,林妈坐在黑暗中,眼泪无声地滑落。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倾其所有帮助的儿子,竟然连她的六十五大寿都不愿意参加。

那一刻,她想起了老林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人好,人家才会记得你的好。」

窗外,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勾勒出一片清冷的光影。林妈望着天上的明月,仿佛看到了老林在对她摇头。

「我错了吗?」她轻声问着月亮。

夜风透过窗缝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就像现实给她的回答一样冰冷。

第二天一早,林妈独自坐在餐桌前发呆,眼前的稀粕也吃不下去。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随后是熟悉的敲门声。

「谁啊?」林妈拖着沉重的脚步去开门,一开门就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