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杭州金秋的阳光下,小企业主张明面临着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
那天,他从建兴银行取出的4万元现金中竟然混有假钞,而银行却拒不承认。
"老张,这钱有问题啊。"供应商老李皱眉道,用验钞笔在几张百元大钞上划过。
"不会吧,我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啊!"张明难以置信地看着那变色的印记。
"先生,我们银行不可能给客户假钱。"大堂经理的话像刀一样扎在张明心上。
面对银行的拒绝,张明握紧了公文包,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这件事,没完。"
01
杭州的秋天总是这样,不温不火,和这座城市的性格一样。张明站在银行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玻璃门。今天他需要取4万元现金,为了支付明天到货的一批原材料。作为一家小型食品加工厂的老板,张明这几年过得不算轻松,但也算顺遂。
银行大厅里人不多,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低头忙碌着。张明拿出身份证和银行卡,走向柜台。
"您好,我要取款。"张明将银行卡和身份证递给柜员。
柜员是个年轻女孩,戴着银行统一配发的蓝色丝巾,看起来刚入职不久。她接过张明的证件,仔细核对后问道:"请问取多少?"
"4万元。"张明说,"要用来支付货款。"
柜员点点头,在电脑上操作起来。张明环顾四周,看到旁边的电子屏上正播放着防范金融诈骗的宣传片。他不由自主地笑了笑,心想现在这些骗子手段越来越高明,幸好自己一直很谨慎。
"请您在这里签字。"柜员推过一张单子。张明签好名,看着柜员从抽屉里取出一叠钱,开始在点钞机上点数。
"您稍等,我给您清点一下。"柜员专注地操作着点钞机。
张明随意地点了点头,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明天的工作安排。他一边等待,一边在手机上查看今天的订单情况。这个季节是他们厂最忙的时候,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各种节日食品订单纷至沓来。
"您好,这是您的4万元,请您当面点一下。"柜员将几沓钱整齐地递给张明。
张明接过钱,象征性地翻了翻。老实说,他从来不会当场点钱,一方面是觉得点钞机已经点过了,另一方面也是信任银行。不过今天,也许是早上看新闻时刚好看到一则诈骗案件的报道,他破天荒地决定认真清点一下。
"没问题,谢谢。"张明没有认真数,只是粗略看了看金额,将钱放进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走出银行,张明直接驱车前往工厂。路上,秋风送爽,杭州的天空蓝得格外通透。一路上,张明想着这笔钱结清后,厂里的生产就能继续顺利进行,今年的业绩应该不错。
到了工厂,刚好老李打来电话,说是已经到了工厂门口。老李是张明多年的原料供应商,两人合作已久,关系不错。
"老李,你来得正好,我刚从银行取了钱。"张明迎上去,两人寒暄几句后进了办公室。
张明打开公文包,取出钱准备支付。老李是个老实人,做生意讲究诚信,价格从不乱要,所以张明也一直很信任他。
"4万整,你清点一下。"张明将钱递给老李。
老李接过钱,熟练地开始点数。突然,他的眉头皱了起来,拿起其中一张百元钞仔细端详。
"老张,这钱有问题啊。"老李的语气严肃起来。
张明一愣:"什么问题?"
老李从钱堆里抽出几张,放在桌上:"你自己看看,这几张是假的。"
张明赶紧拿起钱仔细查看。虽然他不是专业人士,但看着这几张钱确实有些不对劲——纸张手感太滑,水印模糊,而且摸起来也不像真钞那样有凹凸感。
"不会吧,我刚从建兴银行取出来的啊!"张明难以置信地说。
老李摇摇头:"我做生意这么多年,见过不少假钞,这几张绝对是假的。"他又从包里掏出验钞笔,在可疑的钞票上划了一下。划过的地方显示出褐色,而在真钞上应该是金黄色。
张明感到一阵眩晕,仔细数了数,发现至少有20张百元钞票是假的,总计2000元。这些钱混在真钞中间,如果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问题。
"老张,咱们认识这么多年,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老李叹了口气,"但你得理解,我不能收这些假钱。"
张明连连点头:"老李,你放心,我马上去银行解决这个问题。咱们的货款,我会想办法尽快给你。"
老李离开后,张明立刻驱车返回银行。一路上,他心情烦躁不安。这笔钱明明是刚从银行取出来的,怎么会有假钞?如果银行不认账怎么办?这可是2000元啊!
回到银行,张明径直走向柜台,发现早上那位柜员已经不在,换成了一位中年女性。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柜员微笑着问道。
张明将那几张假钞放在柜台上:"这些钱是我今天上午在你们银行取的,现在被人指出是假钞。我需要你们调查并更换真钞。"
柜员看了看那几张钱,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先生,这确实是假钞,但我们银行不可能给客户假钱。您是在哪个柜台取的款?"
张明指了指早上那个位置:"就在那里,是个年轻女孩。"
柜员转身叫来了大堂经理。大堂经理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西装革履,表情严肃。
"这位先生,请您跟我来办公室详谈。"大堂经理做出请的手势。
在一间小会议室里,张明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大堂经理听完后,面无表情地说:"先生,我们银行有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每一笔现金都经过多重验证,不可能给客户假钞。您拿来的这些假钞,可能是在银行外的其他地方混入的。"
张明感到一阵怒火上涌:"我刚从你们银行取了钱,直接去了工厂,中间没有任何停留,也没有跟其他人接触过这笔钱。假钞只可能来自你们银行!"
"先生,请您冷静。"大堂经理的语气依然平静,"如果您坚持这些假钞是从我们银行取出的,我们需要调取监控录像并进行内部调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张明点点头:"那就调查吧,我要一个说法。"
"好的,请您留下联系方式,我们调查后会通知您结果。"大堂经理拿出一张表格,推给张明。
张明填好表格,将假钞留在了银行。走出银行大门时,他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他知道,这件事可能没那么容易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张明一直等待银行的回复。他通过电话向老李解释了情况,承诺尽快解决货款问题。幸好老李通情达理,同意再给他几天时间。
第三天下午,张明接到了银行大堂经理的电话。
"张先生,我们已经完成了调查。经过核实,那些假钞确实不是从我们银行流出的。我们银行每天都有严格的清点和验钞程序,不可能给客户假钱。"大堂经理的语气肯定。
"这不可能!"张明几乎喊了出来,"那钱明明是从你们银行取出来的!"
"先生,请您理解,银行现金管理有严格的流程,我们已经调查过当天的所有记录,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如果您对我们的调查结果有异议,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
通话就这样不欢而散。张明坐在办公室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无力。这2000元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而银行却完全不承认责任。
那天晚上,张明几乎没怎么睡。他翻来覆去地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决定不能就这样算了。
第二天一早,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大学同学的电话...
02
"喂,是志强吗?我是张明啊,大学时的室友。"张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张明?好久不联系了,你还好吗?"
"我最近遇到点麻烦,需要你的专业帮助。"张明直入主题,"你不是在金融系统工作吗?对假钞应该很有研究吧?"
志强在省公安厅经侦支队工作,是金融犯罪调查的专家。两人大学时是室友,毕业后各自忙碌,联系渐少。
"怎么了?你遇到假钞了?"志强的语气立刻专业起来。
张明将事情经过详细告诉了志强,包括银行的反应和态度。
"你先别急,"志强听完后说道,"这事确实麻烦。银行一般不会承认给客户假钞,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声誉和责任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银行每天处理大量现金,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失误。"
"那我该怎么办?银行已经拒绝了我的投诉。"
"你还有那些假钞吗?"
"没有,已经交给银行了。"张明遗憾地说。
"这就麻烦了。"志强思考片刻,"这样吧,我给你几个建议。首先,你可以向银监部门投诉;其次,尝试获取银行当天的监控录像,证明你确实是直接从银行取钱后去见供应商的;最后,如果金额较大,可以考虑法律途径。"
听完志强的建议,张明有了主意。他决定亲自再去一趟银行,但这次要做更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上午,张明再次来到建兴银行。这次,他特意穿了一身得体的西装,胸前口袋里放着一部录音笔。银行大厅里人不多,几位客户正在等待办理业务。
张明走向大堂经理的位置。那位经理正在指导一位客户使用自助设备,看到张明走来,明显愣了一下。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大堂经理强作镇定地问道。
"我想见你们的分行行长。"张明直截了当地说。
大堂经理皱了皱眉:"先生,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转达给行长。"
"那就请你转告行长,就说有客户从你们银行取到假钞,希望银行正视问题并解决,否则我将向银监会投诉并考虑法律途径。"张明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周围的客户听到。
几位正在办理业务的客户闻言纷纷侧目,大堂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大堂经理的脸色变了,快速走到张明身边,压低声音说:"先生,请您跟我到办公室里详谈,好吗?"